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1 / 1)

文明争霸场 书迷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家从未听说过燕王给近卫军发过军饷!

近卫军虽然出手次数不多,但每一次出手都是视死如归的向前冲杀,让人印象深刻。

白起手持赵作仁赐予的燕王虎符,稳压库帕和简斐慥一头,即便两人心有不甘也不得不服从白起的命令。

随着大军进入三韩之地,秋风扫落叶般横扫,自身损失微乎其微,库帕和简斐慥乃至虎贲旅与先锋军上下,对白起的观感正在发生改变。

大家习惯了赵作仁那粗糙不堪的指挥水平后,一下子被白起精细化规范化的指挥引导,打仗完全不用动脑子,只需要听从白起命令即可,傻子都明白白起的真实水平。

至少,有了赵作仁这个前任对比,大家觉得白起做自己的统帅似乎更好一些。

这让军事能力同样一般般的库帕和简斐慥不禁心生敬佩。

没办法,这两人都出身低微,从军以后老大还一直是个半吊子军事家,甚至需要一边打仗一边学习,这两人能有多高的成长?

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赵作仁领兵作战的时候,后勤物资调配就从没有满足过大军需求,完全依靠就地打草谷才让大军不至于饿肚子。

换了白起上台后,后勤运输的效率立马提升了数倍,大军也不再是集结成一团一支接一支向前挺进,而是分成了泾渭分明的数股齐头并进。

别小看这个变化,若是换做赵作仁指挥,多只互相远离的部队齐头并进很容易会出现顾头不顾腚的现象

138 尽收三韩

然而,在白起手里,各个军队相互之间的呼应却十分密集,这让库帕和简斐慥位统帅大呼学到了!

将军队分成数股齐头并进的好处很快体现出来,再次兵败后的三韩之地一团糟,很多溃兵都不愿意或者说不敢跟燕军对抗,但不少溃兵除了砍人又没什么手艺,家里面也没什么亲人,干脆落草为寇沦为乱军。

三韩之地可谓是是一团糟。

结果在白起的指挥下,无论是乱军还是趁机下山作乱的土匪山贼,都被一一剿灭。

并且由于后勤管理的出色,调配清晰,让后勤官员贪污的暴露风险陡然上升,处理掉几个典型后,数万大军竟然在进入三韩后做到秋毫无犯!

这让三韩的平民对燕军的观感顿时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甚至有少数活不下去的三韩青壮主动投军!

白起也是来者不拒,这些投军的青年刚好可以填补前些时日大战后的兵员缺损。

当然,这些成就在真正的大局面前影响不大,不过白起很快就做出了一件令人惊讶的成就。

他不知用什么方式得到了辰韩王历谿卿的藏身之处,用骑兵突袭阵斩这名一路被追击的辰韩王!

随后不过数日时间,路人的人头也被收缴。

路人的人头不算什么,路人在三韩没什么根基,失去军队后就是秋后蚱蜢蹦跶不了多久,但历谿卿可是正儿八经的辰韩王,他的死顿时让辰韩上下心若死灰。

在这个封建时代,一个国王的生死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果不其然,当历谿卿的人头出现在辰韩王城之外时,辰韩选择了投降。

这不是辰韩权贵所能决定的,如果不投降整个城市都要陪葬,理所当然的,守军官兵得到白起派人射入城中的许诺后,独自打开城门迎降。

不过白起能饶恕普通的守军官兵,却不会饶恕辰韩的地方豪族和权贵,破城后燕军立刻在城内大肆搜捕。

很多在辰韩建立之初就存在的家族就此破灭,燕军所获颇丰。

随后,白起在辰韩城内召见投降的本地官员,这些官员都是中下层官员,没有什么家族势力,就是普通的公务员。

白起用人不疑,大肆提拔这些投降的官员顶替了辰韩王城中的官僚体系空缺,当然,顶替的官员前缀都有一个暂代,要看他们的表现才会最终定下来。

这种做法在最短时间内稳住了辰韩的局势。

白起留下一部人马驻守辰韩后,开往马韩,有辰韩这个先例摆在那里,马韩的权贵和地方豪族自然不愿意投降,但中下层官员和守军官兵却想要投降。

在大军面前,少数人终归敌不过多数人的求生欲,哪怕马韩的权贵掌握着高位。

一场内乱后,马韩城门打开,燕军蜂拥而入,城内残存的马韩权贵死的死逃的逃。

白起怎么可能放过这些漏网之鱼?

一队轻骑追出,誓要把所有的马韩权贵豪族赶尽杀绝!

其实白起在围城前已经给了马韩权贵豪族投降的选择,只不过条件过于苛刻,要他们放弃所有的财富和固定产,只做一个普通人,还要迁移出舒适的马韩王城!

自然而然的,马韩的权贵豪族不甘心自己好几代人的积累就此付之一溃,打算拼一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了辰韩和马韩的前车之鉴,保留实力最多的弁韩子家深思熟虑后,打算无条件向白起投降,并且献上了成已的人头!

不错,成已败亡之后带着少量亲卫逃回了弁韩,不是成已相信子家,而是他已经没有其他去路。

三韩之地弁韩的实力保存最多,去另外两家连一丝胜算都没有,至少弁韩在成已看来,还有守城的力量。

只可惜,弁韩的守军数量虽然远超马韩和辰韩,但质量参差不齐,军心士气低迷到负值,连子家自己都没有信心能守住城墙。

一旦破城,子家可就断了家族香火,九族诛灭啊!

所以,子家打算投降保留家族传承。

权位什么的肯定是想都不敢想,只求白起能让子家到乡下做一个富家翁地主。

面对这种请求,再加上成已的人头,知道自家大王心里底限的白起同意了子家的投降。

这么识相的掌权家族在这个时代可不多见。

很快,弁韩的权贵都知道自家的投降条件得到同意,虽然万分不舍,但纷纷效仿子家,也不求在弁韩王城有立足之地,只求可以携带浮财到乡下做一个富家翁地主。

一时之间,弁韩王城内房价暴跌

白起收到消息后,也乐得自在,他很清楚攻城战对己方造成的伤亡有多大,哪怕是一座军心低迷的城池,想要攻破损失也不轻。

拿三韩联军战俘编为惩戒团就是用来攻城消耗的。

现在弁韩权贵这么识相,就准他们一个富家翁的地位吧。

没过多久,弁韩城门大开,弁韩权贵豪族与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