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秣菟罗国收厚礼 出使路上抢红糖(下)(1 / 1)

大唐战将王玄策 两晋隋唐 5703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第二十六回:秣菟罗国收厚礼 出使路上抢红糖(下)

这如此璀璨夺目的国礼,不仅让王玄策深感甚厚;而且还让周曾,陈茂材等人眼花缭乱;这些国礼在大唐实在是不可能见到……

虽说王玄策等人再三推辞,但是在斯塔拉迪的再三恳请之下。王玄策等人只能无奈的收下,这四分颇为厚重的国礼。

随着这国礼互赠仪式的结束,斯塔拉迪于是就提起御笔,在这王玄策呈送上的国书之上,亲笔写下了两国缔结和平之永久盟约。

因为气氛的融洽,这欢迎宴会自然也是盛大的。气氛自始至终,均是在友好欢愉的氛围中进行。在闲谈之中,但听这斯塔拉迪这样说道:“我已经修书一封,前往这曲女城,上禀戒日王,说明你们已经到了我五印度地界。所以,余下的路途,也请你们放心,自然平安无事。”

听得如此贴心的安排,王玄策等人也是大喜,再一次感谢他的盛情……

日出日落,又是几日;他们在这秣菟罗国休息几日之后,补充了应有之物品,带着斯塔拉迪大王满满的心意,就这样又上路了……

王玄策率领这大唐使团,出了王城,又经历了两三日的路程,就出了这秣菟罗国,进入了萨他泥湿伐罗国。

一进入此国之地界,只见陈茂材依旧拿出了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倒骑在马背上,带着甚多的悠闲和几份细致,给大家解说了起来:“这萨他泥湿伐罗国方圆七千多里,要比这秣菟罗国大上这么一些。此国的王城,周长也有二十来里。土地依旧比较肥沃,庄稼仍旧很是茂盛。百姓富裕,但是好攀比。这颇有我西晋时期石崇王恺比富的魄力。百姓多追逐利润,善于经商者颇多,故而各地珍奇物品多聚集在这个国家……哎呀呀,这是有多富呀!”说到最后,这陈茂材就自言自语到。

但是读到下面这一句的时候,随即欣喜了起来:“周曾,周曾,听着你的东西能用上了,此国百姓精通幻术,崇尚特异技能!你那小个的震天雷呢?拿出来给他们演示演示!”

“切,我那震天雷,是拿来用于实战的,不是吓唬这些百姓的,你少打它的注意!”周曾随即严词拒绝道。

“唉,你小子……”

两个人,就这样又掐了起来。

小六等人,看着这熟悉的一幕,也是摇了摇头,无奈的一笑;不过却投来了不少笑意,让这出使之路,显得颇为轻松自在。

看着他们依旧在不停的斗嘴,但见这小六灵机一动,就想加上这么一把火。随即拿出了一个东西,扔给了陈茂材:“哥,拿着玩……”

周曾一看这个东西,顿时就责骂起了小六:“好你个小六啊,吃里扒外,跟着我,竟敢打起了我东西的注意!”

“怎么,怎么,你还想欺负小六咋地?我第一个不答应!”陈茂材随即兴高采烈的护着小六,对周曾说道……

这小六拿出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原来这他递给陈茂材的,不是别的?正是这震天雷。

这颗震天雷虽说和鸡蛋大小一般,不过却伴随着长长的引线。而这也是周曾,这些年改造出来的新成果。比爆竹还小,但是威力却比爆竹更大。虽说如此,但是应用在实战之中却是堪忧。

因为引线的拿捏不准,不是没炸,就是凌空爆炸。所以吓唬吓唬没见过此物的兵卒还是可以的。如若真的到了战场之上,却是费时费力。就凭借着操作的繁琐,早都被骑兵一个冲锋斩于马下了……

陈茂材接过这小个的震天雷,随即就想给众人,来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故而看着路上也没什么人,再看看大部分人也都没在意。于是,就用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了长长的引线。悠悠然,抛向了前方的天空。

随着引线的燃烧,这晴天霹雳的一声炸响,不仅火光四溅,响声更是震耳欲聋。不仅吓住了正在沉思的王玄策,更是吓住了不曾注意到此事的大唐勇士们。一个个都向陈茂材投来了鄙夷的目光……

陈茂材和小六相识一看,扮了一个鬼,就笑了起来。引得众人连连摇头叹气,王玄策也颇为无奈的用手指了指这个搞出恶作剧的陈茂材……

而此时的周曾因为也被不经意的惊吓了一下,于是就恶狠狠的瞪着这个陈茂材与小六。

只见这陈茂材斜视一眼他之后,掏出了随身携带的袋子,摸出了一块包裹的挺严实的糖块,给小六说道:“小六,赏你一个糖”说着就扔给了小六。而小六也麻利的接住,轻轻的剥开,甜蜜蜜的吃着,带着笑意回望这周曾……

