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七章 渔洋关布兵(1 / 1)

抗日小山传奇 老哲 1 万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一六七章 渔洋关布兵

最快更新抗日小山传奇最新章节!

霍小山把特务连的人留下来那自然是有用的。

当粪球子派人把绳子送过来的时候,霍小山伸手一指道路四圈的山峰道:“一个上面放两个人,沈冲、铁锁、铜锁跟我上去把绳子送上去。”

吴其威和许文祥惊讶地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他要上哪?

是要把他的人放到那些更高梯子够不到的山洞去吗?

那个能爬上去吗?

不对啊,他刚才指的是山峰,他是要把绳子送到山峰上去吗?

山壁上的洞最高的都有三四十米了,那山峰倒也不太高,但七八十米或者一百米总是有的,他们疯了吗要爬到那顶上去?!

估计是我们看错了,他们是不想和我们的人在一起想把自己的人放到上面的山洞去吧。

可特务连的人哪管这两个第六战区的人在想什么,已是撸胳膊挽袖子,带着绳子走到了自己相中的位置开始攀岩了!

许文祥刚想说点什么,却是被吴其威阻止了。

吴其威也不知道霍小山他们究竟要如何,但却知道眼前的这支队伍肯定是和自己通常所见部队不一样了,那就且当看客吧。

此时当看客的又岂止是他们两个,那些已经进入到山壁较矮处山洞中的国军士兵也都在那看着呢。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第六战区官兵议论纷纷之中几百米外的枪炮声不断里,霍小山带着特务连的人已经是开始徒手攀岩了。

霍小山多次对部队进行集训,他对特务连的训练却是最严格的,而这徒手攀岩就是其中一项。

但由于徒手攀岩的难度确实很大,霍小山也只是挑了老兵中身手最好的人专门训练了。

他训练出这些人来为的就是在战斗之中碰到所谓“绝壁”的情况下,让人能爬上去。

这种攀岩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身体上的肌肉群要有力还要匀称。

对上肢力量的要求就不说了,就是腰腹大腿乃至手指脚趾都要求有远高于常人的力量。

而此时众人就见霍小山他们用指尖抠住岩壁的裂缝、凸出的棱角、足够结实的小树或者灌木,脚尖踩着那同样的凹陷或凸出之处便硬生生的向那山上爬去

眼看那四个人越爬越高,别说第六战区的人就是后加入直属团的贺正勇于光良方大海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个!

他们现在才明白为什么直属团的老兵这么听霍小山的话了,一个个的一提到霍小山的时候那种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谁见过这样的团长?

整个中国战区除了霍小山这么一位已非常理可看的团长外,还能找出一个这样的军官吗?

就是放大到现在全世界的反法西斯联盟谁见过团级指挥官亲自爬绝壁的吗?

“都别闲着,能爬的再上那些没人的洞里头去,把绳子带上去!”小石头说话了。

这种训练小石头自然也是必选之人,他明白看不看也是这么一回事,这种攀岩就和打仗一样,那是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事,成了也就成了,真不成了那也是没办法。

要是没有这样的勇气那么就不要在直属团当兵!

于是,特务连的老兵们又动了起来,开始检查绳索。

绳索不够长就让士兵把绑腿解下来连在一起,又一拨攀岩的人就又开始了。

而此时霍小山他们四个已经爬上去四十多米了。

一时之间,四围的岩壁上已是如同壁虎一般爬上去了二十多人。

第九战区的官兵已是看得瞠目结舌了。

良久,他们才回过味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那山壁上石洞之中的官兵不知道直属团的底细,自然要相互叨咕着在哪冒出这样一支援军来,他们是天兵神将吗?

而第六战区人里唯一知道直属团底细的也就是吴其威。

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这支老虎仔将军的直属团敢四处追逐主战场而战,他们确实有着别的部队所没有的本事!

他现在也明白了,让这样一支部队打阵地战那真是浪费了。

这样的一个士兵如果不打阵地战可能会打死十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日军,可是如果让他打阵地战却也同样挨不住日军的一发炮弹!

