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石木相对(1 / 1)

红马鬃白 豆子禹 254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1章 石木相对

朱高珞转眼就进了厢房,见徐锦香在,只是气极的表情稍稍正了一下,望着苏小难诘问:“你说清楚,燕王府哪点对你不好了,哪点对你不周,你竟是流水一般,无情无义!”

苏小难只是望了朱高珞一眼,就不敢看他,垂着头,眼泪已经掉了出来。

朱高珞见她不语,又利箭似诘难:“你倒是话也不说,有什么不敢说的,做得出来还说不出来吗?真枉费了我对你一番情谊。”

徐锦香看待不过,语气正色:“你在这发什么疯,要发疯回你云水园疯去。”

朱高珞满面委屈和不甘:“我是发疯吗,姨娘,你看我像发疯的样子吗,倒是苏小难,你怎么不问问她,她心里疯了,疯得厉害呢?”

徐锦香猛然起身,训斥他:“谁疯了?你成日里都想些什么?小难如今不是小孩子了,她早该到了女大当嫁、施衿结褵的年龄,你不为她高兴,反而骂她无情无义,你不是疯了是什么?”

朱高珞执拗和不甘的神情分毫不改:“什么女大当嫁、施衿结褵,分明是别有用心,图那点王子妃的富贵!”

苏小难已经泪不成声,嘤嘤成泣,徐锦香亦脸色全变,喝道:“说出什么狗屁的话,你给我出去。”

朱高珞又横又气:“我不出去,她不说明白我就不出去?”

徐锦香说:“你要她说什么?”

朱高珞说:“说什么?还不是问她的心,为什么要嫁给朱有爋,你喜欢他是不是?你是不是对他早心生情愫?”说到这,朱高珞实在是极端委屈,他从前知道苏小难与蓝乡安的事情,知她心里有一个心结,所以对她是虽百般爱慕,但也不愿意伤她的心,所以一直保护着她,分毫不敢提起男女之事,但他心里知道,这世界上唯有苏小难是他钟意之人,可今时今日苏小难竟一声不吭就说要嫁给朱有爋,这让他的心血都付之一炬,哪里不恨不怨。

苏小难被他问到这里,已是无法原谅自己,只抽泣应对:“我,我,公子,是小难辜负了你,你要怪就怪我无情意义,以后也将我当成无益之人,别再理睬于我。”

可朱高珞在气头之上,完全没有听出她话里的反意,一声苦笑:“罢了罢了,是我有眼无珠,有眼无珠!真是锦绣于外,败絮其中。”

徐锦香见朱高珞这般蛮不讲理,又骂:“你越来越不像话了,你和她好歹有那么长时间的情分,怎么说起话来就像仇人似的,我倒真想问问你,你也是亲王的儿子,你要是喜欢她,为什么不娶她,你把机会让给别人,又怪得了谁?”

朱高珞听了这句话,恍然雷击,眼神一道绝望的孤光,已经红得酸楚。整个人傻愣愣地就站在门口那,一动不动,就好像被人抽掉了魂似的。

这番情景却是熬了一个通宵,徐锦香让朱高珞回去,他比石雕还扎实,让苏小难躺下,她比小牛犊还犟劲,自己只得靠着床阑眯一会,梅槿在外厢,却是进也不敢进,睡也不敢睡。

到了第二日清晨,徐锦香又疲又倦,问两个:“你们到底想怎么样才好?”两人熬了一夜,竟然也不困乏,她也是无语至极,又说:“好歹有个结果吧,这算什么意思,难道一辈子就这样子,最后变成两块石头,彼此望着是不是?”

朱高珞终于开口了:“变成石头也比她去周王府强?”

徐锦香嗤地一笑:“你真是石头,既然你舍不得她,她也舍不得你,那总该想个办法啊,朱有爋是有备而来,你们父王又是同胞兄弟,要想让他退婚,也不能行蛮啊!”

朱高珞问:“姨娘是不是有办法?”

徐锦香说:“我又不是诸葛亮,我有什么办法?”

朱高珞问:“那如何是好,总不能眼看着小难羊入虎口吧。”

徐锦香又是笑:“你怎么知道她去的是虎口,说不定人家朱有爋对小难百般爱慕呢,我估摸他这辈子都不会和小难说你这样的恨话。”

朱高珞顿感羞愧内疚:“小难,都是我不好,我口无遮拦,说了伤你心的话,你大人大量原谅我吧。”

苏小难不语。徐锦香接着说:“小难不是记仇的人,你以为她死心塌地要去周王府吗?她不都是为了燕王府与周王府的两家情谊。”

朱高珞的羞色更重:“我去和父王和母妃说去,叫他们收回旨意。”

徐锦香说:“你说了也没用,他们是极看重这桩婚事的,再说你拿什么说去,说你朱高珞喜欢苏小难,说苏小难不嫁你朱高珞就生不如死?”

