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走到门口还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看着他问道。
“没有去哪里啊,就在城里随便逛了逛就回来了。”老方摇了摇头,面色淡然的说道。
李易瞥了他一眼:“你家婆姨刚才过来找你了。”
李易话音刚落,老方面色巨变。
“一会儿要是你家婆姨问起来,你最好说你去香水作坊了……”李易善意的提醒了老方一句,背着手走回了院子。
他觉得自己需要和二叔公好好的探讨一下,睡得时间久了,怎么才能解决头疼的问题?
老方站在院子里,伸出袖子闻了闻之后,无比赞同的点了点头。
京都的伙计,不知根不知底的,他心里总有些不放心,还是得多去盯着才好。
……
……
早朝其实并不早,当今天子仁德,体恤臣子,将早朝的时间推迟到辰时以后,也就是大概早上八点才开始上早朝。
比起之前半夜就要起床在宫门口等待,直到天亮才能入宫的惯例,当今天子此举不知道让多少年老体迈或是居住较远的臣子感恩戴德。
李易对这项仁政没有任何感受,因为他是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的,来到宫门口的时候,许多官员还在那里等着。
虽然规定的上朝时间是八点,但天子仁德,做臣子的却不能得寸进尺,七点刚过,就已经有不少人自觉地站在宫门口等待了。
扫视了一眼人群,由一名宦官领着,从旁边的偏门进去。
这一幕直看的诸多官员瞪大了双眼,虽说如今是夏季,但大早上,太阳还没有生起来的时候,站在这里还是有些冷的,连宰相大人都在这里受冻,那李县子------居然就这么进宫了?
朝中百官都知道李县子是得了圣眷的,可是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发现这圣眷的度到底在哪里。
甚至可以这么说,若不是这位李县子和蜀王站在了对立面,日后必将平步青云,成为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成为连他们都需要仰望的存在。
可惜,这位李县子还是太年轻啊!
此时,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面都浮现出了近几日京都的传言,看着那缓缓关闭的侧门,心思各异。
吏部侍郎李明泽虽然面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有掩饰不住的忧虑,在他身旁的京兆尹董文允,看了一眼宫门的方向,面色难明,几位老将皱起眉头,聚在一起小声的交谈着什么……
与之相反,秦相一系,亦或是亲近蜀王的官员,则是一脸的轻松,不少人脸上甚至带有一丝讥讽和嘲弄。
圣眷正浓又怎样,就算他有陛下的眷顾,但陛下------又能眷顾他多久?
唯有秦相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站在他身旁的官员,没有一个人敢正视这位宰相,当然也没有人看到他眼中的一丝惋惜之色。
李易不知道宫墙外百官的心思,由那名宦官领着,在宫中七绕八绕之后,又来到了那处熟悉的花园。
同样的银耳莲子羹,同样的家常小菜,隐隐还有葡萄酿的清香。
“坐。”
只穿了一件内衫的中年男子坐在对面,对他伸出一只手说道。
正文 第四百四十四章 去意已生
“怎么,今日的饭菜不合口味?”
亭中石桌旁,景帝自己吃的颇为尽兴,某一个时刻,抬头看了李易一眼,见他一口莲子羹细细咀嚼了半天,开口问道。
“陛下误会了。”李易放下筷子说道:“只不过是臣这几日生了一场大病,到现在还未痊愈,胃口不佳罢了。”
景帝点了点头,又道:“朕听太医说你是忧思过度,不妨和朕说说,你有什么忧思的事情,或许朕能帮得上什么忙。”
李易摇了摇头道:“不敢劳烦陛下,臣只是一些心结未解,在家中大睡了几天,现在已经好多了。”
景帝看了他一眼,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转而说道:“朕曾经和你说过,对你只封爵,不加官,都说君无戏言,可朕现在是真的有些反悔了。”
李易眉梢一挑,抬起头,景帝已经叹了一口气,说道:“朕的时间不多了……”
他的话语里有深深的不甘和无奈,李易没有接话。
一个英明的君主,当然希望多活几年,多看看眼前这片在他手中变的越发富强的江山,然而有些事情,即便是他是受命于天的君王,也依旧逃不掉。
“兵部左侍郎前些日子辞官告老,朕欲让你接替这个位置,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易还不清楚从并无官职到官拜兵部左侍郎,这是何等的提拔,景帝这一个决定,朝中会有多少大臣反对,也不清楚皇帝封官居然还要询问本人的意见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惊世骇俗,他只知道,这个兵部左侍郎,他是怎么都不会去当的。
李易立刻站起来,躬身说道:“臣谢陛下恩典,然臣身体有疾,恐怕难以当此重任,怕是会有负陛下期望,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景帝对于李易的回答并不意外,站了起来,向前走了两步,背对着李易,看着远方说道:“朕记得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是在宁王府的花园里吧?”
“那个时候,朕就知道你胸中有沟壑,只是性子懒散,无心仕途,本欲让你在官场上打磨几年,便召你回京,委以重任,可你即便是远在庆安府,却仍然为朕,为这个国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可这性子,反倒变的越发疲懒……,人活一世,总要追求些什么东西,李易,你到底想要什么?钱财,还是权力?”
李易沉默不言。
“这些朕全都可以给你,朕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以后的天下是你们的天下,朕知你胸中有大才能,朕也不愿委屈于你,现在,你告诉朕,你到底想要什么?”
李易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陛下给了臣很多了,臣已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亭中的气氛开始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沙哑的声音才打破了沉寂,常德走上前,小声说道:“陛下,早朝的时间到了。”
------
------
“陛下如此抬举,这小家伙却如此推三阻四,依奴才看,陛下只需下一道旨意,这兵部侍郎,他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看着背着手站在亭中的中年男子,常德思忖了片刻,开口说道。
此时,亭中也只剩下他们两人。
许久之后,景帝才回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他怕是已经生了去意了……”
常德闻言怔了怔,问道:“去意?去哪里?”
景帝没有回答,眼神飘忽,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无意识的摩挲着,喃喃道:“蜀王无能,朕的众位皇子,更是无一可堪大用,若他们能有李县子一半的本事,朕又何愁此事?明珠,明珠若为男儿身,哪怕,哪怕她……”
常德再次闭口不言,今日的天气沉闷,头顶的天空上卷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