可吴其威也只能这样想,他自然不会和许文祥去探讨这些事情,尽管他们是一个战区的,他一个团长却犯不上与一个连长去探讨什么。

当然,他和别人一样,此时他不想也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扰了这些正在攀岩的人,这万一要是自己说话声大了,把人家惊着了掉下来那可咋整?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他们真的没有见到这样玩命爬岩壁的人。

其实,直属团的老兵当然也知道这是玩命的事,但是他们更知道,别看这里易守难攻,但如果不把自己藏身的位置放高,那么留在这里的一个连肯定也逃不了玉石俱焚的命运。

他们从来不曾小看日军,日军那强大的重火力那悍不畏死的精神也绝对是有的。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就是这个道理,而自己这些人能爬上去把自己的弟兄藏得更高一些,那么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远处中日双方做战的声音好象又近了一些,终于爬到了峰顶的霍小山向战斗的方向扫一了眼后,这才把自己斜挎在身上的成捆的细绳抛了下去。

这种攀岩他不可能背着粗绳上来,一捆上百米的粗绳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而且是好大的一捆,背着那个他就不用攀岩了。

直属团下面的人在接到霍小山抛下的细绳后忙把粗绳和细绳系在了一起。

霍小山将粗绳扯上来之后把绳子盘绕系在峰顶那生根的岩石上自己才拽着粗绳从峰顶上爬了下来。

此时的他不管吴其威和许文祥看自己就象看稀有动物一般的眼神开始分派作战物资。

“那个峰顶黎亮上去,你看住来路的入口,峰顶我看了,还不错有藏身的地方。

其余三面都派枪法准的冷枪手上去。

把缴获的毯子都送上去,按洞的大小放人,多备水食物和弹药,按一个月的量备!

对了,山顶再放两具掷弹筒!”

霍小山说完这翻话后,就又问粪球子道:“这里你放哪个连?”

“头儿,放肖伟的吧。”粪球子回答道。

“好,肖伟你跟我到那边去我给你布置下战斗方案!”霍小山招呼肖伟就走。

别说他原直属营的老兵了,就是现在直属团一千多人,霍小山已经记住快一千人了,他的记忆力就是这样好使!

正文卷 一一六八章 雨中增援

最快更新抗日小山传奇最新章节!

“看来跟着霍团长打鬼子准没错,老天爷都照应咱们!”于光良笑道。

一听贺正勇这么说,和他在一起的官兵们都笑了起来。

可不是老天爷照应咋的,就在霍小山他们刚从那山顶上下来没有多久,原本阴沉的天空就下起雨来了。

而且那雨势甚急,豆大的雨点砸在露在外面的肌肤上都有生疼的感觉。

不过虽然有雨,但有了霍小山他们这些攀爬高手在雨前拴好了的绳子,肖伟连的人才能把把人和各种物资送了上去。

否则手里要是没有抓的,那湿漉漉的岩石就是霍小山也不敢往上爬的。

而此时,特务连的人正在一处石洞中躲雨呢。

肖伟连布置了下去,自然就要接着前行。

直属团的人在风雨中行走了一段时间后,只是下了雨后山道更是难行,领路的吴其威认为日军是一时半会儿也攻不过来便干脆让直属团找地避雨了。

此时特务连的人找到一处山洞便全挤到一起避雨了。

“不过黎亮遭罪了,就得一个人在上面撑雨布了。”小石头看着洞口那密集的雨帘叹道。

“那都是次要的,上山容易下山难,肖伟这个连是上山难下山只怕更难啊!”于光良叹道。

众人沉默。

这种地势是易守难攻的不假,但就是他们特务连所有人谁又敢说日军一定打不下来?

而日军把这里打下来之后,那不用说上面这个连肯定就全扔在这里了。

可就算日军没把这里打下来,或者从别的地方突破了把这个地方围起来的话,那么他们上面的人就是坚持到了最后没在作战中阵亡只怕也下不来了。

正因为这个道理,霍小山才命令给自己在山上的山洞里的人备了足足有一个月的口粮。

只是这水就没法解决了,直属团没有那么多的容器,送上去的水终究有限,如果真有人坚持下来倒是需要盼着老天爷下雨了。

“不知道小山子给肖伟布置了什么样的作战方案?”沈冲若有所思的道。

沈冲这句话引起了特务连精锐们的思考,他们互相看了看,却全都选择了闭嘴,至于每个人心里怎么想的那就只有自己本人知道了。

他们闭嘴,是因为霍小山究竟怎么安排的,他们可以猜却没法说。

在他们对霍小山的了解来看,霍小山当然提倡打鬼子不怕死,但霍小山也不会让自己的兄弟轻易就死!

