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谱代大名的权力,又常被幕府监控。谱代大名,又称世袭大名,是指1600年的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大名,谱代大名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亲藩大名则是指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地位极高。
郑芝虎的东征大军在松江藩遇到了极其顽强的抵抗,直到六月初,郑芝虎的东征大军才包围了松江城。
松江城,又名千鸟城,因其屋檐呈优美的飞鸟展翅状而得名。当郑芝虎的大军包围松江城之时,来自冈山藩池田光政的援军已经出现在了九州军的右侧。
“二哥,根据探子回报,池田光政率领的三万三千大军还有三日便会抵达松江城。”郑芝凤说道。
“松江城城坚炮利,而松平直政又怀着必死的决心,要夺取松江城最少还需要十天。”郑芝虎说道。
“二哥,既然池田光政送上门来,我们不如干脆先灭了池田光政的援军。”郑芝凤提议道。
“围点打援的确可取,只是池田光政为人足智多谋,行事极为谨慎,想伏击几乎不太可能,只有与其正面对决,尽快地击溃池田光政的援军才为上策。”王应详说道。
“你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击溃池田光政的援兵?”郑芝虎问道。
“最少需要两万。”王应详想了想说道,“如果池田光政不愿意与我军决战,而只是想拖住我军,分散我军的兵力,为后续的援军赢得时间的话,那该如何处置?”
“池田光政这个人我也听说过,是一个非常难缠的角色,如果他真的只是想拖着我军的话,那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郑芝虎说道。
“二哥,无论池田光政是怎么计划的,只要我军拿下了松江城,幕府的援军必定会不战自退,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郑芝凤说道。
“五弟所言极是,只要我军能拿下松江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郑芝虎想了想说道,“王将军,我给你一万兵马,你能拖住幕府的援军几天?”
“如果只有池田光政一路的援军的话,只要火药粮饷充足,我最少能拖上半个月,如果幕府的援军数量持续增加的话,那就要看情况了。”王应详回答道。
“十天,十天之内我会拼尽全力夺取松江城,如果十天之内还无法夺取松江城,大军就准备撤回广岛藩。”郑芝虎说道。
“诺。”
……
第二日一早,王应详带领一万兵马出发前去阻击池田光政的援军。而郑芝虎这边也亲自上阵督战,加大对松江城的攻击力度。
三天之内,九州军的火炮就几乎消耗了七成的弹药,而火炮也损坏了十多门。松江城的二之丸在九州军猛烈的炮火之下,许多地方都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直到第五天,郑芝虎才得以真正地控制住松江城二之丸。而松平直政依托松江城的本丸和天守继续顽强地抵抗着九州军的进攻。
在攻入松江城之后,郑芝虎一刻也不放松,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军继续强攻本丸。在优势火炮的支援下,郑芝虎终于在第八天完全拿下了松江城。
(本章完)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布拉茨克
夺取松江藩的战役是九州称王以来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此战中东征的六万大军,战死者近八千多人,伤者多达二万多人。这一场战役打下来,九州军有点伤筋动骨的感觉,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幕府西征,郑芝龙决定采取守势。
朱由校这边也非常关注东瀛的战事,“松江藩的战役已经结束了?”
“是的,这一战九州军赢得不轻松,已经影响到了接下来的战争。”王礼乾回答道。
“幕府正在集结大军,准备与郑芝龙决战?”朱由校问道。
“是的,据探子回报,这次幕府集结的兵力可能在十万以上。”王礼乾说道。
“郑芝龙得名不正,使得几乎没有大名愿意支持他,就连外样大名也没有一个愿意支持他的。此次决战胜负难料啊!”朱由校说道。
“陛下,九州王一直在邀请江南一带的名士前往东瀛,可是一直到现在都无人愿意前往。”王礼乾说道。
“钱谦益现在怎么样?”朱由校问道。
“人虽然残疾了,但在台湾活得有滋有味。”王礼乾回答道。
“他在江南一地极有名望,想办法让他带个头。”朱由校说道,“对,还有一个龚鼎孳,让他们带个头自然就会有人去了。”
“郑芝龙得名不正,这使得他对士子缺乏吸引力,如果王娘娘带着皇子能出现九州,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王礼乾说道。
“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没办法吗?”朱由校问道。
“现在本州已经乱了,东瀛那边的探子传来消息,应该有机会行事。”王礼乾说道。
“要办就办得漂亮一点,不要留下破绽。”朱由校说道。
“诺。”
……
六月十九日,尤世威率领一万五千步兵和五千龙骑兵从雅库茨克出发,进攻图鲁汉斯克。
六月二十一日,陈四率领五万大军出蒙古,进攻布拉茨克。
六月二十八日,陈四的大军越过北海,进入安加拉河流域,为了保护后勤的运输,陈四在安加拉河的源头建立了出兵之后第一座城堡,取名为苏武城。历史上,苏武牧羊就在北海,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
陈四的大军溯流而上,到七月中旬,大军的先锋已经出现在了布拉茨克城附近。自从明俄谈判破裂之后,俄军已经加强了在布拉茨克的防御。俄军为了解决兵力薄弱的问题,俄军将领哈巴罗夫将基廉斯克的兵力和武器全部都迁移到了布拉茨克,然后捣毁了基廉斯克。现在布拉茨克的守军已经超过三千人了。
七月十七日,明军将布拉茨克包围。次日,陈四派出使者进行劝降,但却没有得到布拉茨克守军的答复。
七月二十二日,陈四对布拉茨克展开了攻击。
明军的火炮数量众多,但大多都是轻型火炮,而俄军借助地利优势,又集中了两个据点的火炮,双方在火炮的较量上一时间难分伯仲。
西伯利亚的俄军以哥萨克士兵为主,极其的骁勇善战。明军虽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是打仗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人数占优就一定在战局上也占优。明军一连数日毫无进展,明军在布拉茨克的战役暂时陷入僵持。
僵持的局面对于明军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在西伯利亚作战,天气是影响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适应天气等问题,大明跟俄国人一样,俄国人在西伯利亚大量地征召哥萨克人作战,而明军则是大量地征召在西伯利亚的蒙古人作战。
五万大军出征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