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播出!!!(1 / 1)

他把世界玩坏了 田间小路 397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83章 播出!!!

  在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中,时间很快来到了晚上。

  距离两档节目的播出只剩下最后的一个多小时。

  一套的节目是在晚上八点准时播出。

  在播出时间这一块,陈起耍了点小心机。

  他把《舌尖》的播出时间安排在7:50。

  比一套那边早了足足十分钟。

  这点逼数他还是有的。

  别看网上那些沙雕网友现在闹得挺欢,但如果两档节目都安排在八点播出……

  不说百分百吧,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观众会选择有很多小姐姐的央视一套综合频道。

  陈起把他们看得透透的。

  没办法,记录片这个题材实在太劝退了,很多观众真的连打开瞥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就算真有很多人因为这段时间的热度对这部记录片产生了很大的好奇,但要让他们为了它放弃那些小姐姐也还是太不切实际了。

  这些人现在的心态应该就是你要看我推荐,但如果要我看我真不看。

  嗯,就是这样。

  就像是看到了某位知名导演或者知名演员的新电影上映一样,先熬两天等等口碑再说。

  要是真的好看我再买票也不迟。

  他们现在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

  守电视?

  不可能!

  最多也就第二天顺便去网上瞅一眼。

  所以,陈起很有心机的把播出时间提前了十分钟。

  可别小看这不多不少的十分钟,它却能起到决定性的大作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到时候打开了电视的观众九成九都会调到记录频道看一眼的。

  这一看,他们估计就走不了了。

  也不说百分百或者百分之八九十这样的大话,稍微保守一点陈起也觉得应该能留下至少五成以上的观众。

  这点信心他也是有的。

  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美食的诱惑?

  ……

  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

  距离《舌尖》开播只剩下最后的三分钟。

  就跟陈起预料得一样,很多很多本来没打算真来看这部记录片的观众都抱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把电视调到了记录频道。

  比如说那些等着搞事情的娱乐记者们。

  记录片没人看是真,但陈起有流量啊!

  报道陈起翻车肯定比报道一套节目爆火来得有吸引力。

  他们甚至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这部记录片没人看陈起首次翻车的相关报道。

  只要确认这记录片没人看,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把它发布出去狠狠的收割一波流量。

  除了这些记者们,那些广告商们也在高度关注着。

  他们很迫切的想知道这部片子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特别是之前被陈起点名的那十几家调料品牌。

  他们现在甚至都有点小小的紧张。

  他们都有点不太敢想象,如果《舌尖》真的爆了,他们会后悔成什么模样。

  当然,他们再紧张也没有味醇酱油紧张。

  味醇酱油的一众高层紧张的手心都直冒冷汗。

  他们承认自己有赌的成分,而且这个成分很大。

  陈起的新作品也确实值得他们赌一把。

  是输是赢,是风光无限借此封神还是直接成为一个笑话,今晚就能见分晓了。

  还有各大电视台也在关注着。

  京城卫视。

  蓝河卫视。

  牧城卫视。

  这些电视台的领导都饶有兴趣的在等着《舌尖》的播出。

  他们太想知道陈起的新作品到底长什么样了。

  准确一点说,他们是很想看到擅长作死的陈起真把央视给搅个天翻地覆。

  除此之外,像简单视频的赵清青,奇迹视频的方正华,就算是视频网站的龙头优优视频也都很及时的把电视调到了记录频道。

  跟那些电视台的领导们一样,他们也都想看看这部《舌尖》的庐山真面目。

  就连央视这边都有很多人把目光望向了记录频道,一套综合频道有部分人也不例外。

  对于陈起提前十分钟播出这点小心机,别说一套这边,整个央视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他们心里就跟明镜似的。

  不过所有人都没怎么放在心上。

  一部记录片而已,别说提前十分钟,就算是提前半小时也掀不起什么浪花的。

  ……

  记录频道。

  韩非和频道内的为数不多的一众工作人员都在紧张的等待着。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紧张什么,反正心里就是莫名的忐忑。

  陈起这一系列操作下来都把他们给整不会了。

  首先那八千万的冠名费和外界那铺天盖地的讨论度差点把他们吓死!

