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0 章(1 / 1)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清扬飞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找我进行和平谈判,如果英国人接受我的要求,同意投降,那他们的人民也就可以避免不人道的凝固汽油弹了。”

凯特尔听完后简直没震惊的把下巴跌下来。莱因哈特准备那份条件,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凯特尔虽然不是一个政客,但他打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客敢签下莱因哈特提出的那份苛刻条款,除非那人愿意被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能赢就行了。”莱因哈特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冲凯特尔点了点头。后背,向椅背靠去的时候,余光扫过,看到的,是凯特尔那近乎于不可置信的目光。

不敢相信?!莱因哈特在心里发笑,若是因为公平和正义,那大可不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强权和实力才是永恒的规则。拳头大,说话才算数。号称“日不落的”大英纵横殖民人类版图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讲过什么道理,讲过什么公平了?!

至于人道,在那些被英国殖民的国家和地区,英国人自己人道过吗?

什么事都要讲公平的话,这个世界,早就乱套了!

“凯特尔,我亲爱的凯特尔,”莱因哈特煽动道:“我们现在不用考虑英国人的感受,这些殖民者的后代们只会屈服与强大的实力,靠温柔的手段,是征服不了他们的。”

怀柔的政策当然无法征服英国人。不然原本历史上希特勒多次释放善意,德国副元首亲自飞往英国谈和,早就该感化英国人了。

说到底,莱因哈特就是拿定主意,要像后世美国收拾日本那样对付英国,有些国家,只有被打痛了,才会乖。

“帝国在英国身上耗费的精力,实在是太多了。我不想继续这么耗下去,哪怕这样耗着最后也是我们会胜利,但是,我实在不喜欢后方一直没有安定下来的感觉。”莱因哈特感慨的说道:“我要彻底征服英伦三岛,让这里变成我们未来在大西洋上抗衡美国的一线基地。”

“拿下了英伦三岛,我们就能建立一个牢不可破的大西洋堡垒,让美国的军队,对欧洲无从下手。我们可以只留下少量的陆军在西线,配合帝国的海军就能轻松防御美军任何可能发起的登陆。”

“更多的帝国陆军,还有帝国空军,将彻底解放,用在东线的战场上!”莱因哈特挥舞着手,对凯特尔鼓舞道:“想一想,成千上万的帝国军队,带着数百万的盟军武装,充满气势的出现在苏联的土地上。”

“当我们最终击败苏联后,帝国可以获得巨大的土地与空间,可以轻而易举的成倍扩大领地。”

“而且失去了苏联这个与帝国接壤的最大威胁后,我们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国内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

“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苏联各加盟国可以提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还能能大为改善帝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

“还有苏联的巴库产油区,高加索的矿石......我们将拥有百年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然后,我们就可以和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国家耗下去。因为,我们将拥有比任何一个同盟国外的国家,任何一个同盟国外的联盟,都更多的资本与财富!”

“那时候,别说一个美国,就算是加上现在气势正盛的日本,我们也能一同消灭。更何况,美国和日本之间也马上就要全面开战了!”

美国和日本开战?!

凯特尔再次被元首语出惊人到了。

“我的元首......”凯特尔愈发的震撼,有些吞吐的对莱因哈特问道:”美国政府一向恪守中立政策,而日本的军力已经在亚洲被严重牵制。从这两个国家的角度来讲,似乎都不太可能和另一方交战。”

“所以就看我们的了。”莱因哈特有些玩味的笑道:“我们得帮他们制造开战的契机嘛。比如,尽快击败英国,让日本人眼红,然后成功反击苏联,减轻日本关东军头上的压力。”

“特别是,我们越早彻底击溃英国,就越能减少日本海军的任务。”莱因哈特强调道。

面对元首突如其来的替日本军队减负,凯特尔反倒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外界或许不清楚,但在德军高层,元首厌恶日本已经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了。

元首会好心的帮助日本军队?这是哪一年的笑话!?

果然,莱因哈特马上就又继续开口了。

“你想想,没了大英帝国的海军分舰队做对手,整个大西洋上,还能被日本海军盯上的,就剩哪个国家了?”

莱因哈特饶有兴趣的笑道:“日本海军拥有全世界第三的实力,仅次于我们和美国。而我们的海军又完全和他们碰不上,一向和陆军不合的日本海军为了建立不输于陆军的功勋,又还能在哪个国家身上开刀?”

正文 662 伦敦保卫战

当汉密尔顿公爵只身一人,在德国方面派来的一架运输机接走时,泰晤士河北岸的情况,已经坏的不能再坏了。

戈特勋爵提拔了一些陆军的军官,把他们军衔平均都给晋升了一至两级,然后放在国民自卫军里指挥更大规模的部队。

对于这些被提拔的军官们,戈特则是表示完全看好他们,并且希望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再接再厉,继续发挥一不怕死,二也不怕死的精神,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炮灰。

汉密尔顿听过一个传言故事,一位国民自卫军士兵问他那位陆军新调去的长官:“请问这场战斗,我们还要在这里坚持很久吗?”

“首相命令,要坚持到最后一个人。”那名军官,对国民自卫军的士兵。

最后,士兵哀叹道:“哦,这么说,用不了多久啦。”

虽然这只是一个冷笑话,但是这却是反应了驻防在泰晤士河北岸英军的士气。

除了英军,自由法国留在泰晤士河的2千部队,也全是老弱病残。戴高乐把所有主力部队,全都拉去马恩岛驻扎了。留在伦敦的,不过是他没能一切带走的那些军队。

只要是个正常的指挥官都会选择把更好的部队自己带走,留下一下最差的当带不走的充数部队。

这也就导致,泰晤士河北岸的2千自由法军,战斗力根本不比国民自卫军高多少,防段脆弱异常。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道纸扎的防线。

看上去,英法联军利用泰晤士河建立了一道天险防线,依托险要地势炸桥驻防。

但实际上,无论戈特还是戴高乐,都已经把自己的精锐部队给运走了。伦敦保卫战,还没开始打,英国与自由法国的高层领导,就已经做好了放弃首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