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太史慈才指令着弓箭手、弩箭手停止放箭,准备和剩余的刀盾手一起入城接收这座城池。
而爬上城墙的神箭营刀盾手也很快杀向了城门这边,主动为外面的太史慈打开了城门,这一下神箭营的官兵就彻底涌入了宜城之内。
如此刘表迎战朱卫的第一道防线宜城,就这样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便被朱卫大军攻下了。
可惜刘表还是在一千亲卫部曲的护卫下,驾驭战马逃回了襄阳城,继而便开始在襄阳城加紧了防御,这次刘表应该是吸取了宜城这边的经验,估计是不敢轻易出城和朱卫大军玩偷袭战了。
而朱卫大军攻下宜城之后,倒是先行安抚了宜城的百姓,表示不会追究之前被刘表征募的青壮民夫,可以让他们都各自归家安然生活。
不过,对于所有私下蓄养私兵的大小家族,却又强令他们交出私兵,由朱卫这边统一管制,日后决不允许在县城之内还能保留十人以上的私兵。
朱卫趁着大胜的气势,严格控制了县城中未来可能出现的私人武装势力,如此便可以让朱卫更安全的管控治下的各处县城。
至于这些士族、豪强之家藏在地方乡村和私人坞堡内的私兵,朱卫暂时也就没办法多管了,毕竟这也是一种惯例了,不是一下子就能禁绝的事情。
攻下宜城之后,朱卫便将宜城作为他的一处后勤大本营,反正宜城距离襄阳城之间也有汉水连通,需要什么东西可以直接从水路运送过来。
朱卫在宜城留下了五千辅兵和工匠营,以及此前战斗中一些受伤的兵卒,也留在了这边养伤,最后留下了神箭营的陈应和五千神箭营兵卒守护宜城的安全。
在宜城修整了一日之后,朱卫大军便又往襄阳城方向前进,很快大军通过汉水来到了襄阳城的外围区域,最终在襄阳城东南部的汉水北岸鹿门山附近,再次扎下了一座水陆大营,作为攻打襄阳城的前沿基地。
前面也已经说过,襄阳城是荆北的大城,环绕襄阳的夯土城墙足有七、八层楼的高度,宽度也在五十多步左右,足以让刘表守军在城墙上随便安置部队,来防御进攻襄阳城的外敌。
而在襄阳城外的护城河紧贴着城墙,河水足有百多步宽,直接和汉水相通,同样也要比普通的护城河更要宽大几分。
要通过护城河进入襄阳,唯有通过几处构架在护城河上的桥梁才行,可现在这些桥梁肯定也被刘表控制着,随时可以将之拆除,以增加朱卫攻城的难度。
这样想要攻打襄阳城,可不是和之前攻打其他普通城池般的简单容易了,朱卫必须做好一番苦战的准备……
正文 383、攻打襄阳的谋划(1)
襄阳城起源最迟在春秋初期,即已存在的北津戍,是楚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军事渡口。
春秋战国期间楚国北进、东扩、西拓时,襄阳城旧地便是楚军尤其是楚王师出入的聚散地,是一处有相当基础设施和舟楫粮秣之备的军事要塞,此后才逐步发展成为有相当规模和戍卒守卫的城邑。
两汉之时,襄阳旧地开始设县,于是最初还被称为北津戍的汉水渡口军镇便成为一处县治之所,渐渐又因为当地汉水变道形成了襄水河,这位于襄水阳岸的北津戍,就被称为襄阳县了。
而后刘表入主荆州之后,又开始重新修筑襄阳县城,最终将襄阳城变成了荆州的州治所在,也让襄阳城变成了荆州一处历史名城,也是扼守北方通往江南的军事要城。
自古便有铁打的襄阳城之说,虽然现如今襄阳城在刘表的督造下刚刚重新修筑了一番,可也已经呈现出了军事要城的底蕴。
襄阳城的易守难攻也不仅仅只是前面所说的城池自身规模问题,事实上襄阳城周边外围的地貌地形,也为襄阳城提供了很多天然屏障。
襄阳城的北面和汉水对岸的樊城通过水门互相连同,又互为犄角守护,除非是先攻下樊城,否则这边不适合成为攻打襄阳城的主战场。
即便是朱卫这边拥有用黑火药爆破竹筒炸开水门的方法,可朱卫运兵的江船到了这边,就会陷入襄阳、樊城所驻军队在汉水上的两面夹击,只怕很难靠近到襄阳城的北边水门区域。
而在襄阳城的东侧有汉水环绕守护,汉水和襄阳城之间主要是泥沙冲积而成的滩涂地带,地面湿软,兵卒行走困难,大型的攻城器械更是很难在这样的稀软地面上运送,所以这边同样不适合作为战场来使用。
如果没有攻城的器械,想要攻打襄阳城的难度更是会难上加难。
最后襄阳城的南面,则被一座连接荆山山脉的岘山守护着,想要攻打襄阳城就只能绕过岘山,走岘山西侧或东侧的古道,才能来到襄阳城的近前。
可以说,这座岘山便像是襄阳城南面的天然屏障,再次为襄阳城提供了一处天然保护。
自古以来外敌想要攻打襄阳城,只能是走三条进攻路线。
第一条进攻路线便是先攻下襄阳城北面的樊城,然后通过樊城跨过汉水攻打襄阳城,但因为当中还有汉水阻隔,想在汉水上攻打襄阳城,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二条进攻路线便是走襄阳城西侧上岘区的万山、柳子山古道,这样可以直接到达襄阳城的西城门区域,但在距离襄阳城西门约十里左右的万山、柳子山之间,却有一座柳子关作为襄阳城的外围关卡,成为襄阳城的外围屏障,让人无法直接杀过去。
而第三条进攻路线便是走襄阳城东南面岘首山这边古道,从而到达襄阳城的南门,可同样是在距离襄阳城约十里左右的岘首山和观音阁这边,也有一座凤林关扼住了南进襄阳的隘道。
柳子关、凤林关都被修建成了关卡军镇的模式,卡在狭窄的山崖之间,外人必须打通它们,才能真正的面对襄阳城。
不过现在朱卫大军停驻在襄阳城东南方向的汉水北岸鹿门山附近,自然也是准备选择走凤林关,而攻打襄阳城的南门了。
其实这也是江东这边的军事势力攻打襄阳城,通常会选择的进攻方向。
大概是在六年之前,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的襄阳城,便是走了凤林关这条进攻路线,当时刘表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