“沈头,特务连有任务了!”小石锁急匆匆的顶雨跑了过来。

小石锁这么一说,特务连的精锐们忙全都抓起武器站了起来跟扭头就跑的小石锁跑到了那雨雾之中。

“什么任务知道吗?”沈冲边跑边问。

“说是去接应一支友军。”小石锁连跑边答。

一分钟之后,特务连的人便与霍小山会合在一起了,而这时他们才发现霍小山身边已是聚集了一帮人了。

那些人也是真属团的,却是郑由俭带着所有的掷弹兵,甚至还搬出来了两门迫击炮。

“前面带路,跑步前进!”霍小山看特务连到了便对一名明显不是直属团的士兵说道。

于是,众人又跟着霍小山往前跑。

此时他们走的这条路并不是刚才的来路,刚才的来路别看难行可也叫官道呢,而现这条路也只能算是小路。

所以小路就更是难行,又恰逢下雨就又变得份外湿滑,直属团的人也只能成两列纵队前进。

郑由俭跑着跑着还摔了一跤,倒是没受伤却也蹭了一脸泥,他也顾不得了,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接着往前跑。

“前面有条横溪河,下了这么大雨,山洪瀑发了,六战区有一个营撤不回来了!”霍小山边跑已是边对追上他的沈冲说明情况了。

“路好的时候快点跑,路不好时慢点,那两门炮不能跑慢了但也别把炮摔沟里去!”沈冲回头喊道。

他们缴获的日军的70mm迫击炮有近一百斤重,后面的士兵更是需要不停地换人扛的。

“过了前面那道山梁再爬过那个坡就能看到横溪河了!”那个士兵喊道。

他是当地驻军设在横溪河这岸的观察哨,他眼见雨下得很急横溪河水已是暴涨便知道要发山洪了。

可这个时候他却在那轰隆隆的水声中听到对岸传来密集的枪声,他自然是知道那里是有一个营防守的便猜应当是那个营顶不住日军的进攻撤回来了。

可是这横溪水是从山上往下流的那山洪一旦形成的话,那对面的国军可就撤不回来了。

他不可能不关心这件事,因为他是本地人,他的亲弟弟可是在那个营呢!

于是,他就急忙忙回来搬救兵了。

而直属团成为了预备队的事吴其威已是通知了当地驻军,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霍小山的头上。

霍小山此时看到这道山梁还算平坦就大声喊道:“快点,跑起来!”

喊完他已如同离弦之箭般地蹿了出去,随后沈冲、小石头、于光良、小石锁、铁锁等一干特务连精锐也跟着冲了出去。

反而那个跑过来报信的士兵虽然尽力奔跑却还是不断被全副武装的特务连士兵超越了过去。

这名士兵自然是头一回见直属团的人,他也搞不清楚从哪里冒出来这样一支这么能跑的部队。

可是,见人家跑得这么快,那定是真心去救人的,他的心中便又多出了一分希望来。

霍小山在风雨中奔跑着,还没有到那个山坡他便听到水声。

那水声是如此之急,不用问肯定是山洪暴发了,按那个报信的士兵的描述,此时前方已经在雨中战斗得正酣了。

可是霍小山在那轰隆隆的水声中竟然无法听到枪响,可见水势之急水声之大。

霍小山自然毫无疑问地冲在了最前面,只是当他跑下山梁再跑上前面的山坡才一露头就缩了回来直接卧倒在棱线之上偷眼向坡下望去。

紧跟着霍小山的那些人在雨中一见霍小山卧倒自然依次扑倒在了霍小山的身边。

而这时霍小山已是转过身来急打手势了。

“掷弹筒架起来!”跑在后面的郑由俭一看霍小山的手势忙喊道。

只是那轰隆隆的山洪之声都能掩住枪声他说话别人又如何能听得清。

好在直属团的掷弹兵全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没听到郑由俭的喊声可是一见团长在前面打手势便明白了过来。

射击手们单膝跪地将那掷弹筒的尾部往地上一坐便将掷弹筒扶好了,而旁边的弹药手便开始从弹袋之中掏掷弹了。

郑由俭这回却没有再管掷弹兵自己也没有操炮,而是马上回头打手势阻止着最后面扛着迫击炮的炮兵再往前来,反而让他们向后退去。

迫击炮毕竟是炮,让射距打一千米的跑去打几百米内的目标那也是办不到的。

正文卷 一一六九章 隔河激战

最快更新抗日小山传奇最新章节!

