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油”、“定向交易苏联矿石”、“及时诓骗西班牙黄金”........等等改变后,现在的第三帝国,比历史上同一时期多出了15万国防军,20万武装党卫军。
而德国与匈牙利的意料之外合并,又为东线德军定向提供了10万预备队。
由此一来,原本波兰政府指望对分兵两线的德军形成军队数量优势的算盘就彻底落空了。原本历史中波军唯一的微弱优势,如今也变得不复存在。
这种时候,数量庞大的苏联红军又因为要保护越来越靠近边境重工业区,不断往西线增兵。那波兰又该从哪里找来足够的队伍,来防御东线呢?
难!太难了!哪怕波兰政府用尽吃奶的劲招募一批凑数的民兵,也很难达到苏军西线部署军队的一半规模。再说了,民兵又怎么可能对抗得了苏联的正规军?
本来波兰统帅部在拒绝法国军官团后撤防线的建议后,就已经在西线的德军面前,因为在边境线后均匀部署军队而显得兵力过度分散。
别说从已经充满火药味的波德边境抽调大部队回防东边的苏军。那怕是波兰统帅部为了补充东边的防区而调走西线的一个师,都会造成西线一大片区域的防御力直线下滑。
在波兰已经被德军死死牵制在西面的当下,原先没有短期内进攻打算的斯大林都开始垂涎起波兰东部兵力空虚的土地了。
而德国社工报扇阴风点鬼火的渲染报道,更是隔几天就发表一篇有关苏联西调部队的“客观分析文章”:《震撼人心!苏联连夜调集军队,波兰大难临头》、《苏联一军事委员:对波兰军事威慑零容忍》、《波兰急了,只因苏联欲洗刷苏波战争的耻辱》.......
在后世,一种有趣的传言是,就连斯大林本人读到德国社工报的一篇被翻译的文章后,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大呼:原来我往西部调兵还有这个含义?!
结果德军还没动手,英法等国就在突然爆发的“苏联威胁论”中开始感到恐慌,把用于防范德国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遥远的东方。
而本来没有急着出兵的苏联政界高层,反倒有了一种索性假戏真做的言论:他们不是整天嚷嚷苏联要进攻波兰吗?干脆就随了那些欧洲媒体的愿,灭了波兰得了。反正波兰东部也没多少军队,西部还得面对德国朋友的牵制,哪里是苏联雄狮的对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二章 围绕波兰展开的外交
就在斯大林已经对波兰动了心思,开始与自己的高级幕僚开会讨论时,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不期来到了莫斯科,风风火火的跑来克里姆林宫准备拜访斯大林。
作为第三帝国现任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外交事务上已经深得莱因哈特信任。所以,这次他来到苏联,也类似于是带着莱因哈特的尚方宝剑,有着直接与苏联签订条约的权利。
对于里宾特洛甫,莱因哈特其实一开始也没想过要重用。在他看来,里宾特洛甫不过是靠着与德国香槟酒制造大王亨克尔之女安娜利斯·亨克尔结婚,才有机会步入上流社会的。说白了就是靠着老丈人背景才有机会过上风流的生活。
作为一个曾经被富二代打压过的穿越者,莱因哈特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靠着背景后台的人。在他看来,真正有本事的人,靠的应该是自己的打拼与机遇,就像自己那样。
而每每想到自己穿越后靠着把脑袋系在腰上,胆战心惊出生入死才好不容易混到今天,却有别的人娶了一个老婆就轻松安全的走上了人生巅峰,这就让莱因哈特总是忍不住的羡慕,而羡慕到了极点就变成嫉妒了。
但是,当莱因哈特后来第一次见到里宾特洛甫以后,他的看法改变了。
用莱因哈特的话来说,里宾特洛甫就是当下德国少有的远见者,他总能理解自己在外交上的真正想法于目的。
5年前,里宾特洛甫在见到莱因哈特的第一次,就在莱因哈特的试探下谈到了他对“英德海军协定”的看法。他认为,,这份协定不但没有限制德国海军的发展,反倒为德国扩建海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他的想法与莱因哈特不谋而合,或者说,他的眼光已经远远领先同一时代的大多数人了。
而后,里宾特洛甫又跟随莱因哈特参与了德国-意大利“反苏协定”的谈判签署。
在两年前,当莱因哈特决定对把奥地利合并问题提上日程时,已经在德国外交部任职的里宾特洛甫又力排众议,坚定的支持莱因哈特的决定,并私下向莱因哈特提出报告,分析道“英国不会对奥地利采取行动”。
随后,他又奉命起草对奥地利的最后通牒。在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下,德国果真顺利和并了奥地利。
就在所有人都为德奥合并欢呼雀跃,官员们都沉浸在这旷世壮举里的时候。里宾特洛甫又是第一个跳出来,极力主张把捷克斯洛伐克变为德国保护国的官员。
他还向莱因哈特保证能“使法国置身事外“,评价英国是“只要你向他们表明你决不会退缩,他们就会让步。“
作为一个当局者,里宾特洛甫能做出的此种判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在没有任何借鉴的情况下,提出的方针建议居然与莱因哈特这个穿越者的计划不谋而合!
这样一个富有远见的政治家,自然成为了莱因哈特器重的对象。更何况,此人善于迎合莱因哈特的指示,又早早的加入了社会主义工人党,对莱因哈特宣誓效忠。作为一个外交官,他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口才更是相当对莱因哈特的胃口。
有此一个臭味.......义气相投的知己,莱因哈特自然也就放下了成见,转而放心起用这位经过了历史考验的外交天才。仔细想想,吃软饭也是一种能力不是?能这么厚颜无耻心安理得的吃软饭,就凭这脸皮厚度,同道中人啊.......
从事外交,要的就是这类人才。不仅要有超凡的见地,还得有厚颜无耻的精神,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领。
这外交部长的位置,还真不是随便找一个人就能坐的。其中的周旋,还价,智斗,紧张,血气,激烈的程度,甚至不亚于去嫖。
说起来,自从莱因哈特穿越以来,还真没见过多少脸皮厚到适合做外交官的德国官员。他自己倒是算一个,但这元首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