朱高珞直觉徐锦香说得在理,父王定然是不希望他在这当儿提出什么喜欢苏小难的话,那样不但说不动父王,反而会叫父王恨了心的送小难走。便问:“姨娘总得为我想个办法?算是高珞求你了。”

徐锦香说:“你求我没用,你求小难吧。”

朱高珞一喜:“你是说你有法子了。好啊,别说求小难,就是给她跪下,我也心甘情愿。”说的时候已经往前单膝着地,握着苏小难的手,抬头看她,苏小难一直低着头,眼睛红肿,这时见朱高珞抓起自己的手看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说:“高珞,你不必这样。”

朱高珞说:“小难,我,其实我,我自从见到你第一眼,唉,反正你明白我的心意,我希望你原谅我,我真不是故意的。”

苏小难说:“我从来没有怪过你,是怪我自己的。”

朱高珞的脸上浮现喜悦:“小难,我知道你舍不得我,我一定会救你的。”

徐锦香咯咯地笑:“她又不是去刑场,你救她做什么?好了,小难也原谅你了,你赶快回去练武读书吧,不然你父王知道了不要责罚你。”

朱高珞说:“今日不管了,这事我要和姨娘一起去办,不救出小难我誓不罢休!”

翠瑾园里,燕王朱棣刚刚离去办理事务,走前还问徐王妃:“小难既答应了,我看她也是看中了朱有爋,只是依我看,我这侄儿,虚有其表,将来做不成什么大事。”

徐王妃一面抚顺锦袍的摆子,一面替他顺袖口,戴腰带,回说:“你以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能做大事,只要两情相悦,不就好了。”

朱棣说:“我不是说侄儿不好,是怕小难以后吃苦,朱有爋已经有妻室,小难过去就是侧妃。”

徐王妃说:“我听闻朱有爋的妃子身体极差,他也告诉我,就一两个月的事情,小难虽是侧妃之名,但有正妃之实。”

朱棣轻轻叹息:“嫁周王的儿子我也并无异议,只要小难喜欢,我都随她,女大不中留,说的就是这个事。”

徐王妃宽慰:“王爷怎么伤心了,这是喜事,应该高兴才是,以后长宁不也要嫁人,你还想一辈子留在身边不是。”

朱棣说:“说起长宁,你这个母妃一定要常常念带她,别让她心寒。”

徐王妃笑着说:“我都知道了,王爷都放心吧,这家里一针一线不都是我穿着。”

朱棣微笑:“还是爱妃知心,不过我还是啰嗦一句,爱妃不要责备我,小难虽是外姓,但婚事却一分礼节也少不得。”

徐王妃嫣然:“放心吧,保证让王爷满满意意。”说时已被朱棣拥住,却是暖和。

徐王妃刚入翠瑾园小殿,已有通传,说朱有爋和他的儒家老师来拜见她,这儒家老师便是说媒人,两人是来商议纳吉定亲的细节,以及黄道日程。

徐锦香匆匆赶到翠瑾园小殿时,已听那儒家老师在呈报纳采礼,只说合欢铃一对、鸳鸯一对、凤凰一对、舍利兽一对、受福兽一对,又说绸缎、首饰、金银、珠翠、宝器,乃数不胜数。至全说完,又提出娶亲之吉日,征求徐王妃同意。

徐锦香说:“我看有不妥?”

众人看她,儒家老师问:“小姐,哪里不妥?”

徐锦香说:“《六礼》云,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样不能少,你现在便少了许多?”徐锦香说得也有道理,因儒家老师直接提出娶亲之日,这是请期的内容,那前面岂不遗漏了。

儒家老师说:“小姐差矣,我这里哪里少了,只是时间紧凑了许多,这正说明周王和二公子对这桩婚事的百般重视。”

徐锦香说:“那么问名、纳吉可有?”这问名、纳吉指的是男方问明女方的生辰八字,待合八字后,再定婚,如今看来分明是少了。

朱有爋早就坐不住:“没有又如何,只要王爷王妃同意了,礼金上去了,这些细枝末节要不要也罢?”

徐锦香说:“你是亲王,怎么说这样的胡话,又不是庶人婚礼,再说苏小难还是王爷的千金。”

儒家老师忙解释说:“这个确是我们的疏忽,不过我已征询过王妃的意思,这环节也是有的,只是简陋了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