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1 / 1)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鹿子草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要不七百加一份工作也行!”

陈斌本来还想拉着他一起赚钱呢,没想到深入交流下来,发现对方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好吃懒做的小白脸。

如果有稳定货源,谁乐意找个比自己还娇贵的合伙人啊!

“红旗公社那边,供货稳定吗?”

“不知道啊。”戴誉实话实说。

“……”陈斌:“你耍老子呢?”

跟这儿胡扯了半天犊子。

戴誉不顾他的黑脸,继续道:“我都一年多没去了,谁知道那边是什么光景。万一人家将粮食卖给别人,我也没办法。要不怎么说,我得亲自跑一趟,还得花钱上下打点呢。”

他要是一口就应下来,陈斌还得抱着怀疑的态度再犹豫半晌。这么不管不顾地交了底,反而让陈斌放心了。

他不再跟戴誉磨叽:“八百就八百,但不包工作啊!你拿着这钱去厂里找找关系,找工作简单得很。”

让他出钱容易,但想让他往厂里塞人就有点难了。别看他是厂长小舅子,但万一被他那老古板姐夫知道了,准没好果子吃。

能用钱解决的事,还是用钱解决吧。

最后二人商定,先给戴誉五百定金,陈斌的人与红旗公社那边完成第一次交易后,再给戴誉剩下的三百尾款。

老巢都在厂里,谁也不怕谁跑了不认账。

修配社那边让二虎守着,戴誉揣着五百巨款,美滋滋地回家时,戴母正在后院喂鸡。

“妈,我大嫂从你这拿钱给三丫看病了吗?”戴誉凑过去小声问。

三丫前几个月被查出儿童先天性弱视,矫正视力的眼镜挺贵,还只有省医院能配。

“嗯,我给了她一百,说是配眼镜得半个月,还没拿回来呢。”

戴誉琢磨着,那眼镜再贵也就几十块,戴大嫂这是直接把他的债务转嫁到他老娘身上了。

利索地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十张大团结塞进戴母手里。

戴母吓了一跳,以为他又干了什么坏事,急得鸡都不喂了,赶紧盘问他哪儿来的钱。

“我答应帮人家去小舅那边换点粮食,这是牵线的好处费。你放心收着吧,没事!”

想想娘家那边的情况,戴母先信了三分。

“什么人这么大方?给你这么多钱?”

戴誉啧了一声,伸手道:“商业机密,能随便说吗?得再给我五十才能告诉你!”

戴母拍下他的手,气得啐他一口。

他趁机转移话题:“我明后天就去红旗公社一趟,你有没有要捎过去的东西?”

“没有,他们比咱在城里吃的还好呢!”戴母想了想又道,“你舅倒是想买个话匣子,公社那边一直没货。”

将刚到手的一百块又掏出来:“你去百货商店看看,别挑太贵的,记得要□□啊!”

戴誉抽出五张还给她:“不就是半导体吗,我一会儿去中国大街上的无线电商店买点材料,自己攒一个就行。没多少钱……”

第13章 第 13 章

中国大街位于市中心,是省城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

解放前,有十几个外国领馆被设立在滨江市,所以当时中国大街附近遍地都是洋人经营的西餐厅,洋行和工厂。

这些店铺如今虽已被收归国有,但是变更的只是经营性质,建筑主体没有任何改变。

绿树掩映间,上百栋风格各异的小洋楼,都是二至四层的西洋古典建筑,看起来颇为豪华气派。

是以,戴誉刚从摩电车中下来,便被眼前的建筑群镇住了!(注1)

原本环境还可以的机械厂,直接被对比成了大农村……

戴誉像个第一次进城的土包子,东瞧瞧西看看,从街头走到街尾,终于在与国课街的交叉口处找到专门供应半导体外品零件的无线电商店。

这会儿正是下午四五点,附近好多单位已经下班了,商店的一层门市里人山人海。

在柜台前抢到一个空位,戴誉不由感叹出声:“今天这人也太多了!”

邻近有个二十多岁的高个青年,手里握着一本《无线电工程制作评比优秀作品选》。

青年闻言笑道:“你有日子没来了吧?我这几个月每次来都是这么多人!”

“前两年连饭都吃不饱,谁有心情玩这个!也就是今年缓过劲来了,才又把这奢侈爱好拾了起来。”

“就是,我去年来过一次,当时商店里冷冷清清,顾客只有小猫三两只!”

言谈间了解到这位青年是省大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名叫程旭。

戴誉边听大家交流边观察柜台前这些人。

大多是文质彬彬的青年人,有些凭衣着和佩戴的手表就能看出经济实力不俗。

货架上摆放着的最新款上海牌160型收音机标价是183块,而一辆飞鸽或永久的自行车也不过180块而已。

在一个收音机抵得上一辆车的年代,能玩得起无线电的,都是有文化还有点钱的。

程旭见戴誉总盯着他手里的书瞧,主动将书递给他,搭话道:“你要买什么?这边我挺熟的,可以先帮你介绍。有的东西如果店里没有,你还得去寄卖商店或者电子工厂处理品门市部找找才能凑齐呢!麻烦得很!”

戴誉接过那本选编翻看,笑着道了谢:“我打算装个矿石机,所有材料都得买。”

“现在都时兴装电子管的了,上海那边甚至有人开始装晶体管的,我劝你别玩矿石机。我四五年前装过一个矿石机,只能收到一个‘渔业电台’。”程旭一脸无奈,“咱们市里就一条江,还有大半年的休渔期,除了一早一晚能听个天气预报,其余时间都是滋滋啦啦的电流声。哈哈!”

戴誉一乐,解释道:“我之前也装过电子管的。不过这回是帮老家亲戚攒的,农村买电池不方便,就琢磨着做个不用电源的矿石机更省事一些。”

他装的那台电子管收音机还是当初读高中时,物理兴趣小组的课后作业。

程旭点点头,还是建议道:“那得看你老家附近有没有电台了,除非离电台特别近,否则架设天线和地线非常考究,弄不好连‘渔业电台’都收不到……”

“幸亏你提醒我!”戴誉一拍脑门,想想红旗公社的地理位置,没准还真被面前这位老哥说中了。他倒是忘了,现在可不是5G时代,山沟沟里恐怕连电台信号都是不稳定的。

柜台里的营业员也道:“最近店里没有矿石,你要是想组矿石机得去中药房买辉铜矿。”

“看来这电池钱还真没办法替他们省了。”

让营业员帮忙凑了能装三个电子管收音机的元件。

最贵的是变压器,一对就要四块钱,便宜的譬如动圈喇叭,一块钱一对。

总体算下来三组元件成本价不到五十块,便宜呀!

戴誉心里挺美!

时间不早,还要赶最末一班摩电车回厂里,戴誉与程旭互通了联系方式,便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