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德意联军前进了几百英里,直逼托卜鲁克,然而这就使得德军的补给线拖的十分的长,他们机车的燃油已经非常吃紧了。
部队短时间内前进这么长的距离,耗费了大量的体力,而本以为是简单的收玉米任务,可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更何况,现在隆美尔还面临着一个最棘手的难题,就是如何才能首先解决在这么长的战线上给部队提供给养的问题。
从这场作战一开始,隆美尔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因为在德国公众眼中,他早已成为英雄,尤其是他的非洲集团军正在向东面的埃及席卷而进,任何一个德国人都以为以及肯定他将不费吹灰之力席卷非洲。
而且,此次进攻并不是元首所希望的,而是隆美尔自作主张,先斩后奏发动的。
无论对人民,还是对元首,他都只能用胜利来做为交代。否则,隆美尔找不到第二天出路。
最近一个月来,隆美尔和汉斯,已经率领精锐的德军战车和步兵们,分别占领巴尔迪亚和卡普措堡,堵住了当初那支进攻阿尔及利亚的英军,退入埃及的道路。
接着,贝朗特的法军又及时发起配合,占领了第一个埃及城市塞卢姆。
可以说,这段时间的战果,初步证明隆美尔发动进攻这件事,是没有问题的。
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出任何问题。
经过与法国名将贝朗特的讨论,隆美尔已经深知沙漠作战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摧毁敌人的重型武器——坦克和大炮。但目前的情况是,托卜鲁克的英军,不但武器充裕,而且还充分利用德国猪队友意大利军当初留下来的要塞大炮,构筑了有力防御。
没办法,既然已经进行到了这一步,以隆美尔固执的性格来看,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将战役进行到底。
3月11日,隆美尔命令已经完全沦为自己副官的第15装甲师师长,纽曼少将,向托卜鲁克发起第一次进攻。
因为近来在隆美尔的进攻指令下,纽曼麾下的装甲师在沙漠中已经连续推进了超过300英里,疲惫到了极点。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因为汉斯中将的强烈反对,他的第30步兵师已经拒绝加入到隆美尔的作战计划中。而汉斯指挥的非洲集团军第二军那两个意大利步兵师,也因此一道被汉斯扣了下来。
汉斯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莱因哈特担心隆美尔不听自己的警告,执意发动进攻,在英国战役的当口搞出什么岔子来。所以,作为非洲集团军的另一位资深名将,汉斯受到莱因哈特亲自召见,交代了紧急情况下,他有权力不盲目服从隆美尔的要求,而是先请示最高统帅部。
而汉斯请示完最高统帅部的结果就是,允许他脱离隆美尔的司令部,独立指挥德意第二步兵军。
甚至,就连贝朗特的法军,也收到德国最高统帅部方面的建议,最好停止一切无意义的攻击作战。
事实上,就连隆美尔本来该指挥的部队,此刻也不算满员。
意大利装甲师因为弹药不足,正在后方等待补给完成。而同样因为补给问题,没有托布鲁克这一战略补给站的同盟国军队中,就连德军,也因为补给不充沛而无法全力以赴。
但死板的纽曼还是听从隆美尔的命令,命令波纳斯上校带着疲惫不堪的机枪营从南线出击,奥尔布雷奇上校率仅剩的20辆豹式坦克在右翼平行推进。但进攻受到坦克壕和带刺铁丝网等屏障阻挡,波纳斯的机枪营陷在敌阵前无法撤退。
隆美尔万万没有想到,固守要塞的对手是高达34000名规模的英军士兵,他们装备有20辆坦克。很显然的,他们的进攻不会成功。
但隆美尔仍旧没有放弃,他第15装甲师参与作战的前锋,暂时撤下来等待机会再次出击。
而等到第二天,大部队还为集结完毕。因为正好一场猛烈的沙暴开始了,隆美尔便立即又命令已经集结的部队,利用沙暴作掩护,下午3点钟在三个方向上同时组织新的突袭。
不幸的是沙暴在发起攻击前,又突然减弱。纽曼的装甲师前锋部队,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遭到英军猛烈的炮火阻击,进攻再次被迫停止。
仅仅是等到傍晚,隆美尔再次命令纽曼须夺下托卜鲁克,利用后来刚刚集结到位的两个装甲营,第三次向托卜鲁克发起进攻,但进攻仍以失败告终,损失非常巨大,前线的坦克已从开战初近150辆减至不足40辆。
与此同时,南面进攻的机枪营也已经危在旦夕。该营距英军前沿不到1000米,地面坚硬得无法挖坑藏身,处境越来越危险。当天夜里,士兵们被冻得手僵脚木;白天,又得躺在灼人的阳光下一动不动保持隐蔽,因为任何一点最轻微的动作都会招致一阵火力。
指望他们进攻,显然是不负责任的,相反,隆美尔还得派接下来路线集结的各部,去营救他们......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三章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四)
在托卜鲁克南面战线上的德军机枪营,现在已经是危在旦夕。
按道理说托卜鲁克这个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的土质由于海水的影响应该会显得十分松软,事实也确实是如此,托卜鲁克的北面西面和东面的土质确实是十分松软,但偏偏南面的土质较硬,再加上从南面攻击托卜鲁克本来就是由低处向高处进攻,这就使得这些机枪营的德军小伙子们无法找到掩体,一直暴露在英军的火力之下。
“施陶芬贝格少校,我们又尝试了几次,依旧无法用铲子将下面的泥土铲动。”一名列兵拿着铲子满头大汗的向副营长施陶芬贝格报告道。
施陶芬贝格晃了晃手中的毛瑟手枪,对这名列兵说道:“铲不动就给我换个地方继续铲,这么大的地方,不会每一处的土都这么硬。”
“少校,我试过很多地方了,确实没有能够铲动的地方,再加上我们这里离英军的防守阵地又很近,每一次的尝试都会引来英国人注意,损失许多的官兵,当我们站在土地上挥动铲子的时候,几乎完全就是英国人的活靶子!”列兵无奈的解释道。
“这些我都知道,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不构筑掩体了吗?那样只会让我们的处境更糟糕!”
施陶芬贝格刚想发火,营长便劝住了他说:“算了,施陶芬贝格少校,别乱了阵脚。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