好你们俩啊,这时候又狼狈为奸了不是。周曾看着陈茂材,也在小心翼翼的剥这糖快,于是就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但见他出其不意的飞身过来,随手就抢走了,并驾齐驱的陈茂材的装着糖块的袋子。随即就掏出了里面的糖块,扔给了众兄弟:“各位弟兄们,接着哈”。

弹指之间,就将这些糖快,扔给了众人。一个个接过糖块的使节们,不仅颇为开心,更吃的甜蜜。气的陈茂材干瞪这眼睛,却是丝毫没有办法。

只见这糖块,在牛皮纸的包裹之下,一个个方方正正,一寸大小,颜色泛着紫红。形如石块,含之如沙,丝丝甜蜜,回味无穷。虽说,这种糖,也是取自于甘蔗,但是在大唐却不曾见到。而这种糖,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红糖……

在先秦以前,中国是没有糖之类的东西,拥有的唯一甜蜜的美食,就是蜂蜜。在汉代以后,中国人学会了从甘蔗之中榨糖,而这种制作方法也颇为简单,就是将甘蔗榨汁之后,取其汁水,在阳光之下暴晒,变成半粘稠状的固体,这就是红糖之雏形,一直到贞观前期大唐的糖,均是如此。

这事,还得回到这秣菟罗国与这萨他泥湿伐罗国两国交界的地方,因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故而此地盛产甘蔗,沿着官道,行走在人口聚集的市镇之上,陈茂材就发现了此物,细细询问之后,才发现是通过甘蔗熬煮而成,故而也就采购了一些颇为雅致的糖块……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看下回……

小知识:萨他泥湿伐罗国,古印度十六大古国之一。这一节,为什么要写糖呢?因为红糖的制作方法要传入中国了,具体看下回……

(本章完)

------------

第二十七:使印度红糖传中国 甚密谋阴谋将得逞(上)

历史不仅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偶然;同时还如白驹过隙一般,难以捉摸,难以考量。二十世纪,因为一个枪击事件,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纷纷扰扰上千万人丢了性命。而在七世纪中期的五印度,也是因为一个小人物,造成了大人物的伤亡,引起了纷纷扰扰的应该与不应该……

王玄策引领这众人,往前走了二十来里,就见到一文质彬彬的官员领着一队对兵丁,在銮驾仪仗的拥簇下,迎面走了过来。只见此人,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一队异域人士之后,就颇为有礼的上来问到:“请问贵人,是否是来自大唐国的王玄策王长史”

王玄策一听这个,赶忙在马上施礼回道:“我正是来自大唐国的使节王玄策,奉陛下之命,前来出使贵国!”

听得准确的答复,这官员随即就面带喜色的说道:“我等正是奉了大王的旨意,前来迎接使节,使节请”话语之间,就做出了这礼请的动作,恳请王玄策登上这大王的銮驾。

原来这萨他泥湿伐罗国和秣菟罗国,两国之间交情颇深。当王玄策一行人走了之后,这秣菟罗国国王不仅寄书一封前往曲女城,禀告戒日王大唐使节已到。同时也修书一封,快马传给了这萨他泥湿伐罗国国王米什贾拉。

因为在曲女城法会上会见过王玄策,并且两人还相谈甚欢。当听闻,这次又是王玄策带领大唐使团,前来出使其国。为了以示隆重,于是,就派遣主管异域事物的官员,亲自前往国境迎接他们。

在王玄策再三推辞之后,依旧被他迎上了銮驾。于是,这大唐使团就在这位慈眉善目的官员引领之下,被众多仪仗拥簇这前行了二百来里,来到了这萨他泥湿伐罗国王城。

这王城正如玄奘法师所述,周长二十来里,颇为繁华富庶。行走在大街之上,他们发现:百姓的确对幻术颇为兴趣,各种杂耍魔术,充斥街头,引得不明真相的群众经常聚众围观。

但是因为民风之淳朴,百姓之富庶,均是研究,不曾有丝毫骗钱骗财的事情发生……

入了这王宫,不仅处处展现这富丽堂皇,更处处体现这甚多的奢华。什么金银玉器,一应俱全,珍稀古玩,应有尽有;均方方正正的装点这整个王宫,细细琢磨起来,俨然就是一珍宝收藏馆。