世界上的河有大河有小河。

小河挽着裤腿就能趟过去那叫浪漫,大河就要用船叫摆渡。

横溪河在不发水的时候就是那样一条小河,可是当它遇到山洪暴发是就变成了条可怕的大河!

只因为这段横溪河就在山间。

于是,直属团官兵就看到了这样一条由鄂西山势的落差、连续的暴雨造就出来的大河。

河水湍急的从山峦的高处奔下,在山石上撞出万千飞花大有直接冲破地形束缚的气势。

此时,特务连的人看到就在河的对岸,三百多名国军官兵正架着步枪轻机枪在河边的乱石之中向东方拼命的射击着。

他们中间不断有人中枪趴在那石头上就再也没有抬起头来。

并且已经有掷弹在他们中间爆炸开来,在火力上中国军队与日军相比一般都是处于劣势的。

射击自然是来自于他们的对面。

而就在离他们一百多米的山岗后,也不断有射击硝烟升起,那是日军已经追上来了,并且日军明显比国军的人要多,火力也更强劲!

突然而至的暴雨突然暴发的山洪已是阻住了国军这个营的归路。

他们现在已经绝望了。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日军对射,直至他们全部战死或者在打光所有子弹后转身跳入那湍如急瀑般的横溪河。

于光良看到霍小山正回身用手势给后面的掷弹兵炮兵报射击诸元,忙伸手一扯小石锁。

就在小石锁看向他之际,于光良将自己右手五指收拢做成了爪状,然后又做出了一个投掷状。

小石锁瞬间就明白了过来,往后爬了几米后,站起身就急急往回跑去。

他自然明白了于光良的意思,那意思无疑就是去取勾索与绳子。

此时雨势并没有减小的意思,那么他们不能指望水位落回去,最现实的办法是取来勾索掷到对岸去让对岸的人抓着绳子从水中硬闯过来!

而这时,霍小山他们所带来的十具掷弹筒便已经开始抛射了。

原来他们耳熟能详的“通”与“咝”还有那爆炸的声音都已被山洪的声音压制住听不见了。

但当十颗掷弹在一百多米外日军所隐身的高岗后爆炸的时候,正在激战的双方自然都发现了中国军队来了援兵。

不用霍小山命令,特务连的人齐齐从棱线后露出头来向日军方向开始射击起来。

雨水模糊了视线,但直属团的火力在一瞬间还是给坡下横溪河对岸的国军官兵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一时之间,日军那面的火力明显被压制住了。

巨大山洪击石之声掩掉了所有声音,掷弹发射飞行之声根本就听不到,对面的日军根本就来不及做出任何本能的规避便被那毫无征兆从天而降的掷弹炸了个正着!

国军官兵趁此间隙纷纷回过头向坡上望来,眼中激情情流露,很多人哭了,但仍在下个不停地雨水马上就又把那泪水冲刷掉了。

霍小山见他们望过来了,忙停止了射击两只小臂做交叉状,随即自己上低头就趴下了。

对面的国军士兵大多数士兵没有领会霍小山的意图,但终究有聪明人,马上停止了射击,同样学着霍小山就把自己的头埋在了石头的后面。

其余人的人恍然大悟,这是援军告诉他们不要射击,一定要节省子弹!

他们只需要保护好自己别中弹,向日军开枪自有后来人!

已经抬起头来的霍小山眼见对岸官兵理解了自己的意图,就忙把头又缩了回去翻转身体支看那两门迫击炮的位置。

他一打眼看到那迫击炮还是近了,便又打出往后退的手势。

趴在迫击炮与霍小山中间的郑由俭正眼巴巴地盼着打一炮呢,却见霍小山打出了后退的手势后又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失望的郑由俭知道距离还是近了,回身给炮兵接着打手势再后退一些,自己则是忍不住爬起来往前面跑了。

他得看看到底是啥情况啊!

原来霍小山也想用迫击炮了的,可刚才于光良却又拉了下霍小山,比比划划地告诉霍小山自己已是让小石锁回去取勾索和绳子了。

于是,霍小山便决定先不用那迫击炮了,现在还不能让它打,这个是杀器,得留在关键时刻用!

郑由俭往前跑时霍小山又向掷弹兵连打手势了,示意他们分开!

