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4 章(1 / 1)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清扬飞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后的殖民地转变成意大利行省的典范,并号称意大利的第四海岸。

在很多人看来,巴尔博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总督。他坐镇的意大利东非重镇,有着9个意大利步兵师,3个黑衫党师,2个利比亚土著师共计14个师的强大军团外带323 架老式飞机。

作为墨索里尼留在利比亚的“镇南大将”,巴尔博之前的建议对墨索里尼有很大的印象。要不是他的百般建言,墨索里尼也不会那么果决的违被同盟条约。

不过巴尔博的建议也不算有错,至少这让意大利谋取了大量的外交“战果”。

为了拉拢意大利,英法两国为意大利工厂提供了大量订单,购买了许多军装,军毯以及机床等货物。一时间,罗马的股票行市飞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墨索里尼是个野心家,他不喜欢这种软绵绵的果实。他要的,是像德国取得那样的辉煌战国,是通过战争谋求的巨大红利!

对于巴尔博这位亲信的辩解,墨索里尼不可置否:“你说的有点道理,可德国人对于我们的违约肯定不会高兴。虽然莱因哈特那个上士嘴上没说什么,但他心里估计已经把我们们恨透了。”

上士,这是墨索里尼私底下对莱因哈特的蔑称。他总觉得自己资历比莱因哈特要老得多,想当年他当上意大利总理的时候,莱因哈特还只不过是一位乳臭未干的小孩而已。

可莱因哈特这位1923年才爬到上士位置的泛泛之辈,居然在接下来的10年内,一路青云直上,以一种近乎于变态的速度不断晋升。

自彩虹行动以来,莱因哈特的晋升之路似乎就在不断开挂。从上士到少尉,仅仅用了一个月。少尉到中尉,离上一次晋升还不到一周。中尉到上尉,上尉升少校时,恰好赶上了德国内政最混乱的时期,连最基本的流程都没有走完,就在鲁登道夫的安排下通过了。

后来这家伙更是被担任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的西克特给看上,还被当做学生教导。陆军总司令的弟子要晋升中校,谁还敢反对?!

至于晋升上校的原因,那也是为了给当时负责苏德合作的莱因哈特安上一个合适的级别,让苏联合伙人感受到德国方面的诚意。

将级的升迁之路要慢点,一共用了3年,平均下来也就一年升一级。要说满,那也是针对他之前的晋升速度。要放在一个正常的军官身上,很多人穷尽一辈子都没能跨过上校到少将的拿到坎。

这他妈还是在和平时期,上爬的速度居然能比战争中的那些传奇将领的晋升都还要更快!

墨索里尼一步登天,那是乘着一次罗马进军的东风,为此,他准备了15年,整整15年!

反观莱因哈特,仅用区区十年便登上了权利巅峰。

偏偏这种暴发户,居然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又快又稳。

先是在军队里从上士,一级一级升到上将。然后再转投政坛,顺理成章的一次又一次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最后当上德国元首。有过在军队里的经历,莱因哈特对部队的掌控力,比墨索里尼高了不知道多少。

参与策划彩虹行动,平定卡普政变,主持苏德秘密合作(为了安抚意大利的怯战情绪,莱因哈特秘密告知了墨索里尼),又在鲁尔打败了法比联军入侵。满身功勋外加一路传奇经历,以至于让人无力反驳他的职位如此之高。

现在,眼红别又在波兰取得了军事奇迹的墨索里尼,也只能自娱自乐的取笑一下莱因哈特,才能勉强平复内心的嫉妒了。

正文 第两百一十四章 墨索里尼的美好蓝图

看见领袖大人的嫉妒心理发作了,他的好女婿齐亚诺连忙转移话题道:“要我说,德国人当今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完全离不开我们意大利王国的帮助。”

听到这话,墨索里尼的心情才算舒畅了一些,面色也变得好看起来:“恩,我亲爱的齐亚诺,你来具体说说看,我们到底帮了德国人多大的忙。”

“是!伟大的领袖。”带着奉承式的招牌微笑,齐亚诺举例道:“首先,我们在几年来一直在往德国不间断的输送农业工人和产业工人,即便在波兰作战期间,也没有间断过。这一点上,我认为具体负者的罗西副总理做的很到位。”

由于不知道被自己放心任用为意大利二号人物的罗西早就成了德国人买通的内鬼,齐亚诺还以为罗西是凭借其长远目光,顶着巨大压力维护着和德国的合作。这才有了他现在这种,事后诸葛亮般的赞美。

墨索里尼也觉得有道理:“罗西在这件事上做的很好,几年来他也一直努力维护着意大利和德国间的友谊,回头我会好好嘉奖他的。”

发现领袖心情好了许多,齐亚诺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大力发挥马屁精的本领:“还有就是领袖您陈兵阿尔卑斯山脉的决定,简直堪称雪中送炭!这一举动直接把法国人吓趴下了,屁滚尿流的把进攻德国的军队给撤离回国,为德国人解除了萨尔失守的重大危机。”

虽然当初墨索里尼原本的意图是秘密陈兵,伺机偷袭法国。但是由于下级对命令的执行不力,导致部署情况泄露,几乎全欧洲都知道了意大利军队的动向。

这本来是一件丢脸的笑话,但齐亚诺居然大言不惭的把这次失误称作有意而为之,是对德军最有力的声援。

果然意大利的力量是令人恐惧的,墨索里尼相当满意的把法军自愿撤兵这件毫无关系的功劳算在了自己头上:“没错,没错!莱因哈特这家伙,说到底也还是全靠我的帮助,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眼看齐亚诺把黑的都快说成白的了,会议室里的另外两类人终于坐不住了。

有齐亚诺他们这种避战派,自然就有主战派。要是避战派的理论最后说通了,主战派还怎么混。

巧的是,避战派代表人物是利比亚总督,主战派代表的人物却是索马里总督。

鲁道福·格拉齐亚尼上将,这位被意大利人吹嘘为“意大利版古德里安”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是全意大利最懂得装甲部队作用的一位将领了。

他曾经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率领索马里的意大利军团,依靠高机动性的部队作战,凭借较少的兵力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作为意大利少数几个懂装甲兵的将领,格拉齐亚尼在墨索里尼心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