  记录频道成立这么久,他们哪里见过这种大阵仗?

  这种火爆的表象给他们所有人都营造了一种《舌尖》要爆的错觉。

  但他们脑海深处仅存的一丝理智又在不停的告诉他们这不可能。

  记录片这个词跟爆款这两个字就像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他们注定不会产生什么交集。

  虽然仅存的这一丝理智一直没有泯灭,但在节目播出这天,他们还是鬼使神差的跟着新任总监一起留了下来。

  他们想第一时间看到一些相关的数据。

  虽然心里也知道这节目不可能爆,但其实他们也还是抱有一丝侥幸的。

  万一呢?

  它毕竟是陈起的作品嘛。

  在这些人里,韩非无疑最紧张的一个。

  他本以为自己不会紧张的。

  但眼看着播出时间越来越近,他还是紧张了。

  《舌尖》播出的相关工作早已安排好,他其实根本没必要呆在台里的。

  但他做不到。

  不管怎么说《舌尖》也是他在记录频道烧的第一把火。

  虽然知道可能性几乎没有,但他还是希望有奇迹发生。

  对面,负责播出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倒计时。

  一分钟。

  三十秒。

  十秒。

  19:50分,《舌尖》准时播出。

  早已等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或好笑或好奇的睁大了眼睛。

  那些记者们把目光望向电视屏幕。

  那些广告商们把目光望向了电视屏幕。

  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的负责人也都把目光望向了电视屏幕。

  就连央视内部也有很多人好奇的看向了屏幕上《舌尖》片头。

  《舌尖》的片头很有诗情画意,而且还是附带了陈起特色的超高清画面。

  乡野田园,高山流水,还有捕捞和挖掘等一系列快速闪过的剪影镜头,再配上一道悠扬清净的纯音乐……

  “哇!”

  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都忍不住流露出了一丝小小的惊艳。

  这画面和音乐看着真的很舒服。

  这画面一出来,很多人感觉内心都平静了很多。

  就连各大电视台和赵清青等熟悉陈起的那些人在看到这个片头的时候都忍不住点了点头流露出了赞许之色。

  且不说它的收视成绩怎么样,仅凭着这些画面来说,这节目的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我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

  片头过后,节目正式开始。

  跟陈起之前的节目如出一辙。

  不废话,不拖沓,直奔主题。

  “哇!”

  在听到这个配音的时候,很多人又忍不住低呼了一声。

  这娓娓道来的平列声音听着真舒服!

  更让很多人惊艳的还是这简洁又不失大气的旁白。

  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写的!

  “……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与自然的故事。”

  你听听,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人与自然的故事!

  多会说话啊!

  在看到前面这一分多钟的画面之后,很多观众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欣喜的表情。

  他们发现这部美食记录片跟他们想象中的美食记录片好像不太一样。

  有点颠覆了他们对记录片的认知。

  在他们的印象里,之前的美食记录片好像都是拍一拍这道菜或者这道美食的大概做法,然后再给一些食客品尝这道美食的镜头,给这些镜头的同时再用大量的旁白来形容这道美食是怎么怎么怎么的美味……

  他们没想到陈起又是另辟蹊径!

  他居然别出心裁的选择从食物的原材料这个角度切入。

  还真别说,这个切入的角度还真是抓住了他们的眼球。

  看着好像很有意思!