同时,霍小山急推身边的于光良,却将左手食指呈扇面状左右急摆,然后向边上一指。

于光良诧异的看了一眼霍小山后便想明白是咋回事了,于是他收起盒子炮往后爬了一个身位后开始从后面去通知那些机枪手了。

所有机枪手瞬间便明白过来,日军的掷弹也该到了,他们这些机枪手需要转移阵地了。

一时之间直属团的机枪声便弱了下来,所有机枪手已是闪开了刚开射击的位置,甚至连步枪手与用盒子炮都往旁边避去。

霍小山做出的避让指示是如此及时,没一会儿,日军掷弹便将刚才机枪火力最集中的地方覆盖了。

而几乎同时,刚才他们发射掷弹的位置在雨水中竟然也被日军用掷弹炸了。

在这种特殊的战斗情形下,就显出掷弹筒的可怕了。

本就发现不了对方掷弹筒藏在了哪里,掷弹过来连个音儿都听不到,老兵和新兵也没啥区别了!

而这功夫跑到前面来的郑由俭已是躲在边上开始观察日军掷弹筒的位置了。

特务连的人哪有不会测距的,已是有好几个人同时向身后那些躲到一边又把掷弹筒扶起来的掷弹兵们报射击参数了。

但郑由俭却是伸手指连点了四具掷弹筒,报出了的射击参数。

那四个掷弹兵在测距观测上自然最信的就是郑由俭,他们马上领会了郑由俭的意图,郑由俭要他们以多打少,用四具掷弹筒集中打一个目标!

于是,四个发射手根据自己与郑由俭之间的角度相继微微调整了掷弹筒的指向。

须臾间,四枚掷弹便被塞入了掷弹筒就又射了出去。

至于他们这四弹齐发是否击中了日军掷弹筒他们也不知道了。

此时双方掷弹兵都是躲在了掩蔽物后在捉迷藏一般的射击了。

日军此时有了掷弹筒的掩护,火力增强已是反把直属团的火力压制住了。

可他们也只是压制住了一会儿,已经转移射击阵地的特务连机枪手们都齐齐看向了憨子。

憨子抱着机枪扫了一眼自己的这下机枪兵们,猛的一转身架枪探过棱线便又开始了射击。

而那些机枪手也只是比憨子慢了一线,瞬间特务连这头的火力大胜便又把日军诸多的火力点压制住了。

特务连的人马上感觉到溅到自己脸上的碎石屑少了许多,于是不再犹豫,起身出枪再次齐齐向日军射去!

而此时躲在河对岸乱石之后的那个营的官兵关心援军的情况,不少人都是在扭头看自己的援军如何与日军作战呢。

他们突然发现,现在自己这些人竟然变成旁观者了,身前身后敌我双方就在他们的头上互相射击,发射掷弹,甚至连日军也不管他们了!

正文卷 一一七0章要日军命的掷弹与救国军命的掷绳

最快更新抗日小山传奇最新章节!

就在这激烈的对战之中,雨不知不觉的停了。

第一个发现雨停了的是细伢子。

在雨中的战斗细伢子根本就没用自己习惯用的狙击步枪,尽管那支镜头上已经被他蒙系上了油布的步枪就放在自己的身边。

那块油布是他在山洞里避雨的时候就给狙击镜头蒙上的。

这种暴雨的天气里,平常瞄准射击起到优势的那个狙击镜头反而成了累赘。

雨水在镜头上产生的水雾会让射手很难瞄准。

所以他得知有了任务后,在赶来的途中,就朝莽汉要了盒子炮和一些子弹。

莽汉是有两把枪的,他平时战斗更喜欢用中正式。

但有时需要执行一些特殊任务他就只能用更好携带的盒子炮了。

霍小山对特务连总是优先配置的,象莽汉这样用一长一短两支枪的并不只他一个。

用惯了狙击步枪的细伢子改用盒子炮并不是很顺手,所以他在战斗之中就难免有点分神,他一直在盼着雨停。

当见雨停下来之后,他高兴的把盒子炮一扔就抓起了狙击步枪去了系在瞄准镜上的油布打响了自己作为一名狙击手的第一枪。

雨停了的时候,搬救兵拿绳子钩索的小石锁也赶了回来。

他自然是不会自己往回跑。

眼见日军那头人多势重友军被洪水隔在对岸情势危急,小石锁自作主张就把直属团其他掷弹兵都叫来了甚至把剩下的那两门迫击炮也调了出来外加一个排的兵力。

要叫更多的人来当然也有,但小石锁也是老兵了也有战斗经验了,他并没有那样做。

可供己方藏身的那个山岗也就那么大个地方,一个连也就是勉强能施展开火力,叫多了非但没用,还有可能徒增伤亡!

