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还要跟薛仁贵这样的高手过招较量,想不进步都难。
当李浩跟朱瑞环提出要撮合他和史晓云的时候,朱瑞环开心坏了,他眼光可是很高的,在他看来,侯府之中除了李浩的几个女人之外,就数史晓云能入他法眼了。
好了,落花有意,流水也有情,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接下来,李浩又帮忙撮合林定坤和金珠儿。
金珠儿见过林定坤,品貌方面都没得挑,所以她含羞点头答应,李浩开心拍手,这下就有三桩喜事了,李浩最后决定,三桩喜事一起办,日子就定在三天后。
这三天,整个侯府忙疯了,不过每个人都忙得很开心。
三天后,侯府到处张灯结彩,似乎从未这么热闹过,杜洪派人在侯府外的平岗上搭起一大片雨棚,在雨棚下面,摆了七八十桌流水席,邀请上河村所有村民来吃酒,鸡鸭鱼肉应有尽有,酒水都是仙人酿,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逼格的酒席了,上河村数百村民全都拖家带口来吃,可热闹了。
巧的很,今天李治来了,户部的官员也来了,李治是来向李浩报喜的,因为他已经领到自己的王府了,正在修整,过不了多久就能搬进去了,而户部则是来给李浩送房契的,因为李世民赐了一套长安府邸给李浩,李浩一直没去户部领,他们只能送来了。
于是户部的官员和李治就被李浩留下吃酒,不过他们属于贵客,自然不能在院外吃流水席,院子里还有更高档次的酒席呢。
李浩顺便请李治做证婚人,为三对新人证婚,李治虽然只是个小屁孩,但他身份尊贵啊,晋王耶,而且还是未来的皇帝,有他证婚,倍觉有面儿,李治欣然答应,给三对新人证婚。
愉快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恐怕是蓝田县侯府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了,比李浩当初结婚的时候还要热闹几分,虽然李浩并未给朝中任何大臣发喜帖,但满长安都知道李浩家大办喜事,最奇特的是居然不是李浩自己办喜事儿,而是给他家的护院办喜事,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然而朝中众臣也没空理李浩的这点事情,因为现在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万马齐喑,因为李世民正在清理博陵崔氏的余党,朝中所有博陵崔氏的人全部被革职拿入刑部大牢不说,那些跟博陵崔氏交往过密的,或者跟崔氏有过来往的,也一律停职,由大理寺介入调查,不查清楚别想复职,一旦查出什么来,对不起,刑部牢间很多。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那些人本来屁股就不干净,李世民想弄他们,实在太容易了,朝堂之上经历了一番清洗,瞬间就有将近三十个职位出缺,于是乎就有一批新的官员上任或者升职了。
李浩虽然足不出户,但对朝中的消息却是了如指掌,而且他还得到一个重要消息,李世民杀人杀得太多,倭国使者看得心惊胆寒,正好他们在大唐学习大唐文化也学得差不多了,已经奏请李世民,准备回国。
李浩赶紧通知神棍刘,祸害倭国的计划准备启动,神棍刘对于卜卦易理本来就有一些根基,这些年跟着裴渺加以研习,果然小有所成,而且还跟裴渺学了一些天象知识,提前预测风雨已经不在话下。
半夜时分,李浩悄悄送神棍刘出侯府,有史以来第一次,李浩对神棍刘的态度非常好,居然朝他拱手行礼,肃穆无比道:“老刘,此次你远赴倭岛,责任重大,而且十分危险,委屈你了。”
神棍刘还是第一次见李浩如此严肃地跟自己说话,而且如此客气,不禁也挺直了身板,道:“侯爷放心,小人前半生坑蒙拐骗,作孽太多,这下半辈子,定要为大唐做些事情,好好积德,您交代的事情,刘某粉身碎骨也不敢忘。”
李浩从怀中取出一只拳头大的锦囊,随手从地上抓起一撮土,装入锦囊中,递给神棍刘,道:“此次远赴他乡,孤悬海外,你定然思乡心切,这里面装着大唐的泥土,代表着大唐的土地,你若是思乡了,可取出来看看,以解思乡之情。”
神棍刘双手接过锦囊,神色庄严而肃穆,仿佛接过来的是无价之宝一般。
李浩接着道:“别小看这一袋泥土,你若是到了倭国水土不服,可以在喝水的时候拈一点点土放在水里,可以缓解水土不服的症状,常言说得好,宁饮家乡一嘬土,不慕他乡万两金,希望你能做到这一点。”
神棍刘长身一拜,沉声道:“侯爷放心,小人一定谨记您的话,宁饮家乡一嘬土,不慕他乡万两金,另外,小人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第一卷:混迹大唐 359章:李浩得子
李浩闻言摊手道:“你有何请求,但说无妨,只要本侯力所能及而且又不违背侠义之道,本侯都会答应你。”
神棍刘缓缓道:“此次前去倭国,前途未卜,有道是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定就回不来了,小人若是殒命倭国,希望侯爷能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派人将小人的尸骸给带回来,葬在河北五方观前的一株大柳树下,这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李浩闻言心头一沉,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道:“好,本侯答应你,不过本侯可不希望你死,你若是死了,谁替本侯办事,这样吧,本侯挑两个护院随你一起前去,对外宣称是你徒弟,顺便保护你周全。”
他说着转头扫了一眼身后的几个特种兵,最后点名道:“王石,王磊,你们兄弟二人护送刘先生去倭国吧,一定要听刘先生的话,知道吗?”
“是!”王石和王磊闻言低声领命,不是他们不情愿,而是现在是夜间,不能高声说话,以免引起别人注意。
神棍刘闻言再次感激地朝李浩一拜,然后带着两个特种兵毅然上马,离开了上河村。
送走了神棍刘,李浩的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静,在他的所有计划中,对付倭国的计划是最让他激动的,这跟历史有关,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激动的。
从第二天起,李浩开始画图纸,这次画的是学校建筑工程图,为了这个学校的图纸,李浩可是煞费苦心,采用了现代和唐朝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这样容易让人接受,而且,设施必须完善,他要带来的不仅是未来世界的学识,还有未来世界的学习理念,素质教育,劳逸结合,所以体育项目将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未来世界的教学理念也有许多糟粕,他必须剔除,比如应试教育,比如全面发展。
李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