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2 章(1 / 1)

老兵不死 玗石页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苦,更何况那是十月怀胎,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才十七岁,老母亲常常坐在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下面,望着回村的路,等待着儿子凯旋。

王曙光的父母都过世了,也就是从相见的那一天起,他便又有了妈妈。

很多人以为,王曙光只是做做表面样子,隔两年来探望一次,带上点柴米油盐,是,喊上媒体记者,报道下,就皆大欢喜了。

但都没有想到,王曙光把老母亲当成亲妈来对待来赡养。

在老母亲九十岁生日的那一天,王曙光,曾经同李永犬一起并肩战斗过的老兵们也都赶了过来,不管多忙,再忙也都来了。

一共七十多个人,送上了寿桃,送上了家电,送上了棉袄,送上了爱。

失去了一个儿子,又得到了七十多个儿子,老母亲欣慰地笑了。

故事彻底讲完了,漫步在老山,取景工作进行的格外顺利,没有谁比老兵们更熟悉这个地方了。

王亮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周天的资金注入进去,剩下的活都由马小刚来统一调度安排。

取景结束后王亮便和孙为民驱车赶回了春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王亮一件一件地去办。

春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云省春城市的下辖县之一,其下辖九个镇、五个乡,地处滇中北部。

自治县政府所在地是位于县境西南端、掌鸠河西岸的秀屏山下的屏山镇,山区。

不过王亮和孙为民去的不是屏山镇,而是距离县城二十六千米,更加僻远的翠花乡。

王亮参照着手机上的地图,给孙为民指着路:“对,继续往前开就行了,大概还有五公里就到了。”

道路崎岖不平,一路颠簸,孙为民使劲把着方向盘,对于王亮的话,他感到有些惊奇,爷爷的记忆力向来厉害,怎么会不记得路了呢,“爷爷,您不是来过这里吗?”

“是来过,那得是2007年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翠花乡还没有路呢,我是翻山越岭徒步走进来的,这些年变化很大。”王亮摇摇头,苦笑。

“这哪里是路啊。”坑坑洼洼的土路,把孙为民折磨得不行。

“行了,你小子别在这里抱怨了,我记得2007年的时候,这里的人均纯收入不过千元。没钱啊,拿什么去修路。”王亮无奈地叹了口气。

将近二十分钟,才到达目的地。

当看到房屋的时候,王亮就认识路。

虽然十几年来乡里变化很大,但经济还是十分落后。

车子停在了红军小学校门口。

一所破旧不堪的学校,泥房,木板房。

一群孩子在土质的操场上奔跑着,玩耍着,嬉戏着。

当看到有车子开过来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不由得好奇地围了过来,想要一看究竟。

小汽车,在这些孩子们的眼中,绝对是一个新鲜事物。

“将军爷爷来了!是将军爷爷!”

高年级的孩子看到下车的王亮,不由得大声地呼喊了起来,看上去很兴奋。

低年级的孩子们呆呆地看着王亮,终于见到一直资助他们的将军爷爷了,不过在这一刻,他们却紧张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有孩子去通知了老师,老师连忙跑了出来。

在这个学校,乃至翠花乡,将军爷爷王亮的名字非常出名,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每年,王亮都会往这边寄两次钱,帮助这些还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孩子们顺顺利利地完成学业。

同翠花乡结下缘分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那时乡里出了三名烈士。

王亮作为部队首长到乡里给烈属发放抚恤金并表示慰问。

当走进大山,来到乡里,来到村庄,王亮被这里的情形惊到了。

一个字,穷。

穷得响叮当。

吃不上饭,住着破旧的老屋。

烈士的妻子哭得死去活来,懵懵懂懂的孩子们也在哭,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哭,是因为饿。

看到那一幕幕,王亮非常痛心,于此同时也下定决心要改变这里的现状。

烈士们走了,在农村,丧偶就意味着一个家垮了,丧失了劳动力丧失了经济来源,对于一个家庭来讲,算得上是灭顶之灾。

正文 0264 一点都不伟大

0264 一点都不伟大

看到网友们的赞誉,王亮摆摆手,“扪心自问,我不伟大,我一点都算不上伟大,我只是一个好人。在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人太多太多了,只不过是没有人知道罢了。”

王亮觉得自己差得还远了,打过抗日战争,打过抗美援朝,打过印阿三,打过自卫反击战,负伤不下百次,几十次都同死神擦肩而过。

这很伟大吗?

王亮相信,在同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每一个有志青年都会干同样的事情。

这算不上伟大,只不过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时期罢了。

王亮想,自己有什么资格算伟大,同那些牺牲了的,工作在隐蔽战线而默默无名的同志们想比,哪里伟大了。

王亮的心里很清楚,是偶然的机会让自己站在了大众的面前,被塑造成了英雄,被塑造成了偶像。

像雷锋、亦或是邱少云、黄继光......

可是除了这些有名的,别人就不是英雄了吗?

共和国还有很多人,干着同样的事情,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他们并没有被大众所知晓。

别人不知道,王亮知道,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走过来,他知道太多太多无名的英雄了。

“这样,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先不说她的名字叫上什么。她是我的老大姐,是我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去世快三十多年了......”

这天,这云,这山,这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虽然一清二白,但让王亮的心变得格外地敞亮。

也有了同网友们分享故事的心情。

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

那一年,爱迪生获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权。

1908年伦敦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那一年,由孙中山等人策划的,由黄兴发动的钦州、廉州、上思武装起义,因缺乏后援而失败。

那一年,人寿保险在上海创办十年整,取得不菲成绩。

那一年,清朝的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崩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三十八岁,慈溪崩,七十三岁。三岁的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即位。

“就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老大姐出生在湘省的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农民家庭。两亩贫瘠的土地挤在两间漏雨的草屋子里,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都是女孩。当最小的妹妹出生两天后,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没有钱求医问药,不久便病逝了。”

王亮讲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的沉重。

有着医保制度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生病是一件多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