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越来越大的,大到让人很容易就崩溃的。
这种情绪在情报部门的审查被迫开始的时候,被激发了出来。已经有人明目张胆的用自杀的方式抵触隔离审查了,这让丘吉尔有些焦虑。
“首相先生……刚刚收到的来自德国内部一个情报组传回来的最后一封电文。”一个军官走到了丘吉尔的身后,开口汇报道。
英国在德国安插的情报人员因为经验不足,在开战之后就损失掉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英国才把情报战的重心,放在了破译德军电文上。
这一次,剩下的那些难上台面,或者临时倒戈的双面间谍,也因为李乐这个天然的反间谍雷达,以最快的速度损失殆尽了。
“最后一个情报据点,就这么消失了?”丘吉尔无奈的接过了这份珍贵的,传递回国的最后的消息,苦笑了一声。
上百个情报人员就这么被敌人一网打尽,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丘吉尔脸上也少了几分血色。
“警告:最近获悉,德国有一个希特勒直辖的‘影子情报部队’潜伏在我国……此消息应该准确,望小心……”看着电文上的内容,丘吉尔真的有些感伤。
一个自己国家的高层被敌人间谍渗透的消息,一个本国内差不多都要人尽皆知的消息,现在被情报机构最后证实了……
谁能告诉他们这些已经被捕的可怜人,实际上他们之所以被捕,就是因为情报泄漏?
“这电报真应该给秘密保安局的那些混蛋好好看一看!看看他们究竟丢人不丢人!我都替他们脸红!我都替他们耻辱!”丘吉尔把电文丢给了军官,狠狠的骂道。
他身后的军官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实际上他都不敢提前看那些电文的内容了,因为他也很害怕自己被卷入间谍案之中。
“德国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骂完了人之后,丘吉尔看向了自己的手下。
他心里一直有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就好像是他的心结一样:“他们想办法收买一个上尉或者少校这很可能,收买一个上校就已经让人很费解了……”
“可是他们现在可能收买了少将,或者中将甚至上将这个级别的军官……”他说到这里自己都难以置信。
“然后,还不止一个!是海军和空军,几个甚至十几个将军,都是德国人的间谍……”说着说着他自己就烦躁起来。
“如果我们不能在北非打败意大利人,也许我们就真的要输掉这场战争了!”丘吉尔烦躁过后,这样开口说道:“我不想输掉这场战争……好吧,既然我们打不过德国人,就拿意大利人开刀吧!”
----------------
加更,为支持龙灵的书友们!为“我说魏”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龙灵很感激!
正文 120便宜元首
“现阶段最重要的武器生产计划,就是投产追猎者,并且将改进的火炮尽可能的安装到追猎者和4号坦克上!”李乐已经有快半个月没有回到柏林了。
这段时间他都是在法国工作,视察海军还有空军的部队,鼓励这些士兵在不列颠之战中英勇奋战。
而在平日里,他最关心的就是德国武器的研发工作,他希望用后世的知识来指导德国武器的发展方向。
要知道,李乐所了解的历史,是会因为战争的形式不断的变化,最终改变的面目全非的。
到了那个时候,李乐的这个所谓的先知,或者说他所谓的看不见的情报部队,就会彻底失去效用。
也就是说,他带来的有关未来的金手指,在改变历史进程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弱,最终消失殆尽的一个金手指。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会被越来越多的改变,李乐知道的东西也就越来越不可靠,甚至变成完全错误的印象。
不过,了解敌人对策的方面虽然是在逐渐减弱的,可是改变自身的这个金手指,却是不会改变的。
虽然李乐不知道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李乐可以根据自己了解的未来,发展德国的军事力量。
显然,在无线电和雷达等需要长时间投入的领域,德国短时间内的改进还看不出什么成果。
可是在德国原本就有技术积累的领域,李乐的指导作用就成为了一个逆天到极致的金手指了。
比如说技术成熟但是概念模糊的武器选择与生产,李乐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德国少走3年的弯路。
75毫米口径的长身管火炮,实际上克虏伯公司早就有了自己的技术探索,李乐提前要求,他们就提前给出了实验数据。
尽管在火炮后坐力削减上,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突破,可是给部队装备上更好的反坦克炮,这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另外,在马耳他岛上大放异彩,成为德国伞兵最喜爱的武器的STG-44突击步枪,现在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投产了。
和集合技术工人靠作坊式生产出来的首批STG-44突击步枪不同,这一次投产的,可是比利时还有荷兰等轻型武器公司的正式产品。
因为已经成为口碑不错的产品,所以STG-44在投产之后就开足了马力,产品立刻就被陆军还有空军瓜分一空。
陆军准备装备30万支这样的新式武器,空军也希望能够拿到3万支STG装备给扩军的伞兵部队。
当然,海军方面似乎也有兴趣,只不过暂时他们还没有精力投身到轻武器的争夺战之中。
“我的元首,给部队装备一批比利时手枪的事情,确实要比我们自己的鲁格手枪便宜,可您必须要考虑到,我们自己手枪工厂的盈利……”一个参加会议的官员开口提醒道。
李乐一脸不高兴的看了看开口劝说他的官员,冷声鄙夷道:“你们难道就不能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
“为了几万支手枪的订单,就这样不顾自己的吃相,真给优秀的雅利安人丢脸。”他先是训斥了对方不思进取的想法,然后又转而说道:“成本!我需要的是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产能!”
“那种每天生产一支的艺术品,是不能让我们在战争中赢得胜利的!”他一只手安在桌子上,厉声说道:“国内的枪支生产线,都改造掉!生产MG-42去!”
提起MG-42机枪,又是一个违反德国工程师们审美观的武器,这东西几乎就是用冲压件堆成的垃圾,简直就是对精密武器的一种亵渎。
不过这个概念推行开来之后,几支样枪被送到部队进行测试,得到的却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论。
前线士兵竟然认为,这种新的武器虽然精度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