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到西克特耳边,小声的透露了一个数据。
“200万吨粮食的无偿援助!?”西克特听到具体数据后,吓的手中的笔都掉到了地板上。“他们国内难道就真的有这么丰富的粮产资源吗?”没有去过苏联的西克特惊讶的问到。
“丰富?这个词恐怕并不准确。据我所知,作为苏联粮仓的乌克兰。其人民甚至都吃不饱肚子。不过,没人对乌克兰人的死活在意。就连经我手发放的粮食,也从来都是进的俄罗斯人的口袋。”张承天不屑的答到,在斯大林看来,自己以他的名义发给俄罗斯人粮食是在帮他宣传。可事实上,这已经在挨饿的乌克兰人心中留下了嫉妒与不平等的仇恨种子。
解决了疑惑的西克特,也懒得再对苏联的做法评头论足。他直奔主题的把法国频繁在德国鲁尔区边境调动军队的消息通知了这位学生。西克特很想知道,自己这位一向有先见之明的学生,是不是也提前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当然,西克特真正希望听到的,是张承天心中想的应对措施。西克特要看一看,自己这位弟子,到底配不配的上自己这段时间的支持。为了支持张承天在苏联的工作,西克特在2年间不断顶着鲁登道夫的压力,替张承天隐瞒行踪。以至于鲁登道夫到现在为止,连张承天当初调任运输部的掩护文件都没见过。
“呜”,对于法国占领鲁尔区的历史,张承天是提前知道的。
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德国在毗邻鲁尔工业区的莱茵非军事区是没有军队的。因此是战是和,都必须提前决定。否则一旦开战,德国短时间之内都无法向鲁尔成建制的调派军队。
本来,德国“10万陆军”有着打败法国先遣军的能力。但是,用“10万陆军”去前线作战,无异于杀鸡取卵。张承天知道,他们都是未来德国国防军的脊梁骨干。直接用来作战将是极大的浪费,这和自己与西克特的初衷也是违背的。
况且,张承天也不希望把德国国防军的战斗力过早的暴露在世界面前。
那么,唯一可以动用的,就是史蒂夫手下的民间军事组织,党卫军。
现在的党卫军,名义上是属于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不过,党内已经呼风唤雨的希特勒对此还一无所知。经过处处掩饰,党卫军的成员们名字,在希特勒眼里不过就是一群普通的党员名字罢了。
把动用党卫军的想法告诉西克特以后,张承天得到的,是西克特看似严厉的质问“党卫军的武器装备大多是一战后淘汰的,他们的训练还远未达到作战要求。战争,不是游戏!而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显然不那么简单。避其锋芒,是一个指挥官最理智的选择。这两年来,难道你已经把我教给你的军事理论都忘干净了吗?”
面对西克特的考验,张承天平静的回答到“老师,政府会不会批准国防军抵抗,你我都心知肚明。既然软弱的政府不愿意承担抵抗的责任,那让属于民间的党卫军抵抗就已经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了。”
“可是你无法确定你那所谓的党卫军,能不能挡住法国的前进。也许,你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西克特不带任何感情的训着张承天,就像他当年第一次给张承天分析战例那样的客观。
张承天也如同第一次听西克特讲课一样,态度公正的做出回答:“有些时候,我们没得选择。德意志的国土,每一寸都不是多余的。没有人有资格从我们这里拿走,即便是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军也不行。”顿了顿,张承天说出了他自幼就刻在骨子里的那句话:“犯我德意志者,虽强必诛!”
西克特终于露出欣慰的目光,这个学生,自己没有收错!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法兰西的骄傲
此时此刻,在法国巴黎的会议室里。另外一群人的讨论也同样在进行。
“德国人迟迟不把拖欠的赔款支付给我们,这是在变相的抵抗凡尔赛条约!法国作为战胜国的主要成员,有必要动用更强硬的手段来索要属于我们自己的利益了。是时候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给德国佬一些教训了”一名法国总理彭加勒派系的少将,正在大肆宣扬他的激进理论。
作为法国的总理,彭加勒最近的日子并不轻松。议会前段时间通过了一份大型的防御建设计划——修建一条永远无法击破的防线,马其诺防线。
作为这条被给予厚望的防线,马其诺防线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防御工事结合体。
其地面部分为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和火炮工事,地下部分有数层,包括指挥所、人员休息室、食品储藏室、弹药库、救护所、电站、过滤通风室等。工事之间都有通道连接,通电动车。射击工事内的武器都是专门设计安装的。
防线内的防坦克障碍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断崖及金属和混凝土桩砦,并用地雷场加强。防步兵障碍物一般为金属桩或木桩铁丝网,有的地段还设置了通电铁丝网。
有人说,法兰西民族自从拿破仑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军事奇才。此话虽有偏颇,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法国缺良将!
普法战争的惨败曾给了法国人一个重整军事理论和思想的契机,在背上沉重的民族耻辱的十字架后,法国人一心为了复仇将“大规模进攻”理念奉为经典的军事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实证明,法国的将军们并不擅长这项理念的运用。反倒是法国的宿敌,德国把大规模进攻的手法玩的很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生命为代价后,法国人终于逐渐务实,摒弃了那些可笑的理念。最终,在英国盟友的帮助下通过战壕战,艰难地打败了宿敌德国。
战壕战带来的胜利,使法国人的军事思想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从“完全进攻”变成了“完全防守”。
至今为止,法国人仍旧把凡尔登战役当成一战的骄傲。他们认为这场战役是法国人面对强敌勇于牺牲,坚持到底获得胜利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可是说的再好听,等到执行的时候问题还是不断的出现。最直观的问题就是,马其诺防线的造价太昂贵了!修这条防线,前期投入就要求10亿珐琅,后期还得追加投入不下40亿珐琅。
彭加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