那一个排是他叫来往横溪河对岸甩钩锁的。

当霍小山看到小石锁不光自己回来又带来了援兵不由得心中一喜。

于是,他打势手指挥后到的士兵拿好钩索准备往坡下河岸处冲,又向后面的掷弹兵们指示了射击参数。

直属团掷弹筒之多,在时下的中国军队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而且这些掷弹筒都是缴获日军的。

不算特务连霍小山手下现在是有四个营十二个连的,虽然在桃花山一战之中损失了几百兵力,但霍小山并没有给部队缩编。

而他每一个连队的掷弹筒都在10具左右。

一时之间一百多具掷弹筒被掷弹兵们用手扶着斜指向了前方,显得蔚为壮观!

可同时霍小山也明白自己的人现在太密集了,如果日军的掷弹或者迫击炮弹飞过来,那己方的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他指示给掷弹兵们的射击参数那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域罢了,现在他要的是抓紧发射的是面打击而不是点打击。

霍小山先是一指着离自己最近的第一排掷弹兵报出的射击参数,然后伸双臂却是对所有的掷弹兵在空中划出了一个四方块来。

直属团的掷弹兵们无论在平时训练和战斗中也从没有象今天这样一百多人凑在一起放炮啊!

他们自然明白如果大家打的都是一个射击参数,一百来发掷弹就是都炸在了一个点上把那个地方象航空炸弹一样炸出一个深坑来,又能炸死多少鬼子呢?

所以他们一见霍小山的指示便明白了,这是面打击,这是要炮火覆盖!

于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的掷弹兵们用眼睛一瞄自己所处的位置便都将那掷弹筒向前的倾角按不同幅度下压了,前面的自然压得轻一些,后面的自然压得狠一些。

这个过程说起来繁琐但在训练有素的士兵做来并不慢那也只是眨巴眼的功夫罢了。

于是,就在霍小山举起来的手用力落下之际,就听“嗵嗵”的发射声在那一瞬间汇聚在了一起,终于他们有一样的武器的声音压过了那“轰隆隆”的洪水之声了!

要说这一射的效果如何,对岸日军火力的减弱就是明证。

趴在棱线后射击的所有直属团参战人员就见对岸日军隐身射击的那处区域里火光一片暴闪后便是硝烟陡起。

原本和直属团互争上风的日军火力已是为之一清,在接下来的十分钟之内日军竟然没有一枪打过来!

这回不待霍小山下命令,五名手中一手拿着钩索一手拿着盘成圈的绳子的士兵跳起来撒丫子就往坡下的河岸处跑。

霍小山跳起来,他自然也要下去,却是被跟在他身边的于光良一把拽了回来!

霍小山诧异地看向于光良,于光良却是直接就冲霍小山瞪眼了,口中大喊道:“你是团长不是冲锋的!”

霍小山虽然听不清于光良说的是什么,但他瞬间就明白了于光良是啥意思了。

因为于光良自打加入了直属团后就给霍小山提过意见了“你是团长!你要为一个团人的生命负责!你死了不是你自己的事!”

当时霍小山也表态了,他不得不承认于光良说的有道理。

霍小山到底是霍小山,他见于光良抓着自己不撒手并没有瞪眼而是从善如流直接就趴了下来。

而这功夫里,直属团的士兵已是借着从坡上冲下的惯性用力将手中的三爪钩子向对岸甩去!

甚至有一名士兵由于冲得过猛收脚慢了一下子就跌进了那湍急的洪水之中!

幸亏在他后面跟进的另外一名士兵及时一趴抓住了他的脚脖子才硬生生的把他从那洪水中薅了回来!