到了这大殿之上,亦是如此,奢华更甚,藏品更精。只见这国王米什贾拉望到王玄策一行人前来,立马走下这珍珠玛瑙装点的御座,迎了过来……

王玄策见礼之后,二人一番寒暄,就被米什贾拉国王拉着手,迎于御座旁边的座塌之上。

“不曾想王长史,竟能如愿出使我萨他泥湿伐罗国,本王甚是欣慰,甚是欣慰呀。多谢大唐皇帝陛下的一番美意!”米什贾拉开心的对他说道。

王玄策致过谢意之后,随即示意周陈二人端端正正的呈上了这赠送给他的国礼:《道德经》之梵文译本,老子画像,紫陶素面茶具以及上等岭南黑茶两份。

在以前玄奘法师云游此国之时,已将大唐之风俗习惯,悉数讲解于米什贾拉。因此,米什贾拉也算是对大唐文化有了不少的了解,不仅憧憬老子,更尊尚饮茶之风。不曾想,在今日他竟能悉数得到这些东西。

当他拿起《道德经》翻看之时,看到里面这样一句话语: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与佛经之中乐于好学,相互比对之意想通,故而就欣喜的对王玄策说到了此事。

再看看这典雅精致的饮茶器具,经过陈茂材一番演示之后,也是颇为欢喜,轻轻捏起茶盏,细细咂上这么一口,顿时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看到如此颇具文化积淀,以及破费心思之国礼。米什贾拉于是就交代下去,将这《道德经》交于国相,有其亲自研读之后,传于众王子,以及大小官员。

紧接着,但见米什贾拉些微的一个眼神。就见几个侍从,随即就从偏殿呈送出了四件国礼,随着覆盖的红色绸布缓缓揭开,众人尽数目瞪口呆……

只见这第一件国礼乃是一通体透明的水晶杯,杯高六寸,口径三寸、底径两寸来长,敞口平唇,杯壁斜直,晶莹剔透,实属罕见。

而这第二件国礼则是一对青色之玛瑙酒杯,高约三寸,口径两寸,色彩之匀,色泽鲜亮,其壁更是薄如白纸,雕刻之手艺实乃巧夺天工。

这第三件国礼,乃是一黑色玛瑙做成的雅致酒壶,大约八九寸来高,其奇特之处,就是在一大块玛瑙上细致雕刻而成,一副颇有异域风情的写意浅浮雕,簪刻与上,显得工匠手艺之独特与精湛。

这第四件国礼,则是三十个色泽匀称的红色玛瑙原石,一看就是玛瑙中的极品……

望着如此贵重之物,但听这米什贾拉细细对他们说道:“感谢王长史第一次出使我国,为了表示谢意,这是回赠送给大唐皇帝陛下的礼物。这第一件水晶杯则是源自大食的物品,在我宫中收藏已经上百年。这第二件乃是产自我五印度,至如今也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这第三件也是从西方世界流转过来之物;这两件物品收入我宫中也有三十来年。至于这第四件,听闻玄奘法师说起贵国尚红,特喜爱玛瑙,故而将宫中之珍藏三十颗,赠送于贵国,聊表诚意,万望收下!”

看着如此之重的礼物,王玄策也是为之震撼。虽说依旧多番推辞,但是在米什贾拉诚心实意的劝说之下,只能够收下这份饱含深情的国礼!

两国之间的友谊,于是就在这友好与祥和的氛围中,伴随着米什贾拉大王亲自签下的国书,正式确立……

随着这两国关系的正式确立,米什贾拉大王为了表示盛情,自然是要设宴款待这些不远万里,前来出使其国的大唐使节。接下来,在宴会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请看下节……

编者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因为列国对大唐,对王玄策回赠礼物的甚厚,才发生了后来那一档子,他们被打劫之事……

(本章完)

------------

第二十七:使印度红糖传中国 甚密谋阴谋将得逞(下)

为了这盛大的国宴,米什贾拉也筹备了好几日。为了展现特色,但见这每一份菜肴都是就地取材,不仅清爽可口可口,更展现着不同的内涵。

只见其中一份芒果制成的甜品上撒着红糖,不仅色彩艳丽,更显精致典雅。轻轻地试上这么一口,更加清爽香甜。

于是,王玄策就指着这份美食,趁机向米什贾拉大王问起了这红糖的制作方法。听得他的问起,这很是豪爽的米什贾拉,就让国相详细的给他们讲解了一番。

虽说他们听的头头是道,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当明了大唐不曾有此制糖之法时,国相随即就盛情的邀请他们,择日观摩这红糖的制作过程……

宴会就这样在祥和的氛围中开始,在颇具文雅的氛围中结束,真应了那句:开心与欢笑齐飞,祥和共友善一色。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朵朵白云,点缀在蓝天之上;一些不知名的鸟儿时而歌唱,时而欢笑。看着如此文美之天气,众人就在萨他泥湿伐罗国国相的邀请之下,亲临红糖作坊,观摩了这红糖的详制作步骤,对其中遇到的一些难点疑点,更是虚心提问,细心学习。

在这熟练匠人的指导之下,王玄策,陈茂材二人还亲自动手手体验了一把,将这红糖的制作方法看的明了,学的明白!

