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2 章(1 / 1)

我只想自力更生 中秋月明 2000 汉字|56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南华学院出具的新闻通稿。

  首先,HK电商平台联合国际地产投资公司,把HK电子商务中心“转租”给南华学院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基地!

  接着电商平台又将租用九十年期的元朗工业园区的物流中心,开放给南华学院作为物流专业实习基地。

  最后把用五十亿港币买来的银湖商业中心,整体注入到南华学院的资产中。

  一片商业中心,外加几栋出租公寓楼的庞大体量,让南华学院轻而易举的跻身HK高校资产前列。

  扩大资产的目的,是直接搞定校舍规模,接下来扩大招生数量。

  经过一年的磨合,更主要是经过了电商平台全面加速扩张,目前更是拥有了永盛银行、国际地产投资集团、水果传媒等一系列的实业支撑。

  今年号称要扩招学生到一万人!

  七百万人口的城市而已,一年只有三万多应届高中毕业生。

  去年还号称争取三年内达到招生五千人的规模,就已经让人觉得这是巨无霸了。

  连昨晚赵德柱提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曼琳他们都被吓住,有这个必要吗?

  能招到足够多的学生吗?

  赵德柱却手一挥,必须上规模。

  只有他内心才知道,迫在眉睫了。

  作为一个粤东人,一个上一世经常来HK买买买的游客。

  HK是怎么闹腾起来的?

  好像就是从老李开始外撤那两年,忽然就慌乱起来,之前的优越感被击破肥皂泡,连超人都在抛弃HK。

  原本压得喘不过气,看不到希望的年轻人一下就崩了。

  或者说在各种力量的煽动推动下,火势猛然剧烈。

  赵德柱要釜底抽薪,给年轻人活路。

  原因他不需要给任何人解释,总裁霸气照着做就是。

  应届生不够那就放开年龄限制,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都能获得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格。

  除了猛烈扩大就学,当然还要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全港需要超过八千名快递和外卖人员,未来这个岗位一定会要求必须获得过职业培训资格才能上岗。

  电商专业需要陆续培养超过四千名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表演、经纪、动画等专业也有数千人规模,外加生产管理,都是需要跟内地大量流动起来的职业。

  永盛银行、国际地产投资集团也开出全新的产业教育班,跟互联网时代挂钩的新职业。

  过去一年已经有不低于五百名南华学院高职生到内地实习就业,其中更有数十人因为英语口语较好,获得前往南丽跟花旗的实习机会。

  赵德柱要求SHEbuy尽量招收HK本地青年作为员工,未来更将会提供超过三千个工作岗位。

  最后才是新成立的网络媒体专业,将会为网红、自媒体等等专业做出大量职业培训。

  换句话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标准,掌握在南华学院的手中,全港新闻媒体从业者想跟上整个互联网玩法,那就得来南华学院学习。

  新闻通稿上面说得非常清楚,光是目前能够提供的本港工作岗位,就会超过万人,更不用说前往内地、日韩和欧美的工作机会。

  但再多的工作岗位,肯定也有趋于饱和的那天。

  早来早受益,来晚了估计连汤都喝不上。

  南华学院更是适时推出几名去年的优秀学生代表,其实就是实习补贴拿了好几万的那种。

  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当年赵德柱在西南学院,刚刚开始地推工作的时候。

  不也是通过收入过万来推动学生积极性。

  把散漫无聊的高职生彻底推进奋斗逼的热血行列。

  这一回在HK,标准价码提高就是了。

  电商平台那边也推出一系列全新广告。

  快递、外卖员中的高薪小能手,物流电商系统的经理,更主要是通过HK电商平台,开始在内地和国际贸易之间做出业绩的电商业主成为主角。

  这一系列的榜样,和以前HK鼓吹的演艺明星、股市经理、地产经纪画风完全不同。

  水果传媒自然更是利用产业优势,强调宣传全新媒体从业者,廷锋亲自上阵宣传影视动画产业转型,以前港片基础在目前这个时代要朝着完全不一样的服务领域发展。

  HK拥有非常强大的影视产业从业人员基础,但是在港片全面下滑的时代,利用经验转型成为专业指导团队,才是最可行的方向。

  他心气儿还是高,本来在内地的影视圈关系又多,宣布跟德喜影业全面合作,推出以TVB演员、服化道灯光各部分专业团队为主的外包公司。

  也就是说用港片的人马班底,到大陆去开拓业务赚钱。

  这实际上也是前几年他到内地拍电视剧捞金时候最常见的模式。

  但那会儿远没达到现在他提倡的规模化,毕竟那时候港片的生存危机还没现在这么危急。

  真是一呼即应该的立刻在叻哥这等艺人协会主席的遥相呼应下张罗起来。

  不得不说之前曼琳已经运转了半年多的TVB老戏骨,到内地登台主持红白喜事。

  简单粗暴的带动了一大波口碑。

  连那些前几年到内地下过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有点咂摸出来内地变化太大了。

  放下身段去适应这种变化,哪怕是骨子里的傲慢还在,也起码会明白未来在内地。

  演艺圈的举动,当然又会成为民众八卦的重点。

  似乎也成为了风向标。

  那么多老戏骨、演员都开始前往内地打工赚钱。

  高职学院提供给普通人的渠道就更清晰了。

  去年报名挤得水泄不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星,跟着廷锋哥的脚步。

  今年就是家长和年轻人们都看到了未来。

  那叫一个踊跃热闹!

  而且随着赵德柱回内地,一系列好消息传来,南丽朴家的化工、电子产业职业技术学院,Sansun手机高职学院都相继在平京和中原成立,和汉城的SansunBuy南丽电子商务学院一起跟南华学院签署了交换生协议,相互之间提供五十到一百名学生交流机会。

  学生数量不是重点,而是逼格,日韩著名品牌的高职学院交换生,让职业教育也显得没那么LOW。

  未来据说还要开展北美呀嘛迅的电子商务学院交流计划。

  那就更让慕洋的HK市民趋之若鹜了。

  赵德柱不会抨击这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或者心态,而是踏踏实实的推出一系列事务来顺应改变。

  又避开了HK豪门们最警惕忌惮的地产行业。

  也许只有老李才明白他在做什么。

  但资本家的眼里,哪里还在乎这些呢。

  他们只关心舆论会不会导致自己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