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了。
汉国一完蛋,匈奴人面对的汉军自然兵无战心,到时候还不是匈奴人驰骋的天下?
当然,燕国也是做着火中取栗的计划,无论是用分封还是直接打下来大片汉地,只要掌控了汉地腹心丰富的资源和人口,燕军就可以从那些分封的领主或直接招募,不断扩充燕军的兵力。
说白了,燕国之所以只有三个标准师,还是受限于人口和财力。
而汉地在这方面,刚好可以弥补。
在大局之下,漠东草原上的姑夕王部和东胡卢王部的麻烦也就不算什么了。
听了贾诩的分析后,赵作仁陷入沉默当中。
其实燕京中还有一支野战部队可以调动,只不过全员都是步军,就是大燕的近卫军,也是系统招募的军队。
同时,赵作仁手里还留了几千枚紫晶币,可以临时招募出一批军队。
这就是赵作仁守卫燕京的底气。
然而,在草原上,赵作仁的系统近卫军再能打,也很难聚歼姑夕王部和东胡卢王部,总不能以步卒去追击骑兵吧。
所以,这支系统近卫军只能等到匈奴人进入多山多丘陵,不利于骑兵大范围机动的燕京地区才能发挥效用。
燕京周围自然也是有平原的,但却不是大草原上那般一马平川的平原,而是一座山一座山之间的平原。
只要匈奴人进来了,赵作仁有自信让少数系统近卫军锁死匈奴人的后路,然后以悍不畏死的系统近卫军猛攻。
说白了,赵作仁最担心的是匈奴人跑路的能力,而不是他们的实际战力。
再能打,还能比得过悍不畏死的系统士兵么?
而且这些系统士兵个个都拥有勇士的身体素质,放在匈奴军队中,可都是妥妥的精锐才具备得身子板。
贾诩看到赵作仁脸上的不甘,想了想提醒道:“如果王上想要给匈奴人一个教训,可以招募一批轻骑兵,只需上千人,就能让此时分散兵力的匈奴人损失惨重。”
185 大半汉地沦陷
赵作仁拉开个人面板,上面的紫晶币俨然已经达到6000之数,5枚紫晶币招募一名大燕轻骑兵,总共可以招募1200名。
1200名骑兵放在汉地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可以决定一场局部小规模战斗的胜负。
但在草原上,根本不算什么。
当然,这1200名大燕轻骑兵都是马术娴熟,悍不畏死的骑兵,放在草原上绝对是顶尖精锐。
毕竟整个草原也找不出多少真的不怕死的精锐骑兵。
很多看似不怕死的骑兵,只是被军纪逼迫不得已而为之罢了,一旦形势不好,再能打的骑兵都有可能崩溃。
当年东胡王庭最精锐的东胡可汗亲卫,还不是在战场上一次次溃败?
他们唯一的成绩就是溃败时,还想着保护自家老大突围逃命。
贾诩敢提出这个建议,自然是已经了解过草原上姑夕王部和东胡卢王部的骑兵是什么货色,别说是同等兵力前提下,即便匈奴骑兵多出两三倍的数量,也不是悍不畏死的大燕轻骑兵对手。
当然,这么做会消耗赵作仁的紫晶币储蓄,并且多出一千多号骑兵也增加了燕国的后勤负担,赵作仁最近几年一直很少招募新的系统近卫军,就是顾虑到这一点。
在赵作仁眼里,打仗有足够多的土著军队顶在前面即可,自己招募的绝对忠诚的系统士兵,还是要用在最后的时刻,或者当作自己的底牌。
既然系统士兵可以随时随地招募,自然不需要先招好放在那里浪费粮草,只有有紫晶币在,赵作仁就相当于手里握着一直不怕死的队伍。
除此之外,轻骑兵的价格是步兵的整整5倍,赵作仁是真的不舍得
不要怪赵作仁是个守财奴,而是漠东草原上有价值的人口和财货都已经被转移和南下,姑夕王部和东胡卢王部这一次出兵连成本都捞不回来,为了一个虚名把紫晶币库存拼上,值得么?
行政大臣看到荀彧面露难色后,站出来给了赵作仁一个台阶:
“王上,支持白起的作战已经让我们大燕国库陷入财政透支,贸然增加一支上千人的骑兵队伍,实属不智。”
荀彧说的是大实话,燕国跟汉国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同样的连前线官兵的基本军饷都发不齐了。
从燕国各地汇聚到燕京的各种财货物资,再发放到汉地前线,实际上只是白起所需的不到五成,剩下的亏空都是白起就地解决的。
有通过战利品缴获来弥补,有向新政府地区的大户人家摊派,也有到敌占区进行劫掠等等。
反正为了弥补物资无所不用其极。
战争进行到现在,之前拿下辽东辽西北平三郡定下的秋毫无犯政策早就失效了,白起唯一把持的底限就是没有对那些投靠过来的汉地大户人家出手。
也正因如此,汉国腹地的百姓对燕军印象下降的同时,却丝毫没有对燕军的作战起到阻碍。
说白了? 这个时代的普通黔首是没有资格反抗的? 只要安抚住了地方大户,他们有的是办法压榨剥削老百姓? 并保证他们不会作乱。
同样的道理? 汉军那面的情势也不妙,派遣到前线的汉军根本得不到足额的军饷不说,还要被各级官僚伸手。
越是国家危难之际? 这帮当官的越是肆无忌惮? 因为大家都觉得汉国很可能就此倒下? 自然要趁机给自己和自己背后的家族捞一笔出来,也不枉自己在汉国官场走一遭。
相对而言,反倒是蒸蒸日上? 战场上占据优势的燕军? 官员伸手的机率很小。
这不光是因为白起抓的严? 更多的则是因为大家觉得燕国这一次可以完成蛇吞象之举,一跃成为已知世界的大国? 甚至取代汉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然而然的? 谁也不想在这时候因为贪墨一些小钱而失去自己的燕国官身。
燕武13年年末? 姑夕王部和东胡卢王部横扫整个东胡大草原? 将本就地广人稀的大草原差一点变成了无人区? 燕国的国君赵作仁却下令不抽调一兵一卒,让白起全力以赴应对汉地的战斗。
这一幕让本来抱着希望的汉国将军彻底死心,那些心中摇摆不定的汉地地方实力派世家也不再左顾右盼,纷纷朝着燕国递出来的橄榄枝下注。
一时之间,汉地到处都是打着大燕旗帜的地方实力派造反军队。
四处扑火的汉军被白起抓住机会,一战歼灭超过十万汉国正规野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