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大结局
龙云胄无奈地看着李宰相,长叹一声,道:“你们应当早就知道,本王也是个贪慕女色、流连花柳之人,甚至曾被先皇数度废立,如今也未见什么起色,又怎担得起这大任”
李宰相闻言忙道:“可是,圣上遗旨云:安都王龙云胄,气度豁达、人品高贵、内心慈善、堪当大任”
一语未了,李宰相等人竟一起匍匐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这个举动让龙云胄一时慌了手脚,忙让他们起身,哪知这几位龙云漠的心腹忠臣竟长跪不起,且痛哭不止。在他们忧国忧民的眼泪面前,他的推辞变得苍白无力。
在大夏历史上,若被推选为皇位继承人,则不能表现得喜悦和急不可耐,要再三推辞以表现自己的谦卑与礼让。
可是现在的龙云胄却并非是这样的假意的卑让自贬,而是内心真的不想再重回庙堂,加入明争暗斗之中。可是,这却是龙云漠在临终前的最后意愿,自己该如何处置
原来,龙云漠留给小福子的两道密旨,一个便是命李宰相等心腹大臣,得知自己死讯后不得声张,而是第一时间将安都王龙云胄召入皇宫。第二道密旨的内容就是禅位龙云胄。
当小福子,看到殿内情形,立刻明白了昨夜圣上的古怪之处。悲痛之余,不忘圣上嘱托,卯时之前赶至宰相府将密旨交于他,并安排他们进宫。
又让青禾派人快马加鞭,紧急赶往金将军的军营,将密信交给他。内容不得而知,只是听送信回来的阿灿道,他接到密信之后,似乎对于发生的一切早有感知,看上去很是冷静,将军队集合起来,随时听命。而他本人,则告诉前来送信的阿灿道:“圣上要我们都好好活着,不得自寻短见。要尽心辅佐新君龙云胄,这是圣上最后的意愿。”
青禾什么都没说,安排龙禁卫加强守卫,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得间断。
对于李宰相等忠臣来说,圣上的密旨是对他们的信任,和保全大夏江山稳固的唯一方法。
而对于金、青禾和阿灿这些将性命交付于龙云漠的死士来说,这却是主子的遗愿,不得不遵。
对于龙云胄来说,这已是不可逆转之事,自己毕竟是大夏皇族子孙,血管里流淌的是龙族的血液。先祖为了打下这一片大好河山,创建世代相传的基业可谓历尽了千难万险,又怎能葬送在自己这一辈后代子孙的手中
这龙椅不坐也要坐了。
数日之后,自皇宫中传出的消息,震动整个大夏大夏英宗皇帝龙云漠暴病而崩,留下密旨将皇位禅让于安都王龙云胄。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但圣意难违,也不得不遵旨而行。期间也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骚乱,比如睿王与英王发起的讨伐矫召罪臣的行动,最终也因兵力不足,被金将军带领军队镇压。此后也未再有其他人对龙云胄的即位构成威胁。
是年九月,龙云胄正式登基,改年号明正,自此开启了大夏历史上的又一次中兴。
一年后,政局稳定,大将军龙金,辞去大将军之职,由冷噬心将军接任。青禾、阿灿与金从此离开冕阳,不知所踪。
皇宫厚重的朱红色大门,将一个自由无羁的生命牢牢地囿于其中,这一锁便是终生。
而另一个用惨烈的手段逃离这里的生命,则被永久地埋于深深的地宫,他的名号从此被供奉到瞻星阁。
瞻星阁内昼夜不熄的香烛灯火,映着画像上冷峻英武的面颊,向前数,与他相隔十数张帝王肖像的第一张,是一样的冷厉俊美。一样的容貌,一样的年纪,一样的眼睛里透出的哀伤。
唯一的不同便是那个虚无的名号大夏太宗皇帝、大夏英宗皇帝:
番外一: 龙云胄(一)
大夏历史上,一代明君大夏明宗皇帝龙云胄,在位三十二年。\\\\\\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减轻各种赋税与徭役。裁减政府中过于冗杂的官员,节省行政成本,减轻百姓负担。健全科举制选拔官吏。对外则采取互派使节友好往来、相互联姻、互通贸易等政策,竟解决了困扰大夏历代皇帝数百年的胡人骚扰边境的难题,使大夏朝迅速繁荣起来,国力日益强盛。
安都王府之中的诸人,除了自愿离去的,大多跟着新君入了皇宫。
龙云胄登基之后,因臣子谏言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便很快封了妃嫔,无论是阮夫人红莲子被封为阮贵妃,还是其他几位夫人分别被封为妃或嫔,这些都是在人们预料之中的,毕竟,这几位夫人都是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不论他贵为太子春风得意之时,还是落魄失意为安都王之时,都不曾因他地位身份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仅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心生敬意。
