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皆为高手答案都正确却有高下之分
江氏的骨疗医术其实应该属于中西医结合的一个典范。
既有着中医的医术在里面,又融合了西医的先进治骨技术。
“随机挑选一位有难度的病人上来!为显公平,惠尔医院可派人一道参与。”
江院长吩咐道。
到底是院长,表现得比那几个江氏的二代传人可就自信多了。
之前李权与江恩科等人比试医术时,江氏那边小动作不断。挑选病人时不但挑选江氏三个二代传人所擅长的领域,而且治病时还要挑一个手术难度低的病人。
此刻,江院长让惠尔医院的人一起挑选病人,至少比那几个二代传人光明磊落多了。
没过多久,一位很特殊的病人被工作人员抬上了舞台。
这个病人的身高只有一米二左右,背部往右边驼着,即便隔着衣服都能看到他的背骨畸形隆起,形成一个驼峰。
此人到医院求诊,治的却不是驼背。
而是受伤了。
现在伤情不明,他不停的发出痛哼。
“啊哟,啊哟哟……”
很有节奏。
说明他正在遭受的疼痛也很有节奏。应该是持续阵痛。
“年轻人,咱俩一起诊断吧,都把诊断结果写下来,由主持人当众公布。”江院长提议道。
“好!”
李权已经施展望诊术,开始初步对病人进行查探。
江院长则开始询问病人情况。
“小伙子,你这是怎么啦?哪里痛?”
“啊哟哟……我快死了,我表演节目时摔到了地上……啊哟哟……我浑身都痛,像有人拿刀在割我的肉……啊哟啊哟哟……”
这位病人应该不属于侏儒。
尽管他的身高不超过一米二,但是真正导致他长不高的原因是背部畸形。
江院长问了他半天,基本上等于白问。
“来,我给你把把脉。”李权扣住病人的腕脉,细细诊断。
江院长居然也给病人把脉。
这让李权感到十分惊讶。
那几个江氏二代传人都瞧不起诊脉这种诊病手段,没想到江院长却懂得诊脉这门医术。
而且看江院长的几根指头,时高时低,显然在诊脉方面颇具火候。
至少已经懂得了三部九候诊脉之法。
“请张开嘴让我看看!”
李权把完脉之后,又对病人说道。
病人努力张开嘴,李权隐隐可以看到病人的喉咙里有着带血丝的浓痰。舌苔的颜色正常,舌头大而内卷。病人的嘴唇有些发白。
病人的鼻孔内也有血丝,耳孔没有血。
再翻开病人的眼皮查看,较为正常。
“我诊断完了。”李权对江院长笑着道。
“有些道行。”
江院长微微点头,大家都是行家,一看对方的诊断手法就知道对方有没有真本事。
李权回到座位开始写诊断结果,江院长却是不慌不忙,依然表情淡定的继续给病人诊断。
从这一点来看,江院长比那几个二代传人稳多了。
丝毫不受面子的影响,更没有任何急功近利的表现。
李权知道,这次遇到的对手比任何一个都强。
他反而有些期待。
诊断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开方、治疗,才是重头戏。
开药方,李权不慌。
他现在还没学会药理辨证,不过学会的骨疗术里面就有一些辅助治疗的方子。直接拿来就能用。
李权写完诊断意见后,又拿给坐在旁边的罗医师看。
表面上是在讨论,实际上就是走个过场。
没有医生执照,行事难免会带来许多不便。
李权的西医执照已经考过去了,估计最早明年三月可以拿到手。等到了那时候,他就再不必受到诸多限制,行事可以自由许多。
讨论完诊断意见,李权抬眼看向江院长。
此刻,江院长刚刚诊断完毕,回到座位也开始写诊断意见。
只见江院长先是快速书写,然后停下来思考了近一分钟,这才接着继续书写。
也就是这个细微的小动作,让李权对江院长的诊断水平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估计江院长的诊脉能力只相当于小成境界。
因为像李权现在给病人诊病,只要诊清楚了,写的时候根本不用思考。
江院长不但思考了,而且思考了足有一分钟,说明他在某处病灶或病情的诊断上拿捏不准。
这是因为诊脉不能达细微处,又或者经验不足,又或者病灶模糊,所以才拿捏不准。
李权的嘴角微翘,那处病灶确实很难诊断。
如果自己不是有着大师境的诊脉术再加上望诊术,恐怕也会像江院长这样,绞尽脑汁的反复思考、推断。
五分钟后,江院长终于写完了诊断意见。
这时候,江院长拿起自己写的诊断意见,并没有立刻交给女主持人,而是像个参加考试的学生,审读了两遍,又改了改,确定无误,这才交给女主持人。
态度倒是蛮严谨的。
一般来说,越老的医生态度越严谨。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年纪越大的医生,因为诊治经验丰富,所以态度很松懈。其实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
无论哪家医院,只要稍有点名气的年老医生,找他们看病时,可以看看他们在诊断时的态度。
那真的比小孩子过独木桥还要更谨慎小心。
拿捏不准,或者有疑问的地方,他会反复询问你的具体情况、病因、身体的不适症状、疼痛的持续时间、发病多久了等等。
为什么医生年纪越大,反而越谨慎小心呢?
