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在脸上画起了妆容。
“哼!”
画了几笔,突然不知道为何想起了往昔,骤然怒气冲冲,一挥手将铜镜床桌全都打成一团乱。
深吸了几口气,脑海的画面才消泯了下去,头也不回的对着身后的双子说道。
“说吧!”
跪在地上的双子着才敢开口。
“神主!”
“皇帝和那司天监监正陶显已经出京了。”
“灵武也回信来说,他已经将消息送到了阴阳道人那边,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动手。”
“这下空尘子和这些老妖物们彻底对上了。”
红衣神主轻蔑一笑:“这些老贼岂是高誓那杀才的对手,阴阳道人上一次就被高誓一剑劈成了两半,命大借助妖莲再生之力才将自己给拼了起来没死。”
“只是从此以后,就变成了真正的阴阳道人了!”
说到这里,别说下面的双子少女,就连五神教主也笑了起来。
笑完,红衣女子的脸上再次转为了冷色:“这一次就送他们全部去死!”
“他们还真的以为我是邀请他们来共建神朝的?他们要是不死,这神朝如何建立得起来,如何号令各方妖魔?”
红衣女子站起身:“告诉玉山上人和灵武,其他的他们不用管,但是皇帝和陶显一定得死,杀了陶显和皇帝,以后他们就是司天监的监正和京都城隍。”
“那空尘道君呢?”这个时候,双子少女的姐姐突然问道。
提起这个人,红衣神主瞬间回过头来,脸色一下子变了。
一双杏眼变得凌厉至极,樱唇紧抿着开口。
。
“他能怎么样?他一个软弱逃避之人,凭什么道理阻止我建立这神朝,立下神规妖律。”
“他要么就杀了我,杀了天下所有的妖魔。”
”要么就自己来。”
说到这里,脸上化为了嗤笑。
“你真当他是那种为了天下人甘愿放弃逍遥自在的人?他不可能的,他自称是天上的云,受不得一丝一毫的束缚。”
红衣女子从上面走下来,接过双子手中传信的鸟儿。
一伸手,飞鸟便冲出窗外,窜上天空不见。
“就好像这展翅云霄的鸟儿,你若是要给他套上绳索,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我比任何人都了解他!”
红衣女子仿佛早就知道是何种结局,也早就计算好了如何应对,嘴唇微微翘起说道。
“我就在京城等着他。”
“他不是喜欢行侠仗义,自认为是道德真仙吗?”
“我看他是救京都的数十万人,眼看着我立下神朝定下妖律神规,做到他当年能做而不愿去做的事情。”
“还是为了救这天下,杀了我和这京都的数十万人。”
“我看他这高高在上的神仙如何去选。”
红裙女子笑意从嘴角扩散到整个脸上,然后一甩衣袖,唱起了戏词,在台上翩翩起舞。
仿佛只要想象到那让高誓难堪和抉择的场面,她就能够感受到无边的愉悦。
————————
而此刻,属于一切风起云涌的中心点的空尘道君,却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要悠哉得多。
今日太阳又大又烈,他正在树荫下坐在藤椅上,拿着一个精致的小算盘打来打去。
空尘道君虽然依旧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样,但是口上却小声念叨着。
“来了不少啊!”
“如此多的材料,要全部炼成丹药,这得要多少药材佐之?”
“至少得开炉好几次,早炼药效就越好。”
“唉!这么多的药材,又要花好多钱啊!”
“关键还不好凑齐。”
院子晒太阳的的驴大将军竖起耳朵听得瑟瑟发抖,估计常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人前一身仙风道骨、淡泊名利、乐善好施的空尘道君,背后是这么个模样。
不过驴大将军想的不是这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属于妖魔,他这是生怕大仙痴迷炼丹走火入魔,日后把它也给炼了。
驴大将军觉得应该扭转一下大仙这喜欢用妖怪炼丹的坏习惯。
立刻挺身而出,一副忠肝义胆直言相谏的模样。
“老爷!是不是太狠了!”
驴大将军用一副平常从未见过的凝重和深沉目光说到:“我们在戏本里,不是正派人物的么?”
“老爷啊!这样做,是不是不太正面呐!”
空尘子打着小算盘的目光看了过来。
“狠吗?”
“要不你顶上?”
空尘道君眼睛一亮,看着这驴子,颇为欣赏的点了点头:“你这样的,至少能抵得上两个。”
驴子高耸的头颅一下子低了下来,腿也软了。
立刻上前舔着脸说道:“不狠!老爷干的实在太对了。”
“不仅仅要抽妖血、还要扒妖骨、肉也不能浪费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祸害人间和与老爷做对的下场。”
驴子仰着脑袋极力高吼:“我与妖魔不共戴天!”
虽然极力装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但是那四腿颤颤和屁股扭扭的模样,依旧还是猥琐得不行。
门外传来了车轮滚动的声音,运送货物的车辆已经到了。
这是之前下单的炼制小还丹的药材,几乎掏空了集市药行、各大药铺的珍藏,可是还是不怎么够。
这个时候天空的云雾飘下,监察四方的云君也飘落到道人面前。
“大仙!皇帝出京了!”
云君这几日没少去梅园偷偷看戏,此刻学着路边爱看戏的大爷那般,一副不大标准的戏腔高唱道:“啊~”
“大戏开锣了了了了!”
空尘子只是点了点头:“知道了!”
第一百零二章:血月出,妖魔现!
南巡的大队人马停在了马安驿驿站。
车马如龙,行走不便。
历经两日,还得一日路程才能抵达燕定府,缓慢的速度根本追不上皇帝迫不及待的心情。
马安驿站是一座大型官署,旁边还有着驻军,这才能容纳南巡的大队人马。
大周过往大半的急报、奏折、密报和军情,都由这里中转,送往神京。
卫国公李国源穿着官服匆匆进入了皇帝的休息之所,高墙大院之外便被两个太监和一群侍卫给拦住了。
“刘公公,还请劳烦通报一声。”
身为太府卿,李国源头不仅仅是李淑妃的父亲,同时也是天子的重臣心腹,他便是负责此次南巡的准备工作和协调大队人马的官员。
做的事最劳心劳力提心吊胆,却并不讨好,依旧不断被文武百官弹劾。
刘公公还没有进去,一位穿着白色道袍气质脱俗的女冠走了出来,正是李淑妃。
李国源一见,立刻躬身下拜,哪怕是身为淑妃的父亲,此刻也必须得行礼。
“淑妃娘娘!陛下可曾休息?微臣有事要报。”
李淑妃立刻上前扶起了父亲:“陛下刚刚歇息了,父亲可使有什么要紧之事?若是不要紧的话明天再报吧!”
皇帝年迈,一路车马劳顿,也是有些吃不消。
李国源面露忧愁,刚刚有人来报来了一些不正常之事,让李国源隐隐感觉到了不详。
这个时候,守在墙外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