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3 章(1 / 1)

逍遥小书生 荣小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踌躇的说道。

“此事,老夫会告知蜀王殿下的。”秦相沉吟了片刻,点头说道。

那几位官员离开之后,秦相的脸上却浮现出了一丝忧色。

让蜀王不计前嫌,重新接纳李县子,依照他的性子,可能吗?

而那位李县子,若是心中哪怕有一丝这样的念头,当日也不可能会在皇宫之中,做出那样的事情。

想到某些事情,秦相脸上浮现出一丝疲惫,并未着急离宫,在一位宦官的带领之下,向某处宫殿走去。

……

……

京都城内,此时已经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宫中的消息早就传了出来,齐国人又败了,李县子一人便胜了两场,彻底的扭转了败局,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京都民众扬眉吐气,纷纷走上街头,高声的欢呼,大声喊着长安县子的名字,将道路堵的水泄不通,官府无奈之下,只好派出衙役开道,往来车马才能通行。

一辆极为豪华的马车中,齐国三皇子和孟姓老者相对而坐。

“殿下,那李县子说的真的属实?”孟姓老者抬起头,看着那年轻人问道。

齐国三皇子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虽然说出来有损皇家颜面,但这件事确有其事,李易没有信口开河。”

“怎会如此?”孟姓老者眉头紧皱。

齐国三皇子摇了摇头,说道:“孟老也知道,武帝乃是我齐国的开国皇帝,自武帝开始,我齐国历代皇帝励精图治,才有了齐国如今的局面,可武帝自乱世中而起,是在马上取得的天下,性子自然暴烈,当时的左相魏京,其实是想扶持魏氏一脉,让魏贤妃登上后位,便联合数位大臣妄言后宫乱政,谏议废后,可文景皇后贤良淑德,深得武帝喜爱,又怎会听信谗言,当堂便勃然大怒,以武帝的脾性……”

“此事起先还有记载,武帝驾崩之后,为了维护皇家颜面,文宗便将所有记载尽数损毁,只有在皇家密藏中才有记载……”

孟姓老者闻言,愕然许久,他虽然读过不少书,但皇室密藏却接触不到,本以为那位李县子只是为了为难他而信口胡诌,现在看来,他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博学的多。

可是,他明明是如此的年轻,莫非他从娘胎中就开始读书吗?

不再去思索这件让他想不通的事情,孟姓老者低头躬身说道:“老臣无能,辜负了殿下的托付。”

“孟大人言重了……”齐国三皇子急忙将他扶起来,说道:“这不是孟大人的过错,实在是那李县子……,唉,若是我齐国有如此大才之人,该是有多好?”

他抬起头,眼中浮现出一丝期许之色,“天罚神器,实在是不应该掌握在景国手上,若是我齐国能够得之,则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随后,他的脸上又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不过,也总算是有了不小的收获,想不到景国蜀王居然和李县子有如此的仇怨,如此看来,我们只需等待即可,若是能将他收归帐下,何愁大事不成?”

对于这个话题,孟姓老者没有再插话,沉吟了片刻,低声道:“听说,大皇子的人,已经追到景国了?”

齐国三皇子收回视线,叹了口气,说道:“我的这位皇兄,终究还是不放心我啊……”

“大皇子毫无容人之量,怎能执掌帝位,此番老夫回国,定要上书陛下……”

两人说话的声音渐小,一车之外的地方,便什么都听不到了。

……

……

秦相踏进某座宫殿的时候,蜀王躺在床上,手捧一本书册正看的入神。

“殿下可感觉到身体好些了吗?”秦相走过去,出声问道。

蜀王抬起头,看到来人,立刻放下书,双手支撑着身体坐起来,忙道:“秦相怎么来了,快坐,来人,给秦相上茶。”

秦相摆了摆手,站在床边,看着蜀王道:“宫中近几日发生的事情,殿下应该都知道了吧?”

“怎么会不知道呢?”蜀王笑了笑,说道:“若不是身体有恙,本王也想看看,齐国人输了之后到底是个什么表情,想到他们近日在京都的作为和今日的下场,心中便忍不住的快意。”

秦相看了他一眼,问道:“那殿下可知,若不是长安县子李易,今日输的,便是我们景国了……”

蜀王叹了一口气,说道:“李县子力挽狂澜,挽回了我景国的颜面,实乃国之栋梁,本王虽和他有一些小小的过节,但在家国大义面前,却是不算什么了……,”

“殿下能这样想,老夫心中甚慰……”秦相脸上浮现出一丝欣赏之色,点了点头,说道:“殿下好好养伤,老夫先走了。”

走到殿外,秦相深吸口气,蜀王的变化,对他来说,的确是一个意外收获。

经此一事,虽然丢了颜面,但对于蜀王来说,却也并不是没有益处,至少他已经成长了一些,有一点能够但当大任的样子了。

秦相走下石阶,殿内,蜀王脸上还带着笑容,右手却紧紧的抓着一旁的锦被,手背上青筋暴起,极为恐怖。

呲拉!

锦被之上,被他抓出了几道长长的口子。

正文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皇子来访【2500月票加更】

“这两天手脚都勤快点啊,家里上上下下都要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做的好了,这个月的例钱翻倍。”子爵府,不,伯爵府的下人和丫鬟们听到爵爷这句话,心跳不由的开始加速,就连眼睛都红了。

我滴个妈呀,这才月初啊,这个月的例钱就已经翻了两倍了,要是照这么个速度翻下去,这一个月拿到的例钱,可比他们寻常时候一年拿的都多。

事实上,老管家规定的例钱根本就是个摆设,遇到这么一位一言不合就翻例钱的家主,哪个下人到了月底要是还拿一倍的例钱,可是要被人耻笑的。

李易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对正要出去的老方招了招手,说道:“老方啊,一会儿让人把桌角啊,柜角啊,门槛……,这些容易磕着绊着的地方都包上……”

“姑爷,咱又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包这玩意干啥?”老方撇了撇嘴说道。

“让你包你就包,哪来那么多废话,再多问一句,明天就不用去城里干活了,村头那个勾栏,不如你去管着吧?”

老方脸色顿变,急忙说道:“包,这就去包,一定得包!这走路要是磕着碰着了,多不好……”

看到老方慌慌张张的跑出去找人,李易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边喝茶便休息。

柳二小姐这几天基本看不到人,如仪和小环去城里买东西了,他一个人指挥了半早上,的确有些口干舌燥。

老皇帝果然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文试之后的第二天,百官散朝之后,他的长安县子就变成了长安县伯,不过,除了依仗升级,俸禄升级,地盘扩大了一倍,爵位的提升,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