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 章(1 / 1)

逍遥小书生 荣小荣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1个月前

得带着如仪或者柳二小姐。

将柳二小姐教他的几式新招又练了几遍,感觉领悟的差不多,回过头时,才发现李伯已经站在门口很久了。

“李伯,有什么事情吗?”李易将毛巾打湿,一边擦汗,一边问道。

李伯手中拿着一只烫金的请帖,说道:“少爷,刚才蜀王派人送来了请柬,邀请少爷三日后去蜀王府饮宴。”

“蜀王?”李易手上的动作一顿。

李伯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蜀王是诸皇子之中,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王爷,喜欢结交年轻俊杰,经常在府中设宴邀请诸多才俊,京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少爷虽然被陛下封为长安县子,但在京中并无根基,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结识一下京中其他家族的年轻俊杰,若是能和蜀王交好,更是有无穷的益处。”

李易眉头微皱,他和蜀王不过是有一面之缘,连认识都算不上,这蜀王请他做什么?

更何况,他可没有忘记,对方和李轩结下的梁子可不小,从心底上,李易是不想参加蜀王府的什么饮宴的。

但对方的身份又实在太过尴尬,直接拒绝的话,未免会将他得罪的太狠,短期内还好,若他以后真的当上了皇帝,诺大的景国就他一个人说了算,自己还要不要在景国混下去了?

如今的李易,早已经习惯和适应了这个世界的规矩,做事不会再傻头傻脑的不顾后果,得罪蜀王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就算是不为自己,也得为李家,为子爵府着想。

当然,李轩那里,也是有必要说一下的。

“这请柬------先放着吧。”

就算是参加饮宴,也是三日后的事情,李易现在要去皇宫一趟,这件事等回来再说。

陪他一起出去的是柳二小姐,虽然让如仪陪着更加保险,但她现在也算是子爵夫人,整天出去抛头露面则有些不太适合,柳二小姐就没有这个顾虑,李易进宫之后,她自己一个人在城内瞎逛,一个时辰之后再去宫门口接他就行。

照例先检查了皇子公主们的课业,结果让他甚是满意。

不知道是担心考了零分被全皇宫通告,还是他们真的醒悟了以后要好好学习,最起码上节课教给他们的数字,所有人都会写了。

他目前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忘掉算筹,习惯使用这种新的,更加简单方便的方法。

一个时辰的讲课结束之后,李易将教材留下,告诉寿宁,派人将之抄录几份,下一次上课的时候,要看到人手一本。

李明珠在殿外等他,两家合作生意的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除了如意露和烈酒之外,她还打上了香水的主意。

上次李易做出来的几瓶样品让她很满意,那种可以代替香囊的东西,一旦出现,绝对能够受到京城那些千金小姐,豪门贵妇的追捧。

本来只是两家的生意,李轩知道了之后,也硬是要横插一脚。

王府的生意虽然他几乎没有亲自过问过,但却知道,如意露和烈酒为王府创造了多大的利润,现在不比庆安府,世子府的运转,研究的开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这一次连香水一起生产,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李易可以不放心和王府的合作,但和李轩以及李明珠之间,则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

“对了,你和蜀王很熟吗?”想到了某件事情,李易忽然问李明珠道。

“为什么忽然问这个?”李明珠转头看着他。

“也没什么,蜀王今天派人给我送来了一张请柬,邀我参加三日后蜀王府的饮宴。”就算是真要去参加,也得先探探虚实,问清楚蜀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脾气怎么样,性格如何,性取向是什么------等等等等。

虽然已经告诉过他一些有关蜀王的事情,但情人眼里出西施,仇人眼里出傻bi,鉴于两人之间的恩怨,他的话,一句只能信半句。

李明珠和他是兄妹,从小一起长大,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章 永宁往事

“蜀王邀宴?”李明珠闻言,踌躇了片刻才说道:“从小到大,我和蜀王并无多少往来,不过他向来喜欢广交朋友,蜀王府每隔几天就会设宴,你如今也算是京城权贵中的一员,又和他年龄相仿,接到邀请也很正常。”

“不会吧,你和他也不怎么熟?”李易有些惊讶。

虽然说老皇帝有无数妃子,各个皇子公主大都是同父异母,但再怎么说,也是流着同样血脉的兄弟姐妹,就算不是一母同胞,感情多少也会有一些。

难道,自己的想法一直都是错的?

转念一想,又似乎比较正常,公主还好,但凡皇子,都有可能在老皇帝仙去之后,继承那一个至高无上的位子。

然而,皇位只有一个,最终到底会花落谁家,还是得各凭本事。

不想成为皇帝的好皇子不是好皇子,皇子和皇子之间,为了皇位之争,不打杀撕逼都算不错了,可不太容易看到感人的兄弟情。

而以李明珠的性格,倒是不太可能有几个交心的兄弟姐妹,和李轩,那是从小的交情,同龄的皇子们,小时候可能没少被她揍,关系疏远一点也很正常。

李明珠想了想,说道:“既然他邀请你了,没什么要紧事的话,去也无妨。”

连她都这么说了,李易诧异的问道:“蜀王真有可能登上太子之位?”

“没有人知道父皇的想法。”李明珠摇了摇头,说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蜀王的希望是最大的,抛开这些不谈,你也不好落一个王爷的面子。”

李明珠对蜀王明显没有什么偏见,至少说明他表面上看起来不是什么奸恶之人,李易心里面已经有了底。

路过膳食局的时候,习惯性的向某个角落撇了一眼,李易怔了怔,随后回过头问李明珠道:“永宁公主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平时不用进学吗?”

“永宁和其他的公主不一样,父皇特许她不用进学。”李明珠脚步略微一顿,说道。

“永宁公主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或许是因为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使得李易的心里面不由自主的对这位小公主产生了怜惜之情,六七岁的年纪,正该是天真烂漫,充满童趣,她没道理,也绝对不应该永远的处在那一片阴影之中。

母亲早亡,一场大病……这是他从寿宁公主口中听到的消息,李明珠年长永宁十多岁,从小在宫中长大,对她的事情,应该更加清楚才是。

“你为什么忽然问起了永宁?”李明珠转过头,问他道。

“我想试试能不能帮到她。”李易实话实说。

“你有办法?”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