第 182 章(1 / 1)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二宝天使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放里早已经大变了模样。

  原本只有三间孤零零的小木屋,现如今已经被扩建成了一排,错落有致,仿佛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村落一般。

  而那个通往平城的弯弯曲曲的小径,也早已经被足够能够跑开马车的黄土路所代替,在这上边,时不时的会有行人们赶着牛车经过。

  此时正是饭点,这山谷子里,冉冉升起的炊烟,就像是点燃了一个信号一般,让晚归的人们,步履快点,在加快一点。

  “顾铮叔,叔,你在家不?”

  一个半大的小子,带着南人特有的黝黑的脸庞,就从顾铮家的篱笆院外,探头探脑的往里边一看究竟。

  而应着声出来的这个世界的顾铮,则是从早已经从三间木屋翻成套院的门内,走了出来,在看到了来人之后,就露出了最真挚的笑容。

  “哎呀,是蓝月亮啊,咋的啦?找叔啥事啊?咋不见你爹呢?”

  被叫到的男孩,脸上就是一赧,赶紧打断了顾铮的话语:“叔,不是说过好多遍了吗?不许叫我的大名,还月亮呢,女里女气的。你还是叫我的小名,强子吧。”

  “这孩子,还嫌弃自家名字不好听的,我觉得就挺好,斯文秀气,哪像我家那狗蛋子,一张大了吧,主意也跟着大了。”

  “非要改个啥顾毅,字文渊的,说是自己是有大毅力之人,咋我就觉得这么别扭呢。”

第0192章 第五个世界完

  这话越说就越跑远了,篱笆外的蓝月亮赶紧把对方的话语打断,说明了自己此次的来意。

  “哎,老叔,被你聊的我都差点忘了正事了,今儿个我爷爷又打下来一块地,和那安国的临时朝廷签了协议,以后咱们蓝家寨,就算有了自己的地盘了。”

  “从这山谷算起,东到青国接壤的地方,西到平城流水大集,以后可都是蓝家寨的老营了。”

  “俺爹和俺娘说了,这是个大事情,让您晚上带着全家人,一起去我家凑凑,得庆祝一下。”

  “哎,得嘞,知道了。”应下来的顾铮,就打算回屋找张凤仪筹备点贺礼,晚上一并带过去呢,谁成想,屋内的媳妇张凤仪,听着屋外的聊天声,前后脚的也跟了出来。

  她扶着自己因为怀孕大着肚子而被压的有点酸的腰杆,十分纳闷的又问了蓝月亮最后一句:“这事咋不让你爹你娘亲自过来通知呢?也让大家伙粘粘喜气,让山谷中的兄弟们能当面说声恭喜啊?”

  看到了自家媳妇出了门,站在一旁的顾铮别提多担心了,他赶紧就跑了两步,上去一把就扶住了张凤仪的胳膊。

  “哎呀我说娘子,你这身子越发的沉了,咋出门过坎的不叫我一声?我好扶着你啊。”

  “你这要是磕碰着了,出点意外的可咋整。”

  “毕竟咱俩的年纪都这样了,又不是几年前身强力壮的时候了,你这岁数还不小心……”

  顾铮絮絮叨叨的前半段,张凤仪还好声好气的听着,可是在听到了有关她岁数的部分的时候,她可就不爱听了。

  她这岁数咋了,不就是十年后又老蚌生珠的怀上了吗?

  自己现如今也只不过是三十出头,还年轻着呢。

  自打他们在这安国落了脚,她张凤仪隔年就只生了顾小苗这一个小丫头,自此就没有再开怀。

  两个人包括顾家爹娘,都认为他们顾家的子孙缘分,也就到这里了,每个人也就满心满意的看顾着那两个小的。

  谁成想这十年过后,正是他老顾家的生意往外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她张凤仪的肚子里又突然揣上了一个呢?

  “咋啦?”不满意的张凤仪立刻就打断了顾铮接下来的话语:“我身体好着呢,再说了,这孩子疼我。”

  “怀他的时候就悄无声息的,不疼不痒,我还能吃能睡的长胖了几斤。”

  “这临到生产的月份了,也没让我疼的厉害,更何况自打他进了我的肚子,你自己说,咱们家的生意好到了什么程度?”

  “咱家的最近新买的庄子是不是又增产了?我跟你说,他就是咱们老顾家的福星。”

  “能给你这个当爹的也带来运气的。他的小名我早就想好了,就叫福娃。咋样,他爹?”

  呵呵,书页外的顾铮连连摆手,希望委托人千万别同意。

  这名字太有代入感了,满头红毛。

  可是书页内的顾铮却是笑的合不拢嘴:“还是俺家媳妇有文化,名字起得就是比俺的好听。”

  一旁被忽视了很久的蓝月亮,咳嗽了两下,摸了摸他头上盘着的蓝色裹巾,有些疑惑的问到:“顾叔,顾婶,你们还想不想知道俺爹娘为啥没来的原因了?”

  “要是现在你们不得空,那我这就走了啊,顾狗蛋这时候应该下学了吧?我去书堂里等他下学去!”

  “哎哎哎,你别忙着走,和婶子说说,他们是咋地了?”

  能咋地?

  这安大虎自从入赘了这蓝家寨了之后,那生活过的可是鸡飞狗跳,热闹极了。

  他们蓝家寨,不但用另外一个蛋蛋也被箭头戳透了的铎多,换了青鞑子的不少物资银钱,让疆人吃足了绑票的甜头。而且等到青鞑子退走了之后,他们就更加无耻的翻脸不认人了。

  寨中的人隔三岔五的就开始寻摸着绑鞑子的人,那些派来接管地方政府的官员,下来寻访民生的小吏,都成为了他们下手的对象。

  真是把蚊子腿肉也不嫌少的精神,给发挥到了极致。

  在青鞑子没有在中原彻底站稳脚跟的时候,对方也就忍了。

  可是只不过两三年的功夫,人家鞑子就过来打击报复了,用的还是汉军旗的人,让你抓人了也没用,不值钱,不赎人了。

  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大不了就是蓝家寨少了条财路,可是接下来青鞑子腾出手来继续做的事情,就太夸张了。

  早知道那个两个蛋蛋全无的铎多会那么的疯狂,当初真应该将他直接弄死算了。

  当然了,直接弄死了,就变成衮而多疯狂了。

  这人被赎回去了之后,就再也不回北地了,直接在和疆民们杠上了。

  别管是他的亲大哥,还是驻守在当地的其他旗的统领们怎么劝服,铎多就好像是重新的找到了他做人的目标一般的,将剿匪当成了他毕生的事业,并打算将其贯彻至自己的终身。

  自家旗下的军队金贵,也不适合这里的丛林作战,但是那边不是还有不少的大月国的降兵加入吗?

  正好,那些本就是南边投降的人,就被铎多依次的给抓了过来。

  什么耿家,商家,伍家的,全都给我上,怼他们。

  就算是疆民们再怎么擅长山地作战,单兵侦查,也架不住用人数堆出来的鞑子一方啊。

  所以,不出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