再后来,在国相的同意之下,王玄策又请这熟练的匠人,将红糖之制作方法,详细的整理成了一份颇具意义的文书。当拿着这份简单的文字记录之时,王玄策,陈茂材颇为感动,因为这是一份划时代的文字记录……

自此之后,这红糖的制作方法,就传入了咱们华夏大地;进而经过简单的提纯以后,就发明了现在的白砂糖……

话分两头,书说两会。这些日子的曲女城依旧热热闹闹,人来人往,五印度各国朝拜戒日王的使臣依旧络绎不绝,各地的文书依旧鳞次栉比有序往来。

形形色色的商人更是让这五印度最大的都市显得繁华依旧,丝毫看不出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又是一个月圆之日,早上拉迦室利女王的长子,戒日王的亲外甥利罗阇伐弹那王子,依照往例前来问安之后,就准备跟随舅父前往这殑伽河沐浴洗漱……

众人在出门之时,发现今日之天气与往日有这么一丝不同。初升的太阳自从东方的天空露出些许头角之后,就将黝黑的天空撕开了一道明亮的口子,瞬间霞光万丈。

在微风的伴随下,一朵朵祥云,也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很是美丽。形形色色的云彩,时而变换姿势,时而随风而动。而且还变换的颇有章法,一会犹如罗汉降临,一会又如菩萨下凡。

面对如此之异相,对佛教很是虔诚的戒日王,自然显得异常之兴奋。大呼:“佛陀降临,佛陀降临”随即伏在地上行这大礼……

而这利罗阇王子也是被这一幕惊呆,赶忙跟随戒日王的步伐,伏地行礼。

可是,就一小会功夫,刹那间天空中风云突变,只见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从北方天空而来,遮挡了朝阳,瞬间就让这各色祥云,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多大一会,乌云就压低了整个天空,刹那间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这场雨不仅下的急,更下的猛,不仅将王宫内的一些树枝打落下来,而且一道颇为明亮的闪电,瞬间就将大殿外的屋檐劈掉。

面对如此诡异之像,众人都诧异了;不约而同的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这大雨说也奇怪,也就一刻钟的功夫已经雨驻天晴,不过这份天晴并不是蓝天白云,而是灰蒙蒙一片。

望着这天空之中的异常之像,利罗阇王子颇感不详。且今晨突降大雨,道路定是泥泞不堪,故而劝谏戒日王择日再前往这殑伽河沐浴。

虽说这戒日王也感觉甚是奇怪,不过也有其自己的理解,于是这样对利罗阇说道:“罗汉,菩萨现身之后,暴雨倾盆,闪电击毁了屋檐,更是说明自己有一些愧对百姓,愧对佛陀的地方,趁着众神刚刚显灵,趁着他们不曾远离,更应该即刻前往这殑伽河沐浴,以得无上之正果,祈求众神原谅。”于是不顾众人的劝阻,传令下去行程不变……

在这曲女城内东门附近,殑伽河畔的阿罗那顺,看到这佛光普照之异相,也是颇感诧异。因为有以前无遮大会之上的神奇之事,故而心中很感忌惮。不过刹那之后,看到乌云冲散了霞光,紧接着又是一番狂风暴雨,竟有一丝欣慰之感。因为他感觉到:这不正说明,佛光要被遮挡,佛陀要被自己灭掉吗!

伴随着他在内心之中的默念,于是,一个更为宏大的念头就此展现:不仅要灭了这戒日王,更应该灭了这佛教……

原来这阿罗那顺,自从听从其妻子阿尔米塔,在殑伽河之中溺亡这戒日王的策略之后。多方准备与谋划,终于通过秘密的打探与寻找,找到一个水性甚佳之人。此人也就三十来岁,自小在殑伽河上游上大,水性破强。在水中闭气一次可游四十来丈,故而一个大胆的计划就着这样开始了……

因为又是一个月圆之日,所以这阿罗那顺,按照惯例早早的来到这殑伽河畔,准备好一切安全保卫措施。悉心等候这戒日王和利罗阇王子的到来。

这舅甥二人在车驾之上也有一些闲谈。戒日王看着这个日渐长大的孩子,再看到早上这一幕,回忆着曾经的过往,也颇为感激,故而就对利罗阇认真的说到:“我百年之后,你当做这曷利沙国之王!”

利罗阇王子听闻舅父如此之说,连忙伏地痛哭的推辞到:“舅父正身强力壮,怎能说此不吉之话语!”不仅言辞恳切,更是连连推脱,实在是不肯相受这番话语。虽说戒日王也是言辞恳切,发自内心;但是依旧没有说动这个秉性刚烈的外甥,故而也没有多说什么……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看下回……

小知识:红糖的制作方法,就这样被王玄策等人,带回了大唐……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