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道理不是么?
“不管那么多了,趁着德国人立足未稳,立刻反击!”布琼尼看着自己的手下们,有些恼怒的吩咐道:“不然我们都要去西伯利亚服劳役了!”
听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所有人都赶紧动了起来,有打电话命令一线部队反击的,有打电话确认其他部队位置的。
当然,也有人在询问德国人推进到哪里了,刚刚就有几个炮兵阵地还有野战医院,失去了联系。
整个指挥部都混乱成一团,毕竟德国人突破了防线之后,可没有原地站着等苏军收拾烂摊子。
克鲁普基这个小小的村镇,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算是两面被围了。正前方德军还在猛攻,听起来就岌岌可危。
如果丢掉克鲁普基,苏军在正面上就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御支撑点了。
他们必须要撤退,撤退到托洛钦附近,才能组织起新的防线来。
问题是,以德军的推进速度,怎么可能让他们顺利的撤退到托洛钦去?
到时候,德军会赶在苏军前面杀到奥尔沙,合围克鲁普基防线附近的大部分苏军——虽然不多,可也有至少十万人。
失去了这些刚刚赶到的增援部队,想要守住奥尔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丢了奥尔沙,德军可就直接来到斯摩棱斯克城下了……这一路败退,估计斯大林就是再怎么温和,也要杀几个指挥官以儆效尤了。
“必须守住防线,阻止德军进一步推进!我们丢不起任何地区了!”布琼尼看着忙碌的手下,继续开口解释了一句他的想法。
“另外,动员民夫,尽快在奥尔沙附近修筑新的防御工事……我们一定要赶在德军到达那里之前,在那里组织起一条新的防线!”这是布琼尼以防万一的招数,是他最后的手段了。
一旦德军真的吃掉了现在克鲁普基附近的苏军,远在奥尔沙的一条新防线,就可以用救命稻草来形容了。
苏军可以撤退到那里,在那里布置新的防线——至少,可以阻止德军快速抵达斯摩棱斯克,不是么?
“另外!”布琼尼想了想,又补充说道:“命令克鲁普基内的所有士兵,宁死也不能后退一步!战斗到最后一名士兵!”
“遵命!元帅同志!”一名手下听到了命令之后,立正敬礼,转身走出了指挥部。他要去传达这份命令,命令1万多名士兵,献出自己的生命……
正文 641明斯克
1941年的4月21日,苏德前线依旧有的地方平静,有的地方血腥。
“嘿!看那是什么!”在平静的阵地上,一名德国士兵靠在简易的战壕坑壁上,看着敌人的方向,对自己的同伴喊道。
他的同伴从战壕里坐了起来,然后把自己的武器架在了战壕的边缘上,瞄准了远处仔细观察。
“那是一面白旗!怎么这一次人数这么少?”端着自己的武器,德军士兵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啊!如果和往常一样,我才会不怀疑我自己看错了。”那名最先发现了异常的德军哨兵,对自己的同伴说道。
“排长!排长!看到那面白旗了么?”战壕里面有士兵对着排长所在的方向大声的喊了一句。
“我又不瞎!”排长回答了一句之后,又开口喊道:“那几个是苏联的军官,不要开枪!放他们过来!”
……
大概十几分钟之后,消息就传递到了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部所在地,摆在了伦德施泰特元帅的办公桌上。
“元帅!前线刚刚确定了的消息,明斯克境内的苏军投降了。”来送消息的军官立正敬礼,然后开口说道。
他的话让正在处理文件的伦德施泰特愣了一下,然后这名中央集团军群的总司令,就放下了自己手里的文件,接过了那名军官手里的消息。
他仔细的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然后终于放下了那张纸,开口吩咐道:“派人立即接收这些苏联军队的防区。”
“让克卢格的部队尽快进入明斯克,把事情全部确定下来。”伦德施泰特不是不想立刻向后方报捷,可他作为集团军群级别的指挥官,必须要确认好每一个细节才行。
如果他随便宣布占领了明斯克,可明斯克内的战斗还在继续,那这个笑话可就闹大了。
随后的几个小时,德军部队控制了明斯克的几乎所有主要建筑之后,伦德施泰特才亲自向后方报了喜。
德军的最大包围圈,包围了数十万苏军部队的明斯克大包围圈终于不复存在了。
现在,德军的火车可以轻松经过明斯克,把物资转运到更前方去。
而有了明斯克,德军还多了一个巨大的物资囤积基地,以及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中转。
同时,克卢格麾下的第4集团军,也可以挪出更多的兵力,开始向前线方向投送。
德国比较精锐的第7军和第9军这个时候都可以向前运动,与古德里安指挥的古德里安装甲群连成一片了。
同时,大将斯特劳斯指挥的第9集团军也全部都可以抽调出来了,这些部队现在也可以投入到前线的作战之中。
而这个集团军下辖三个军的兵力,这对于已经被击穿了防线的苏军布琼尼部来说,绝对算得上是雪上加霜。
德军攻占明斯克这件事情,在战略上还有战术上,甚至是在舆论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941年的4月21日傍晚,经过反复确认之后,元首秘书鲍曼终于带着万分的喜悦,通知了正在和好几个将军共进晚餐的元首最新的消息。
他走到李乐的身边,弯下腰来,对正在切割牛肉的李乐说道:“我的元首,明斯克已经是我们的了。”
元首为了牢记空战失利的教训,开始用吃肉惩罚自己的事情已经过去许久了。
此时此刻对于德国来说,那个为自己制造过伤痛的对手英国已经被打败了,可没有人敢劝元首放弃惩罚自己。
所以牛排或者其他什么肉类,都成了元首餐桌上的必需品,没有人愿意在元首面前提起不列颠空战仅有的那一次失败。
因此,李乐吃肉吃的理所当然,元首的习惯改变得也同样是理所当然。
怀疑元首的希姆莱,现在已经连骨灰都找不到了,谁还敢质疑元首的行为是否反常?
每一个熟悉元首的人都得过且过,捞到了好处的人大部分也不愿意再追究,元首的位置上究竟坐着个什么“东西”——当然了,也有可能“不是东西”。
李乐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停止了切割自己的牛肉,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去,叫戈培尔过来!”
鲍曼赶紧去叫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李乐和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