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你认为苏联必败的根据。”听到张承天的吹捧,西克特不由得老脸一红。自己这位学生什么都好,为人上进肯努力,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吹捧人。不过,对于张承天把自己说成是超越拿破仑的将领,西克特也确实感到心情愉悦。毕竟拿破仑的军事才能使为军届所公认的,而自己早年却一直没机会施展才能,默默无闻。唯一一次卓越的狙击战,还是在土耳其的大败的情况下出现的。所有的光辉都被土耳其军队无能的溃败所掩盖。
施展完来自东方的交流智慧后,张承天也没有让西克特久等,立刻拿出了干货:“苏军最大的失误在于过分的追求尽早拿下华沙,从而使自己的军队被拉长。最快的哥萨克骑兵军已经靠近华沙近郊,而缓慢的步兵甚至有很多还停留在乌克兰境内,苏军已经在华沙被波兰军队形成了局部的兵力压制。后勤跟不上,兵力又被压制。‘红色拿破仑’估计是没那个能力赢下这一仗的。而苏联一旦在华沙被波兰击败,这个新生的政权就将受到极大的震动。”
“不错,苏军的种种不足在打顺风仗的时候或许还不明显,但是一旦失败。混乱的军队组成,糟糕的后勤......苏联将无法组织第二次大规模进攻。”西克特总算听到了想听的关键点,在西克特看来这也是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对张承天军事培养的成果。
眼见西克特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张承天提出了自己联系苏联的最后一张底牌:“据我预判,苏联在华沙战役惨败后。其第4集团军全部,第15集团军的一部会被迫撤入东普鲁士解除武装。这就是我们为了合作而送给苏联的最好见面礼。”
“连这一步你都能预判!”西克特对于张承天的预判感到惊讶。虽然这种预判符合战场逻辑,不过却显得过于精确,以至于准确率难以令人信服。“你说的不过是一种可能性而已,万一苏联的这两个集团军选择突围也不是不可能。”
见势头不错,张承天立即利用自己的先知给西克特下套,“老师,我看不妨这样。如果苏联这两个集团军按我的预判在东普鲁士被解除武装,那你就想办法秘密安排用这个见面礼,帮我联系上苏联这个合作伙伴。如何?”
“如果你的预判真的能精准到这一步,那就说明你有这个远见能力,我也会支持你的计划。一旦你的预判不准,那就别搞那些歪门邪道,安心的协助我精简国防军。”就这样,西克特第一次走入了自己学生靠先知情报设下的套。
正文 第十五章 秘密警察
不出张承天所料,准确的说是不出历史所注定。波兰第5集团军利用了红军第3、4、15集团军战线拉长后的不协调,阻止了这些集团军的进攻,在华沙近郊又阻止了第16集团军的前进。随后,波兰第3、4集团军直插红军第16集团军侧翼,其余波兰各集团军转入全线反攻,导致苏军华沙战役的惨败。
此次战役,苏军第4集团军全部、第15集团军2个师和第3骑兵军,被波兰拉脱维亚武装部队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逼的被迫撤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被解除武装,15、16集团军基本损失,红军损失大约15万人以及火炮230门、机枪1000余挺。
随后,德国很快将缴械的苏军连同装备归还苏联。
德国的举措迅速赢得苏联的好感。此外,由于战争的失败,苏联领导人中间产生了很大震动。在第九次代表会议上,苏联高层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革命前景。
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而该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直接指出,这次失败与军队糟糕的后勤,低劣的装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斯大林的观点与德国在归还缴械苏军时,透露出的合作发展意向不谋而合。
巧的是,这次战役后果一次性推动了未来三个欧洲大国的领导人上位。
最为战胜国的波兰,领导华沙大捷的波兰上将,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名声大噪,为后来担任波兰元帅,实施军事独裁积累了资本。
作为最早提出与德国合作的斯大林,被列宁认命为苏德合作负责人。与德国方面的负责人张承天,共同协商有关苏德秘密合作的《拉巴洛条约》。
根据条约,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发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关系,双方放弃赔款和财产等要求。随后,两国又缔结了一个秘密军事协定,德国抗拒凡尔赛和约的禁令,向苏俄提供成套武器制造生产线以强化苏俄部队的武器,以欧洲标准帮助苏俄修建公路以强化苏俄部队的后勤。苏俄则向德国开放基地和工厂,德国能够在那里不受干扰地训练装甲兵、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员,研制凡尔赛和约严禁的武器。
作为西克特学生兼助手的德国负责任人,张承天将升任上校,前往苏俄莫斯科建立名为“莫斯科中心”的执行机构。并且在喀山规划联合坦克学校的场地。
出发前,张承天联系了还在国防军任连长的史蒂夫。史蒂夫在了解到张承天希望自己帮忙,组建一支可以作为预备役的民间武装力量时,毅然提交退役申请,前往柏林汇合张承天。与史蒂夫一同提交退役申请的还有原3连的24名官兵。他们都是经过国防军层层选拔后留下的精华,可此刻他们都毫不犹豫的离开军队,去帮张承天组建民兵部队。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不看重国防军的身份。相反,他们都十分珍惜留在国防军的机会。可是他们愿意舍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去为德国建立这支有战斗力的预备役部队。这是对德意志的责任感,更是对张承天的信任。
感受到这份信任的张承天,深深的体会到了肩上的责任。德意志这个民族,有太多人把希望交给了自己,而张承天也确实不打算让这些人失望。就在张承天准备前往柏林郊区,会见史蒂夫等人时。张承天办公室的门被一名熟人敲开了。
“是你啊,罗斯。”张承天很快认出了这位曾经从施密特保镖的手下救下自己的警长。
见张承天认出自己,罗斯也就没绕弯子,直接谈到来此的主题“莱因哈特中校,不,莱因哈特上校。祝贺你又一次晋升。你或许是德国历史上晋升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