可是,暴涨的水面还是太宽了,就在已是站起的对岸众多官兵企盼的眼神之中就见那甩出去的五把钩索有四把都在离对岸约有三四米远的地方掉入到了河中。

只有一个钩子被甩到了距离对岸一米左右的地方,却是被对岸一名站在水边的国军士兵伸手抓住了,而那把钩子正是那名差点连自己都“掷”到了河中的士兵甩出去的。

霍小山此时已是顾不得看对岸国军官兵将那根唯一甩过去的绳子往岸上的石头上系了,他随即就跳了起来。

他这一跳又吓了身边的于光良一跳,他自然以为霍小山还是要往前冲呢于是也跟着跳了起来。

可霍小山却是直奔棱线后的小石锁去了,伸手一把就摘下了背在小石锁身上的那把飞翼弩。

于光良瞬间就明白霍小山的用意了,就在霍小山又要往下跑的时候他伸手抢过了霍小山手中的飞翼弩就向岸边冲去!

正文卷 一一七一章 最后的绝决

最快更新抗日小山传奇最新章节!

于光良跟霍小山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自然是知道飞翼弩是如何用的。

跑到岸边,打开飞翼弩飞快的就把那三支箭矢取了下来,而这功夫未能抛掷成功的士兵已是把钩索收了回来。

他们一见于光良拿着的飞翼弩便明白他的意图是什么了,拔出身上带的匕首就将钩索后面的绳子切断了然后就将那绳子往那箭矢的尾巴上系。

他们只系上的两根绳子的时候,那两把钩索却是已经不用系了。

因为同样弃枪跑下来的莽汉和憨子已是从别人手中各自接过了一把钩索。

两个人往后退了十来步后,加速一跑,到了河边时将脚用力在地上一顿,便将钩索甩掷了出去。

然后,所有人就见那系着绳子的钩索就象长了翅膀一般在空中划出两道美丽的仿佛承载着鲜活生命的弧线落向了对岸,随即就被对岸眼睛都盼蓝了的国军士兵抓到了手中。

直属团的两名大力士就是大力士,出手果真不同凡响!

而这时,于光良也用飞翼弩将那两支系着绳子的箭矢射到了对岸。

一时之间,五条绳子终于成功地搭成了五条生命通道。

对岸的官兵已是依次抓紧了绳子顶着那洪水的冲击用双手交替抓着绳子奋力向这岸渡来。

那洪水是如此之急,那洪水是如此之深,脚下不能生根能对抗洪水之力的唯有他们的双臂,他们的身体已是被洪水冲得在水面上飘荡了起来。

一名士兵想必是有一支胳膊在战斗受伤了,他的伤臂已无力承载那洪水冲击的磅礴之力。

于是,他在那洪水中大叫了一声手便松开了绳索,一瞬间他便被洪水席卷而下。

众人眼见偌大的人在那洪水中徒劳的挥舞着双手翻滚着就如同一片无助的落叶已是愈去愈远了。

水中那些被救援的国军官兵心中一寒却也只能徒唤奈何继续奋力与那洪水拼搏。

而此时坡地上的霍小山却已是又在指挥他们这些担当火力掩护的人员了。

震耳欲聋的洪水之声给指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好在直属团官兵一向配合默契。

霍小山已是命令刚才立下大功的掷弹兵们向两翼散开了,并且散开的间距很大。

要散开自然是全部散开,甚至特务连的人都被霍小山分散开了。

虽然他们现在取得了优势貌似将对岸的日军清空了,但是谁敢保证后面的日军会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给他们来个炮火覆盖呢。

这时,对岸的官兵终于相继成功地从那洪水滔天的横溪河中“游”了过来,拼命地向坡上跑来。

可是此时留在棱线后的机枪射手与细伢子这样的冷枪声却更紧张了,所有人都把紧紧盯住了对岸。

对岸看似无声无息,说不定就会过来一阵弹雨啊!

这时一名士兵已是拿着红色的信号旗趴在了棱线后,他是后面那四门迫击炮的观察哨。

郑由俭就趴在了这名观察哨旁边的十来米处。

郑由俭现在其实很紧张,他总觉得这次救援没有那么简单,他甚至都没有自己跑到后面去当炮手,他要亲自观察前方敌情的变化。

霍小山扫了一眼渡河的情况,眼看对岸的国军官兵已经过了一大半了,对岸也只有一百来人了。

他也同样紧张,他极少为自己紧张,却总是为他人紧张。

有六分钟了,对岸可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霍小山总感觉到心里的不安在上升,难道真的把对岸的鬼子都炸死了吗?

被掷弹覆盖区域外就没有别的日军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可为什么鬼子没有动静,甚至一枪都没有打过来?

