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1 / 1)

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清扬飞鱼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纸黑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作为两国安全的保障。”回答的同时,里宾特洛甫内心终于松了一口气。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完成了元首交代的全部任务,而且还都是由斯大林自己首先开口提出的。

自己先开口还是对方先开口,这在外交上是一门大学问。设置一个圈套,引诱对方一步步提出自己原本设定的目标,这就是一个杰出外交家的表现。因为这样,己方就不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做出让步,反倒可以在对方提出的这个目标上进一步讨价还价,争取更多好处。

显然,在这一点上里宾特洛甫没有让莱因哈特失望。

最终,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经过了专业细致的磋商后,于1938年8月8日这样的连带三个“8”的日期里,签订了后世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被通俗的称为“三八条约”。

这份“三八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5.缔约双方不得对另一缔约方在己方国内进行的合理商业投资设置壁垒。

6.条约有效期为10年。

其中第五条是原本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新条款,这是莱因哈特个人添加的“个人愿望”。

在斯大林看来,这一条并没有什么不妥,无非莱因哈特是想为自己的公司赚更多的钱罢了,毕竟这样的事早在第一次苏德合作的时候他就在干了。再加上德国对苏联进行的商业投资大多都是在基础建设上,最后的成果苏联政府也是喜闻乐见的,所以这一条内容通过的也异常顺利。

可实际上,这是莱因哈特进一步渗透苏联内部的迂回手段。他通过提苏联改建欧洲标准的铁路公路,来改善苏联的运输系统,实际上也就是为将来可能爆发的苏德决战做铺垫。莱因哈特可不希望未来德军因为搞不定苏联那糟糕的路况而不敢打进苏联内部。

另一方面,德国投资商一般都是招募的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鞑靼人等民族的工人。他们给出合理的工钱外加充足的食物与生活用品作为报酬,潜移默化的拉拢这些受到俄罗斯族压迫的少数民族,营造一种在德意志的光环下就能过上更好生活的氛围。

就现在的效果来看,以乌克兰人为主的苏联民众,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和莱因集团签订了长期工作合同,并对此相当满足。莱因哈特甚至怀疑,如果他们有机会全家搬往德国打工的话,整个乌克兰估计都会被搬空。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面子与里子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里宾特洛甫还与莫罗屠夫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其中规定:

第一,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

莱因哈特其实早就猜到苏联会提出这个要求了,他也知道所谓的“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在日后会意味着什么。

可是,他最终还是忍痛默许了这一点。

事实证明,苏联的备战做的并不好,东方战线也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反过来想,让苏联为了构筑他们的东方战线而对波罗的海的几个小国下手,在政治上也能进一步加深英法等国对这个红色巨兽的恐惧心理。如此一来,德国在绥靖政策下的日子也能更好过。

再有就是,如果苏联不把芬兰揍一顿,抢一大块土地走。以芬兰这个国家的秉性,二战的时候还未必会跟着德国一块玩。

等到苏联跟芬兰结仇以后,德国在未来还能多一个军事盟友,何乐不为。

第二点就是在东南欧方面上,苏联窥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省,而德国则违心的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这一点莱因哈特也早就预料到了,并且明确告诉里宾特洛甫直接同意,不用考虑。

德国正在进口罗马尼亚的石油是不假,但本土保密状态下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油田也随时都能开采。就算罗马尼亚的油田处在苏联的威胁下,那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的油田苏联总该鞭长莫及了吧。

同理,不让苏联先蛮横的占领罗马尼亚一大片土地,德国未来又怎么会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弟呢?

与罗马尼亚有世仇的匈牙利已经跟德国合并,在地图上消失了。如今只要苏联合罗马尼亚一结仇,那未来罗马尼亚的唯一敌人就只能是苏联了。到那时,不必留守军队防范匈牙利的罗马尼亚,将会拿出更多的部队前往东线,为德国提供作战兵力。这正是莱因哈特希望看到的结果。

最后一点就是,签订条约的双方都必须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当莫洛托夫提出这一点的时候,里宾特洛甫内心简直笑开了花。要知道,在他还没当上外交部长的时候,当时还只是西克特将军下属的莱因哈特就和日本签订了《防苏协定》。因为这份秘密协定的原因,日本和苏联的关系也一直非常紧张。

要是让日本人知道德国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人会怎么想?

日本人肯定想,我靠,让这帮孙子给玩了!

现在莫洛托夫主动提出要求保密,里宾特洛甫还不得满心欢喜的接受这份“天赐大礼”。

保密的结果是,苏联没有让世界看到自己分赃的丑陋形象,保住了面子。

而德国则可以继续装成一支资本主义世界的看门狗,让英法沉浸在他们祸水东引的美梦中,让日本傻乎乎的替德国在远东牵制苏联,赚足了里子。

等到里宾特洛甫秘密回国后,莱因哈特亲自接见了这位德国的大功臣,并且邀请里宾特洛甫共进晚餐,开了一瓶珍藏的红酒来犒劳他。私底下,莱因哈特将这位意气相投的外交部长称作“比脾斯麦更伟大的外交部长”。

“我尊敬的元首”里宾特洛甫在莱因哈特举杯后,将杯中倒得半满的红酒一饮而尽,眼眶有些泛红的道:“感谢您为我签发了全权证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