因为他们被打脸打怕了。
别笑。
是真的。
几乎每一位医生从入行再到慢慢成长为一代名医,都要被打脸无数次。
有时候明明根据各项检查数据,可以诊断这就是那一种疾病。
然后,治疗无效。
再查,找其他医生一起会诊。最终诊断结果被推翻,被无情打脸。
医生们被打脸的次数多了,也就学精了。
写诊断意见时,大多数会在后面加个问号。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给你诊断后,根根据结果,怀疑你得的是这种病。
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医院的医生诊病,都是这个调调。
你问他,医生,我真的得了这种病吗?得的一定是这个病吗?
他只能很模糊的告诉你,根据检查结果,怀疑你得的就是这种病,不过也不排除是其它未知疾病的可能。
“好了,现在两家医院的医师都已经为病人诊断完毕。待得病人做完检查后,我再公布两方医师的诊断结果。现在先把双方的诊断结果收到我手中,我保证任何人都不会再有修改结果的机会。”
女主持人把两人写的诊断结果收走。
“江院长,不知道您建议病人做哪些检查,以明确病因?”女主持人是江氏医院花钱请来的,自然要优先帮着江氏这一方说话。
江院长的地位、辈份都要高过李权,也理应先由他发言。
“我建议对病人做一个核磁共振检查、血常规检查,加做一个心电图。”
江院长给出了检查建议。
这是直接做一个最清晰的影像检查了。
“李权医师,您的检查方案呢?”女主持人看向李权时,仍然带着一丝恼恨。
“嗯……我认为江院长的检查项目就很好了。”李权的检查意见,竟然与江院长一致。
这让在场的评委和观众们感到惊讶。
大家的脑子里面冒出一个想法,高明的医生,可能诊断结果什么的都是一致的。
病人送去做检查。
这段时间,大家在这里干等着也无聊啊。
此刻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
“都还没吃饭,如果几位评委没意见的话,我就叫人送快餐过来,大家将就一顿,你们看可以吗?”江院长询问几位评委的意见。
“挺好!”
几位评委纷纷点头。
台下坐前两排的嘉宾也都是管饭的。不过那些媒体记者,只能自己解决。
远处围观的吃瓜群众,江氏医院就更加不会管他们的饭。
女主持人要了一个盒子,当众把两份诊断意见封存好。
快餐很快送到台上来了。
李权与罗医师等人都领到了盒饭。
尽管李权与江氏医院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好歹属于被邀请的参赛选手。主办方这么点肚量也该有。
一份盒饭花不了多少钱。
要是单独不发李权的盒饭,才会让人笑话。
江院长在这些细节方面还是做得很好的。
盒饭的配菜还挺好,有红萝卜炒肉、青椒炒鸡蛋,小白菜、煎豆腐。
李权还真有些饿了。
之前给那位腿骨骨折的病人做手术,精神高度专注不说,还是个体力活。
待得他们吃完饭,没过多久,病人做完检查抬回舞台上来了。
“好了,病人做完检查回来了,现在我开始当众公布双方医师的诊断结果。看看哪一方诊断得更精准。”女主持人打开盒子,取出封存的两份诊断意见。
“第一份,江氏骨科医院江院长的诊断意见。病人腰椎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