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1 章(1 / 1)

我只想自力更生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16 英文 字 2个月前

子就没有好欺负的。

  平时在公司学院Q弹得能掐出水来那么娇嫩,那是她对绝大多数人的外表形象。

  惹着了凶得很咧。

  王保强应该从没见识过江州妹子的泼辣。

  满脸错愕,紧张得手足无措。

  赵德柱坐在后面的老板位想狂笑,但忍住不吭声。

  用一种父亲看儿女谈恋爱的心情旁观。

  还偷偷伸长脖子看王保强那张提前老成的脸上,羞愧难当,偷偷瞄副驾驶。

  结果再次招致媛媛牌火箭弹地毯轰炸:“看什么看!男子汉大丈夫就不能正大光明的看吗,贼眉鼠眼的,你看看老赵是怎么教我们的,坦坦荡荡!你看你那脸……”

  王保强的长相就是皱巴巴的,这会儿连自己五官都不知道该怎么摆了。

  还好赵德柱的手机又响起来,这次是冯晓婷:“我的天,那个上午来过的什么陈晓龙又找过来,说是想再找你谈谈。”

  赵德柱嗤之以鼻:“谈个屁,别想从我这里偷情报挖宝贝,叫他自己想清楚能做什么,做到什么样,工资要多少,来应聘就要有个应聘的样子,天天套我的话吗,昨天晚上半夜两点钟还给我打骚扰电话,我说他就是居心不良,说我出差了!”

  冯晓婷合上电话,就把赵德柱的态度更放大些,冷漠冷淡:“赵总出差了,你如果真的想应聘做什么,那就填表做事,试用期三个月,我们要确保不是同行来我们这里想做手脚的……”

  陈晓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拍案而起!

  特么当年十五万没卖掉的邮件系统,最后卖了1200万,几乎就是这样被冷落的结果。

  辛辛苦苦的心血被瞧不起,最后要你们高攀不上!

  可以说到这一刻,他几乎已经涌起巨大的好胜心,老子要让你们这不长眼的东西好生看着!

  转身离去……

  太特么屈辱了。

  世事无常瞬息万变呢,说的就是这种场面。

  陈晓龙都没有坐电梯,腾腾的顺着消防楼梯下到大堂,穿过这还在施工的乱糟糟地方,出来抽出根烟,摸出手机就准备定机票回粤州,那边才是他长待的地方。

  却看着自己手里的诺基亚9500,有点发呆……

  身在沿海粤东,陈晓龙又是IT前沿的弄潮儿,自然是经常到HK常换常新的接触最新电子产品。

  这部堪称诺基亚攀登智慧之巅,集大成者的商务智能手机。

  看着就是个直板机,侧面如同笔记本一样翻开,居然就是完整的屏幕加完整的键盘。

  这让陈晓龙再次想起赵德柱那句话,智能手机将完全替代报纸杂志,成为未来的媒体承载……

  这是他内心这一年来隐隐最大的感觉,没有想透,却被那么年轻的家伙,一语道破天机。

  他有点不甘心。

  嗯,还是技术人的心理,一旦想到技术,就把什么脸面、尊严抛到脑后,刚才的愤怒又不见了。

  随手拨通了赵德柱的电话:“赵先生,我是陈晓龙……”

  按说赵德柱本来是可以不耐烦的把手机挂掉。

  可恰好刚才开始车厢里面陷入安静的尴尬。

  媛媛好像被提醒到老板爸爸在后面,开车的其实是公司大客户,很可能也要成为明星。

  就闭嘴不说了,控制住了情绪。

  王保强则完全被骂得触及灵魂那种脸上冒汗。

  其实一年前,他都还是个在平京到处跑龙套的武行,连群众演员都算不上。

  突然被人家看中去演了部不怎么出名的电影,却到国外拿了最佳男主角的大奖,接着今年就上了方晓刚的贺岁片,又拍了溙囧。

  光这就拿了四十多万,主要是溙囧拿得多些,而且未来还有票房分红。

  多少也有点飘,想找个媳妇儿了。

  结果被小姑娘这么一骂,就心慌惭愧得不得了!

  所以车厢里面略尴尬,赵德柱没话找话:“嗯,你说……”

  陈晓龙仿佛回到了自己刚毕业的样子:“你说得对,没必要吊死在电子邮件这一棵树上,用企鹅用户名登陆,确实是最强大的引流方式,能够带来巨大的用户群体,我中午回去认真分析了facebook的软件架构,又仔细观察了硅谷和纳斯达克最近流行的软件……”

  赵德柱急于用说话打破车厢的气氛呀,毫不客气的打断:“你站起来好不好,在外国人面前跪久了,已经不习惯站起来了吗?动不动就是花旗国的软件怎么样,你们除了炒外国人的冷饭,来国内恰饭吃,能不能有点自己的想法?”

  陈晓龙第三次被赵德柱重击!

492、有种打不垮的气质,叫骨气

  其实这是世纪之交前后国内互联网界的标准生态模式。

  看硅谷、抄花旗国,那边流行什么,依样画葫芦的来国内做个。

  门户网站,抄;

  搜索引擎,抄;

  电子邮箱,抄;

  博客,抄;

  企鹅,抄;

  实际上某宝网也是抄国外的模式。

  说到底,连赵德柱都是抄。

  这不可耻,技不如人嘛。

  后进入市场,明明知道人家已经走过的弯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还有必要去绕路吗,自然是选择最正确的方向借鉴,然后加入自己的特点跟擅长去成就新东西。

  所以说到这点,某宝网就是比易佰更接地气,企鹅也是把原本的ICQ打得落花流水,某度……嗯,还是换个话题吧。

  赵德柱也是这样啊,他本能的选择在某宝网基础上提炼,融合某东、拼夕夕的特点,还加入这样那样的一堆伎俩,又借助企鹅的引流,才能爆发。

  这个年代其实整个国内就是这种“瞪谁谁怀孕”的跟随临摹套路。

  跟最没技术含量的简单照抄,还是有区别的。

  赵德柱鄙视的并不是抄,他还没那么高深,甚至都不懂什么叫融合,他只是以一个十多年以后国人心态,下意识的就反感。

  当然也是因为对陈晓龙不喜欢。

  他反感的是这种心态:“你呀,你们这些老一套就是骨子里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中国,明白吗?凭什么分析就要从花旗国开始找根源,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有点骨气好不好,我们是中国人!做东西是给中国人用的,他们那套不适合我们,甚至就在不远的将来,是我们的条件更胜他们!我们能做到的他们做不到,你懂吗?”

  2004年啊。

  谁能想到身边的祖国,正在爆发式的日新月异。

  好像天天看着的只有那些路上开膛破肚的乱七八糟市政工程,柴米油盐的鸡毛蒜皮。

  可实际上每个人都好像是这条十几亿人的巨龙身上指甲盖那么大点鳞片。

  有幸能够在龙头附近看到前方的,绝对是极少数。

  赵德柱理所当然的态度,在2004年,真是凤毛麟角的人会相信。

  那时候社会上争论的是过十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