霍小山心中蓦然一动,莫非鬼子也要算计自己?!

想到这里的霍小山直接转身分别冲着身后两名掷弹兵一点,做了一个射击的手势。

掷弹兵们看霍小山没报射击参数先是一楞,可随即好象明白了点什么,他们身边的弹药手就把掷弹塞进了弹筒。

霍小山急转身回头去望。

就在这一瞬间霍小山有了一种感觉。

他感觉己方射出去的两枚掷弹在炸响之后仿佛点燃了什么,因为他看到了就在其中一枚掷弹炸起的烟尘所处的那片区域里升起了淡淡的硝烟。

那硝烟是什么?

一枚掷弹是炸不出如此之多的硝烟的!

如此远的距离尚能看到硝烟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那里有成片的掷弹筒发射了掷弹!

而在陷约的“嗵嗵”的发射声里霍小山就看到横亘着那四条救命绳索的渡河之处便爆起了无数的滔天的浪花,那正在渡河的国军官兵连同那四根绳子在一瞬间都消失在了那滔天的浪花之中!

完了!霍小山直接一闭眼睛,日军的援兵到了啊!

日军没有开枪并不是他们没到,也许他们刚到,他们却同样是把几十具掷弹筒聚集在一起发射了掷弹。

这些掷弹直接掀翻了正在河中奋力挣扎的国军官兵,也同样断送了对岸还没有过河的百十来名国军官兵过河的希望。

只因为,直属团已经没有绳子可用了!

他们把一些绳子留给了守在山壁石洞里的肖伟那个连,刚才这四根绳子已经是直属团最后的库存了。

可是,当那被炸得四溅的水花落下之际,霍小山发现损失的又岂止是渡河的官兵?

刚才溅起的水雾挡住了后面的河岸,那里也遭到炮击了啊,一百多名官兵此时已是被炸得血肉横飞了!

“迫击炮!!”霍小山转身冲那个观察哨高喊道。

那名观察哨听不到霍小山的喊声却也同样注意到了日军掷弹发射的地点。

于是他转身坐起,将手中的两面红旗挥舞起来。

可这时霍小山就看到这名士兵身体一顿就躺了下去,未闻枪声但他却已经中弹了!

霍小山方待欲动,郑由俭却已经爬了过去,也顾不得那名士兵了,直接就拾起了那两面信号旗。

而这时霍小山又看到就在郑由俭身后的一块石头上溅起了石屑,又一发子弹从郑由俭的头上飞了过去。

鬼子有狙击手,且所处位置是高点!

霍小山在这一瞬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只因他们是趴在棱线后面的,郑由俭还是爬着的,日军却能将子弹贴着郑由俭的头皮打了过去,只能说明那名日军的狙击手的位置很高。

霍小山急端盒子炮向对岸偏上的地方瞄去,然后他恰恰看到一块巨石后隐约有个人趴了下去。

霍小山向左转头,他看到了细伢子狙击枪口那犹未散尽的硝烟,对方的狙击手在打第二枪的时候被细伢子发现了位置随后就被细伢子干掉了。

头顶有石屑飞溅,从后面上来的日军开始射击了。

已经强渡过横溪河的最后几名国军士兵到底来不及冲过棱线了,他们中枪就扑倒在了负责掩护的特务连士兵的面前。

“小二,小二!”起初给霍小山他们送信的那名国军的观察哨发疯似的冲了上去。

只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弟弟。

他的弟弟成功地渡过了横溪河,却终是在看到自己亲哥最后一眼的情况下倒在了日军的枪下。

而这时,战斗又起变化。

对岸射过来的几枚掷弹在霍小山他们藏身的坡上炸响,但就没有然后了,因为郑由俭已是挥完了手中的信号旗。

四颗迫击炮弹在对岸刚才那片硝烟升起的区域炸出了又一片烟尘,也就是一秒钟后四发炮弹再次在那里炸响,日军的掷弹便鲜有发射过来的了。

可战斗到此时却并没有结束。

只因为在对岸被日军的掷弹炸得的那一片尸体枕藉之中,又站起来十多来名中国士兵!

他们留恋的回头看了一眼平常近在咫尺而今却远在天涯的对岸,然后神情绝决的向日军端起了手中的步枪。

几排歪把子机枪的子弹从远方扫来,然后那十几名中国士兵就倒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

正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