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1 / 1)

文明争霸场 书迷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太极不落井下石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跑回去也是完犊子,莽古尔泰自然没有了逃命的想法,主子不配合,亲信心腹无论怎么拉拽效率也高不了啊!

就在这时,莽古尔泰突然举起自己的佩刀,高声喊道:“只有阵亡的八旗勇士,没有逃跑的八旗懦夫!”

随后,带着一群满脸悲壮的亲卫心腹杀回了战场,迎着大群燕军骑兵冲了过去。

既然回去也是死,不如战死在沙场上,好歹也能留个英名,皇太极再下作,对于战死的旗主也会高高捧起,这是一个圣君应有的姿态。

莽古尔泰身边的亲卫都是跟旗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白甲兵,他们在享受亲卫待遇和地位的同时,早已被深深烙印上了莽古尔泰的标签。

一旦莽古尔泰阵亡他们却苟活,即便逃回去也会被当作逃兵论处,是活不下去的。

这是八旗军中所有旗主定下的规矩!

高级将领身边的亲卫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自家主子身前。

然而,莽古尔泰的贴身亲卫还不足百人,虽然都是白甲兵出身,但在上千燕军的冲锋下,就如同一颗石子坠入河流中一般,除了溅起朵朵血花没有任何作用。

很快,莽古尔泰死在燕军的铁蹄下,战场上也响起了投降不杀的呼喊。

无论是包衣奴才还是旗丁旗民,在这一刻生命都是平等的,镶蓝旗的骑兵主力虽然有马,但之前的激烈战斗消耗了大量马力,他们很多人的战马已经跑不动了

155 骑射袭扰

莽古尔泰败得不冤,因为他遭遇的是燕军骑兵的精华,同时也是燕军骑兵的全部主力!

为了击败莽古尔泰,赵作仁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风险,将所有的燕军骑兵集中在一起拦截进攻莽古尔泰的镶蓝旗。

这主要是因为三旗中,莽古尔泰的镶蓝旗实力相对是最弱的,这里的实力弱不是指莽古尔泰的兵力少,而是指莽古尔泰的镶蓝旗军中白甲兵红甲兵的数量最少,旗丁旗民的数量也不如另外两旗,兵力完全是依靠包衣奴才充数的。

镶蓝旗实力弱自然是八旗在扩张过程中,莽古尔泰技不如人的体现,只是他自己不会这般想罢了

莽古尔泰人如其名,打仗全靠莽,勇武有加谋略为零,自然而然的,在八旗扩张瓜分战利品的时候,经常吃一些暗亏,久而久之镶蓝旗的实力就被另外两个难兄难弟落下了。

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能发展成仅次于两黄旗的队伍,靠的不是多尔衮三兄弟有多么团结,而是多尔衮的头脑。

外斗靠武力,内斗凭脑子,从这一点来看,国人外斗外行内斗内行说明国人的脑子很好使,已经把人情世故四个字钻研得剔透。

只可惜外敌不讲脑子,更不靠忽悠人的歪理邪说,一切全凭拳头说话,这才使得某国近代史变成了屈辱史。

真要是论宫斗和朝堂内斗的话,满清帝国可是相当强横的。

这并不是说人情世故无用,只要是人类建立的社会,这都是必须面临的社会常态,但把人情世故摆在所有事情之上,自然会衰落下去。

毕竟人情世故再厉害,也只是对自己人使用,外国人想要侵略掠夺你,他们会跟你讲人情世故么?

国际之间的人情说白了就是纸尿布,一戳一个窟窿眼!

绝对的利益分配才是国际社会最看重的,这也是国家之间的关系被看作是丛林法则的道理。

连两国签署的条约都可以随意撕毁,更何况是所谓的情谊?

这面莽古尔泰被击败的时候,另一面的战斗也爆发了,只不过这一次不是燕军主攻拦截,而是阿敏率领镶红旗,利用骑兵的优势在外围一点点削弱燕军的步兵军阵。

跟阿敏对抗的是兵力占据优势的燕军第一师和第二师。

燕军几万人自然不可能摆在一起,大军摆开后,即便排除抽调走的骑兵,同样可以延绵数里地之多,这还是尽可能聚拢的结果。

阿敏则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专门围攻袭扰燕军中的一角? 也就是第一师和第二师负责的一面。

燕军在白起的布防下? 摆出的是一个三角镇? 第一师和第二师由于战力较弱? 被捏合到一起? 虎贲师则单独负责一面,中间则是赵作仁亲领的系统近卫军。

这不是说位于中间的系统近卫军就在三个师的保护下? 恰恰相反,系统近卫军除了两翼外? 前后都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遇到敌军骑兵的突袭。

这就是白起经过赵作仁同意后故意留出来的饵食。

赵作仁来到这个世界最大的外挂就是这些系统近卫军? 他们战技娴熟,悍不畏死? 就算被大股骑兵撞进来,也不会丝毫溃散而是奋战到死。

因此? 哪怕再精锐的八旗骑兵,只要敢冲进来,白起就敢把他们留下来。

只要让八旗骑兵的速度优势消失? 两翼的土著部队随便派出一个标准团的兵力包夹就能聚歼。

失去了速度的骑兵,陷入步兵包围后? 就跟煮熟的鸭子一般,插多少根翅膀也飞不起来

然而,无论是阿敏的镶红旗还是代善的正红旗都没有朝着预留出来的中路军进攻,反倒啃起了边角料。

阿敏和代善虽然内斗能力不如多尔衮和皇太极,但战阵经验却十分丰厚,哪怕原本不是什么大将之材,横扫了东胡后,见多识广也足以让他们看出一支军队的强弱了。

赵作仁的中路军虽然暴露出来,那一杆杆燕王旗帜十分诱人,但赵作仁的系统近卫军摆出的阵容实在是太吓人了。

阿敏和代善这辈子头一次看到什么叫做横平竖直,没有一丝瑕疵的军阵!

这真的是活人能摆出来的么?

虽说军阵是否严整不代表一支军队是否能打。

但阿敏和代善明白一个逻辑,不能打的军队肯定站不出这么齐整的军阵!

这么一对比,第一师第二师乃至虎贲师跟系统近卫军根本没有可比性。

草原骑兵打步兵自然有一套自己的打法。

此时,第一师第二师的边角军阵就面临着成军以来最大的危机。

一个团级大方阵正面临着来回纵横贴上来不断射箭的八旗骑兵。

这些八旗骑兵的骑射功夫其实并不高深,甚至他们在奔驰的马上都无法做到真正的瞄准,只能瞄向一个大概的方向把箭矢射出去。

好在对面的步兵方阵目标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