更何况,这位圣上自做太子之时,表面上风流成性,骨子里却执着专情,先是因漠王妃云良岫而丢了太子之位。这三个字是不能在人前提及的,当初圣上对她如醉如痴,甚至愿意拿整个天下来和英宗皇帝交换她,后来被封为安都王,再后来英妃即云良岫毒发薨逝之后,他却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这怪病怪就怪在,圣上失忆了,失忆也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什么都记得,唯独忘记了云良岫为何人。或许是因为无法接受最爱的女人死去这一事实吧
后来便又痴恋曾被他厌恶休弃的云侧妃云良玦,不知从哪里将她寻了回来,从此成为专宠,并一连生了四个孩子。其他几位夫人,不过是挂着空名儿守活寡而已,尤其是一向得宠的阮夫人,竟也独守空房近十载。
没有比较便分不出好坏,虽然这几位夫人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但是和从前的太子妃比起来
前文说好不再提及她的,但是,为了让她悔不当初,才将皇位最终又还给了龙云胄,不提她似乎不够解恨。虽然她也有着各种不得已,但是,终究是在龙云胄最失意的时候毫不留情地弃他而去,最后的结局却无人可知了。
可是最令人们意想不到的是,龙云胄竟将后位空置,只将他最心爱的王妃云良玦封为皇贵妃
虽然皇贵妃之位在后宫内乃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可是这依旧让天下人感到吃惊与不解。
若按照云良玦当年的脾气,自己只被封为皇贵妃定是要闹起来的,更令人吃惊的是,为圣上龙云胄诞下一位皇子、两位公主的云良玦竟然丝毫不为所动,似乎封后与封妃对她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只要能守在圣上身边她便心满意足了。
她善待后宫妃嫔,不仅对龙云胄的妃嫔施恩,更是照料英宗皇帝龙云漠驾崩后遗落在后宫中他的诸位身份尴尬的嫔妃们。
按照规矩,只有嫔位和嫔位以上的才可留在养老宫中,其他嫔位以下的则要安排到皇家寺院去出家为尼,为先皇诵经祈福,乞求佛祖保佑先皇早升天界。可是这后宫之中,除了念妃娘娘还有被打入司月观里的珍嫔这两个跟着英宗皇帝一同自太子府入宫的妃嫔自请入寺院落发为尼之外,其他的那些当年选秀入宫的贵人皆哭哭啼啼不愿出家。:
番外一: 龙云胄(二)
也难怪,英宗皇帝从未临幸过她们,除了已经赐死的甄懿,他从未亲近过宫中任何一位女子当然,甄懿如何爬上龙床的,人们也听得一点儿风声,据说是和那琴有关。
如今英宗皇帝突然驾崩,虽然这些女人一夜之间成了寡妇,但是却不再有性命之忧。这里正暗自庆幸,哪里还有诚心去为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甚至从未正眼看过自己,从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的人去白白地抛掷了青春年华呢
皇贵妃云良玦了解了这些女人的想法,总是不忍心将这些还年轻的美貌女子送去寺庙枯守青灯古佛,于是便求圣上,将这些还未被先英宗皇帝临幸过的女子送归各自母家生活,是守节还是改嫁皆由其母家做主,但是不得再嫁入皇族贵胄之家。
此举甚得人心,圣命颁布之后,不过一两日之间,这些女子便拜别圣上与皇贵妃,走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了太妃念玉与司月观中思过十载的太嫔珍玉。
皇贵妃并未答应她们的出家的要求,只将她们安置在养老宫中,派人好好照顾,尤其是被英宗皇帝遗忘在司月观长达十年的珍太嫔,她因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身体与容貌已大不如前,又听闻红莲子被封为了阮贵妃,自觉羞惭心理压力很大,竟有自寻短见的苗头。幸得皇贵妃安抚,才渐渐平静下来。
皇贵妃自然也知会了阮贵妃,不要与珍太嫔相见,以免二人伤心。
红莲子也过了争风吃醋好出风头的年纪,心里早已将过去二人之间的龃龉撂下了,既然相见难免尴尬,不如就不见也罢。
至于养老宫中太妃太嫔们,皇贵妃也一个不落地关照了一番,尽力让她们能安享晚年,没有皇位易主的不安与动荡之感。
至于慈圣宫内的那位早已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圣贤皇太后,早已收敛了昔日锋芒,前朝已无可依靠的兄长与侄儿镇国公江承远已于五年前病逝,侄儿江啸川以为父亲守丧之由辞去了西南边疆大将军的职位,带着胡人妻子与儿女回故乡去了,甄懿已被贬为庶人,不久前又被龙云漠赐死。前太子妃甄氏,九年前就被龙云漠送往西域和亲去了,自己一番折腾最后却两手空空,不仅未能得到自己向往的权力,更是失去了在后宫的地位,她被晾在这慈圣宫里。几乎见不到外面的人,听不到外面的事,除了生辰和节日,龙云漠会派人来送寿礼或节礼之外,有整整五年了,她根本就见不到他。就算是云汐每次入宫时,找各种借口请他到慈圣宫中来,他也只是答应在御书房见云汐一面而已。
圣贤皇太后知道,龙云漠恨她,正是她背后使计,才让甄懿抓住机会害死了云良岫,她也知道,这一辈子,龙云漠都不会原谅自己了,直到他死。: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看下书我要网(kxs51.com)的用户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