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去,抬目却刚好看到,远处有动静发生。
“咦?”
恰巧此刻,远处突然飘来层层乌云。
大地之上也卷起了阵阵狂风,从南方而来,拂过灵州大地。
远处荒芜的乡村之中,剩下的袅袅无几的一些老弱,此刻站在屋外和干涸的农田之前。
迎面带着湿气切燥热的风吹过脸庞,其目光就一点点变亮了起来。
常年劳作懂得天时的农夫,还没看到云来,就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起风了?这难道是?”
“要下雨了?”农夫眼睛瞪得老大,朝着风和湿气来的方向望去。
果然,没有多久,就看见远处有滚滚乌云来。
灵州城内外,无数老百姓看见天上黑云层层汇聚,风在街道之上呼啸,就已经彻底坐不住了。
不知道多少人在街头基本狂呼,高举着手朝着天上呼喊。
“要下雨,要下雨了。”
“老天爷,下雨,下雨啊!”还有不少人按照古老的习俗,在街上敲锣打鼓闹个不停,好像这样雨就能快点下下来一样。
“神仙降雨来了。”更多的人跪在地上,仙人刚刚收伏了蝗神,接着就要下雨了,众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仙人给他们带来的雨水。
“神仙,快点让这雨快点下下来啊!”青石板门口,不少孩子都感受到了这股迫切之意,仰望着天空祈祷。
果然,顷刻之间磅礴大雨从天而降,将灵州城那满城灰烬洗去。
屋檐流淌着水流,街道石板之上哗啦啦个不停。
“哈哈哈哈!”成千上万的人在雨中狂奔,任由水将自己彻底湿透。
“赶快接水啊!把家里能装水的东西都拿出来。”家家户户拿出家里所有的东西出来接着雨水,生怕这雨等会就停了。
“真的下雨了,下雨了!”街头之上敲锣的人,泡在一家家门口,朝着每一家大喊。
“多谢仙人,多谢仙人啊!”这些人捧着水盆,一边接着雨,一边呼喊。
“蝗灾刚去!甘霖就来!仙人之法力神通,果然不可想象。”
“我灵州此番最难的关头,算是度过了。”
“还是仰仗神仙法力无边啊!”
官署之中,那些官员一个个面带喜色,互相恭贺。
内心更是敬畏不已。
天上呼风唤雨的仙人也升高了云头,朝着无尽高处而去,准备离开。
云下众人一个个仰头淋雨接雨,当然也看到了这一幕。
“神仙回天上去了。”
“仙人收了蝗神,降了甘霖,就要走了。”
“这肯定是要回天庭了。”
雷霆滚滚之中,仙踪消失在大雨磅礴和电闪雷鸣之中,只留下天底下,无数的感谢和祈祷声。
“恭送神仙!”
“恭送神仙!”
第七十二章:还愿
这一场大雨,直下了两天才停。
屋檐那淅淅沥沥的水流逐渐变小,然后化为了缓慢的滴落,滴滴答答的声音极为悦耳。
云开见日,光芒洒满大地。
不仅仅空气清新焕然一新,灵州大地的灵机也因此重新焕发。
安乐郡郡城的一座小院之中,是空尘子和几位护法的暂时歇息之地。
虽然此刻已经是下午了,但是空尘子大仙依旧没有起床。
“雨停了!雨停了!”唯有门口屋檐下一直守着的驴大将军一看雨停了最为激动,第一个爬了起来。
这代表着终于要出发了,离开这灵州贫瘠之地。
就不用再啃那窝头芋头,吃上那上好的美酒佳肴了,这清苦贫穷的生活,实在不是身娇肉贵的驴大将军能够和应该承受的。
驴大将军欢呼雀跃的又蹦又跳,然后将前蹄搭在窗户前,透过窗缝往里面看老爷有没有起床。
一双驴眼左顾右盼,就看见空尘子大仙虽然已经起来了,但是依旧盘坐在床上,魂游天外。
这是每日起床必须的修行。
当然,是空尘子说的,只是经常这起床必备修行,修着修着就又倒了下去,变成了睡个回笼觉。
天上一道青光落下,御剑而归的青龙童子进入房间,停在了床前。
童子幻化而出,行了一礼之后立刻说道。
“老爷,外面有动静了。”
“好多人要拜老爷您呢!”
“嗯?”空尘子高羡还以为自己住这里被发现了,立刻睁开了眼睛。
青龙童子立刻细细说来:“刚刚雨一停,童儿在天上就看见,城里就好像早有准备一样在城南立起了一个好高的神坛,上面摆着老爷您的木头神像,全城的老百姓都过去了。”
安乐郡城南一片空旷开阔地上,如今已经是人山人海。
一座高高的木头神台搭建而起,上面立着一座神仙道人像。
面目栩栩如生,虽然时间急促,但是却细节精细无比,仙人气度意蕴十足。
可见工匠的技艺和全神投入,将他想象之中的空尘道君和神仙气度完全雕刻了出来。
锣鼓喧天,燃放过爆竹之后,几个壮汉抬着一座香炉上了高台,随后是一些祭品供物摆得高台之上满满的。
虽然都是简单至极的干果和贡食,还有蒸好的大馒头,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显得极为难得。
安乐郡郡守刘元丰率领着郡里大大小小的官吏登台,虔诚焚香祷告。
“禀空尘道君!安乐郡郡守刘元丰携全城百姓,今日特为还愿而来!”
“赐仙粮、驱蝗神、降甘霖。”
“我安乐郡全郡百姓、灵州千万黎庶,皆因仙人而活。”
刘元丰说完这句话,下面无数百姓听得泪流满面,跪下高呼空尘道君的名字,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痛楚,才能够明白仙人之功德无量。
男女老少,家家户户诉说着自己的感激之情,和之前的苦难,想要将自己的一切都告诉神仙,最后求神仙保佑自己一家平平安安。
高香燃烧过半,才平息了下来。
这个时候,黎民百姓之中走出了一位拄着拐杖的皓首老者,在几个年轻人的搀扶和跟随之下,捧着一个盒子盖着红布来到供台之下。
安乐郡郡守刘元丰也没有惊讶,亲自下台接了上来,放在了供桌之上。
红布掀开,竟然是一根玉拂尘。
白玉无暇,可见是上等精品,是绝对的宝物,拂尘之下是一缕缕黑色丝线。
安乐郡郡守刘元丰跪下之后,详细叙说这拂尘的来历。
“安乐郡贫瘠,道君大恩大德本郡百姓和本官倾尽江河也无以为报,唯有此拂尘供奉道君。”
“拂尘之玉,乃是一位王氏善信将家中珍藏宝玉献出,精选工匠精挑细琢而成。”
“拂尘之丝,乃是我满城百姓献出的一缕发丝之中抽取,由多位女工编织而出。”
“代表着我安乐郡百姓感念仙人恩德的契书,当生生世世铭记,永不敢忘。”
家家户户齐声高呼。
“空尘道君功德无量。”
“我安乐郡百姓,当生生世世铭记,永不敢忘。”
安乐郡郡守刘元丰起身,正准备安排人将拂尘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