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的老弱充当‘两脚羊’?
不过赵作仁并没有担心胜利后的缺粮问题。
一来,打赢之后扶余人的军粮就会成为赵作仁的战利品,或许数量不多,但加上出征时燕族原有的粮食,称一段时间是没问题的。
二来,打仗是会死人的,死的人多了,消耗的粮食自然也就少了,军粮问题同样会得到缓解。
即便打仗的时候人死的少也没关系,大不了继续往西南方向攻打扶余人的地盘。
扶余人的地盘可比肃慎肥多了!
肃慎地区就肃慎老巢营地周围被开发成熟地,其他地区很多都有山林,并不适合人类生存繁衍,除非想要跟白山林海中的部落野人一般过着原始人的渔猎生活!
然而,通过敲闷棍抓来的扶余人口诉,扶余王国的平原地带大部分已经开发成熟田,扶余王国已经是一个纯粹的农耕文明!
扶余人出产的面食原本是肃慎人主要交易的货物,肃慎王拼尽全力进攻扶余人,说白了也是因为看着扶余人的面食流口水……
相对而言,肃慎人的食物就十分单调了,只有极少的面食和各种野菜蔬果,以及大量的熏鱼!
这玩意刚吃的时候赵作仁还觉得味道挺新鲜,现在赵作仁已经看到熏鱼就想吐了……
肃慎人的捕鱼技术比白山林海中的各部落要强,所以他们拥有大量的熏鱼作为主要食物。
至于耕种的技术,其实是肃慎人从扶余人那里学来的,在时代壁垒消失前,肃慎人也是渔猎文明。
只不过肃慎人进入了铜器时代,用铜制武器捕鱼效率能高一些(比用石头砸强出很多)。
六千人的队伍走出白山林海可不是小动静。
正在肃慎地区到处抓捕‘两脚羊’依罗所部扶余战兵很快发现了这支‘野蛮人武装’。
只是让依罗王搞不懂的是,白山林海中不是女真人的地盘么?
怎么突然又走出来一群发饰跟女真人完全不同,打出‘燕’字军旗的野蛮人军队?
军旗的重要性赵作仁当然明白,连土著皇太极都开始重视军旗,赵作仁没理由不去制作军旗。
原本不制造军旗是因为麾下兵力少,没有足够的材料,所以才没做。
现在兵力变多了,又有条件自然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军旗。
赵作仁麾下的军队旗帜分为三类。
第一类自然是他的帅旗,一个大大的‘赵’字图画在一张质地上佳的轻盈兽皮上面,就是帅旗了……
第二类则是营旗,就是‘燕’字大旗,一个营一面。
整个燕军就有两面,一面是惩戒营的,一面是那3000多人的奴隶壮丁编制成奴隶营打造的。
第三类是‘燕’字小旗,比营旗要小很多,一个大队一面,由各个大队的校尉亲兵执掌。
再往下的编制就不需要军旗了,靠军官们的喉咙即可。
旗帜做的很是破烂,但至少能让麾下战兵一眼看到,这就足够了。
皇太极能做出八种旗帜那是因为他搜刮到了肃慎人留下的‘遗产’,所以能做出八种不同颜色和镶边的军旗。
但赵作仁就没这个条件了,哪怕他占领已经沦为废墟的肃慎地盘也没用。
除非,赵作仁能拿下扶余王国的膏腴之地扶余城。
那是一座赵作仁所知道的这个世界第一座人口数万的‘大城市’。
依罗是依虑王的嫡长子,和赵作仁的年岁差不多,不过这个时代男子成年年龄很低,依罗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标准。
正是年轻气盛之际!
被扶余大王解慕漱扶上位的依罗王,特别想要证明自己。
这个时代一个王证明自己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条——战争和胜利!
不过年纪轻轻的依罗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女真人他不敢去碰,胡人更不用说。
造扶余大王的反,依罗想都不敢想!
这时候白山林海中刚好走出来大几千的野蛮人武装,在依罗眼里就是上天赐予自己成名的机会啊!
甭管这些人是从哪里走出来的,数量摆在那里,比起他麾下的部落战兵也少不了多少,这要是打赢了,他的名望立马就会超越他的父亲!
毕竟依虑在位期间,还没有单独击败过数量差不多的敌军。
最重要的是,依罗王得到自家斥候的情报,那支从白山林海中走出来的野蛮人队伍中,很多人手里拿的是石质武器。
这就是一群石器时代的野人嘛!
从小生活在青铜时代的依罗理所当然的对石器时代的野人充满鄙夷,和浓浓的自我优越感……
于是,依罗立刻召集自己麾下的部落武装,集结起来后直接一波流怼了上去。
依罗王要用一场堂堂之阵,传播自己的威名,让他成为扶余人中名副其实的王者!
053 三道阵列迎敌
当赵作仁通过斥候收到肃慎地区的扶余人主动出击的消息后,并没有感到太过惊讶。
因为赵作仁已经通过扶余人的口舌明白,白山林海在扶余人眼里是多么蛮荒的地方!
肃慎人一直被扶余人称呼为野蛮人,可想而知比肃慎更野蛮的白山林海在扶余人眼里的印象……
更不用说,之前从肃慎人出来的女真人,一仗未打就开启了‘战略转进’模式,更是助长了扶余人的嚣张气焰。
这种认知下,扶余人的兵力比自己还要多出一千多,没有理由龟缩不战,即便扶余人中的依罗王想要谨慎避战也不可能,那样会让他的威严尽丧!
这就好比在赵作仁上辈子的19世纪大殖民时代,一支精锐的英军被人数相当的非洲土著部落武装吓得不敢出战一个道理。
甭管再多的理由,那只精锐英军的指挥官都会被全体英国人鄙视到死,甚至连职位都保不住,会被提前退役!
赵作仁知道对面的依罗王刚刚上位没几天,如果再龟缩避战,他那只有血统带来的个人威望估计也会用尽。
若是丧失本部战兵的支持,依罗王还能坐稳自己的位置么?
这么一想,扶余人出兵几乎是必然的事件。
赵作仁派出去的斥候都是步行斥候,燕族又没有马匹,自然不可能培养出骑兵斥候。
所以消息传递的有点慢,等到赵作仁得知扶余人大军出动的消息时,双方距离已经不超过十里地……
很显然,自己周围也同样活跃着扶余人的斥候。
步行斥候就有这点不好,无法如同骑兵斥候那般遮蔽战场,大家都是两条腿的斥候,谁也别想追上谁……
敌军既然已经抵近,赵作仁自然不能虎头虎脑的继续前进。
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