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7 章(1 / 1)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清扬飞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希望英国无条件地投降。如果英国方面不愿意的话,德国及德国的盟友,将不介意打到英国政府愿意为止。

这个时候,就连同为英联邦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不愿意为了英国出头,甚至大有希望撇清关系的嫌疑。

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英帝国这条船,马上就要沉掉了。

在伦敦,丘吉尔搜罗了一切可以用上的兵源。除了总数不足200辆的坦克外,就只剩戈特勋爵指挥下的14万人。这些兵力总,大部分都是由国民自卫军,警察,工厂保卫团等等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

戈特将手里少数的正规军打散编入了那些拼凑的部队里,希望借助他们可以死守伦敦,利用巷战长期的拖住三国联军。

除此之外,在伦敦还有一支7千人规模,由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军队。

戴高乐的部队,主要部署在泰晤士河岸,一边加入到泰晤士河保卫序列中,一边也同时在保卫自己位于泰晤士河畔的总部大厦。

这个只被英国政府承认的自由法国政府,可能是全世界最支持丘吉尔政权的“外国政府”了。当然,除了支持丘吉尔,他们也别无其他选择。

跟着同盟国混的法兰西国(维希法国),最近因为和德军一同攻至伦敦,在同盟国内部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而原本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国联中的席位,现在也成为贝当领导下法兰西国的席位。

对于戴高乐来讲,任何政权都可以不支持英国,唯独他的自由法国政权必须支持丘吉尔的英国政府。因为,没有英国的支持,他这个自由法国政府就形同虚设。

为了自己的政权,戴高乐必须跟丘吉尔联手。

不过,戴高乐也很清楚的看出,伦敦已经是个死局,留下来不可能有前途。

所以,他打算向丘吉尔提出一些善意的建议,以便未来更好的抵抗。

就比如,暂时迁都到爱尔兰岛上,利用海峡阻隔,重新建立起一道防线。

戴高乐也算是一位将军了,他在法国战役,以及后来的英吉利海峡防御战里,也算是学到了不少。

在他看来,以军事的角度考虑,迁都北爱尔兰,联合同为英联邦国家的爱尔兰共和国,共同依托海峡设防,要抗衡爱尔兰海对岸的同盟国军队,成功几率大上不少。

从三国联军成功登陆大不列颠岛开始,戴高乐就已经先一步考虑起下一步的退路了。

作为一名曾经的法国将领,戴高乐很清楚德军在陆地上的战斗力与突破力,况且,德军还有连戴高乐都曾无比崇拜的魏刚将军,指挥法国军队协助。

曾经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军,加上新兴世界最强陆军的德军。这两者的军队联手起来,在陆地上与欧洲最弱陆军英国陆军作战,结局基本上就丝毫没有悬念。

再加上英国政府就连本土陆军都不多,只能依靠更不靠谱的国民自卫军等民兵,去与战斗经验丰富的德军和法军作战。

丢掉英吉利海峡,伦敦其实就已经守不住了。

好在,英国的地理情况还毕竟特别。

作为建立在大不列颠群岛范围内的国家,英国本土不但包含大不列颠岛上的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此外,也包括爱尔兰岛北部的北爱尔兰。

而爱尔兰岛南部的爱尔兰共和国,又恰巧的英联邦国家,虽然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好,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联合的希望。

就比如,把英国本土现在残余的少量空军,全部集结调往北爱尔兰,把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剩下那点军舰,统一开到爱尔兰海上,负者包围爱尔兰岛。

然后,在利用伦敦城拼死抵抗的同时,将那些训练不足的国民自卫军从大不列颠岛北部运往北爱尔兰,在那里抓紧进行军事训练,争取把这些民兵变成真正的军人。

不需要太多,只要能训练出10万国民自卫军,再加上撤往爱尔兰岛的大约1万名英国陆军。在残余皇家空军与残存皇家海军的协助下,防御小小的爱尔兰岛,阻止同盟国登陆,远比在大不列颠岛与已经登陆的同盟国三国联军陆地硬抗要轻松。

而且,戴高乐这里还能为未来的爱尔兰岛防御战,提供7千名训练有素的自由法国士兵。爱尔兰岛南部的爱尔兰共和国,又能承担整个岛屿大部分的防御任务。

真正需要防卫的,只有占爱尔兰岛一小半的东北部区域。

然后再从北爱尔兰的6个郡,1.4万平方公里土地,170万人口中,招募几万新兵,把北爱尔兰的警察与当地地方驻军改编组成上万部队。

这么一来,哪怕是到了现在这种地步,丘吉尔与戴高乐也可以跑到北爱尔兰,拉起一支超过15万规模的大军。利用好剩下这点空军与海军,做好岸防工作,阻止同盟国军队登陆,就又有防御下去的资本了。

当然,要是丘吉尔愿意带着自由法国政府一同逃去加拿大,在那里以难兄难弟的身份一同组建流亡政府,戴高乐就会更开心了。

总之,无论如何,反正戴高乐是绝对不会愿意留在伦敦等死的。哪怕他们和德军还隔着一条横穿伦敦的泰晤士河,以及泰晤士河对岸的伦敦区域,那也不会让人丝毫安心。

比起更宽广的爱尔兰河,戴高乐实在不愿意守一条窄窄的泰晤士河。

正文 第六百三十八章 得过且过

戴高乐很快申请了与丘吉尔的会面。

而丘吉尔这个时候已经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空去接见一心想要劝他搬离伦敦的戴高乐。

在请求接见的要求被拒绝后,戴高乐相当灵活的找到了伦敦老好人,戈特勋爵。

“戈特司令,请你帮帮我。”

一见面,戴高乐就在翻译的帮助下,向戈特表达了请求的意思。

他可是听说,前段时间,戈特就利用职权,帮助一位叫做蒙哥马利的将军逃到北非。

对于英军在北非的境遇,戴高乐还是了解不少的。

韦维尔接连阻止了意大利和德国军队的进攻,中间还顺便收拾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驻军。加里波第,贝朗特,隆美尔,这些名声震天响的各国名将,居然都没有拿下韦维尔的部队。

被送去北非,送到韦维尔麾下的蒙哥马利,在戴高乐眼里简直幸运无比。

戴高乐还听说,蒙哥马利刚到北非,就接手了3个埃及师与部分澳大利亚军队的指挥权,好运爆棚。

从地狱般的英国本土,跑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