  这是很多人在看完前面两分钟之后给出的评价。

  这节目真让他们有种眼前一亮的惊艳感,这种惊艳跟他们之前看到的《歌手》和《好声音》非常相似。

  真不愧是陈起,他不管做什么题材的作品,下限总是有保证的。

  简洁的前言过后,电视屏幕上画面一闪,观众们就跟着镜头来到了一座原始森林。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背着竹框的小姑娘。

  镜头里的小姑娘青春活泼,在环境复杂的原始森林里也仿佛是如履平地。

  “松茸出土后,她们会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会被破坏。为了延续大自然的馈赠,村民们一直遵守这山里的规矩。”

  “松茸的味道虽然独特,但流行在餐桌上也不超过二十年。在我国的传统食谱中,还有另外一种来自山里的极品美味。”

  镜头随着旁白很自然的切换。

  同样是山里,但出现在镜头前的主角却变了。

  那是一个笋。

  一个很大的笋。

  一个很大的且刚出土的笋。

  看着这个大笋从泥土里被挖出,很多观众甚至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清香。

  他们仿佛感受到了来自那山间的泥土气息。

  但是,虽然屏幕上的镜头切换得自然,但第一次领教这种拍摄手法的观众还是有点没缓过来。

  “???”

  很多人的脑门上都闪现出一排的问号。

  几个意思啊?

  第一个主角这就下线了啊?

  刚才个小姑娘呢?

  那个叫松茸的东西呢?

  你不拍一个制作好的美食成品吗?你不拍几个别人品尝它的画面吗?你不用点高端的我们没有听过的词来评价一下它有多好吃吗?

  这就完了啊?

  你怎么又不按套路出牌呢?

  更让这些观众们欲哭无泪的是,第二个主角笋的戏分也并不重。

  但好在陈起好像还有点良心,虽然他没有拍出别人品尝这种笋的镜头,但好歹给了一个色香味俱全的成品菜肴出来。

  就是这个菜肴让得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

  然后,很多人都默默的定好了明天的食谱。

  再然后,下一个主角隆重登场。

  莲藕和挖藕人。

  在高清摄像机的镜头下,一幅幅带着泥土芬芳和大自然气息的画卷配合着极具特色的旁白在观众们眼前徐徐展开,把他们带进了一个之前从未涉足过的新世界。

  他们在这个新世界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垂涎欲滴的食材,这些食材在全国观众们面前展现出了它们最自然也最原始的形态。

  因为超高清的摄像机,观众们甚至都能清楚的看到这些食材上面的纹露。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好像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清晰的记录片。

  观众们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看着。

  对很多很多人来说,这些画面都非常的新鲜。

  一直身处闹市的他们有很多人都是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这些东西是这样长出来的。

  真挺有趣的。

  ……

  央视内部。

  很多在看《舌尖》的工作人员在看到这里后也都不自觉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然后,他们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叹和费解。

  这部记录片真的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不对!

  准确的说,这部记录片有点颠覆了他们对这个题材的认知。

  记录片还能这么拍?

  在他们的印象里,记录片一直都是以严肃著称的, 陈起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新奇的角度和轻松的方式来制作的?

  他怎么做什么节目都能另辟蹊径呢?

  “这片子要破记录片的收视记录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了。”有人这样感叹道。

  没有人辩驳。

  ……

  同样生出这种想法的还有各大电视台。

  比如说京城卫视,比如说牧城卫视。

  他们此刻也是一脸惊叹和感慨。

  真不愧是他陈起!

  《舌尖》的质量肯定是在线的。

  这一刻的他们甚至有点替陈起惋惜。

  陈起明显没有按照以前记录片的模板来制作它的。

  主这样的氛围和节奏,他就不应该给他安上记录片的头衔。

  他要是给他挂上一个诸如美食综艺这样的帽子,再把它放到他们的平台来播放,要达到1%那样的平均收视恐怕还有可能。

  陈起要是自己再折腾一下,到时候真跟央视一套拼一拼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啊!

  他们心里都大感遗憾。

  ……

  简单视频。

  赵清青的脸色有点小凝重。

  她甚至都已经有点坐不住了。

  《舌尖》的质量、内容和拍摄手法让她有些猝不及防。

  仅仅只是看了前面这几分钟的画面和旁白她就已经知道,《舌尖》的成绩要比她预料得好很多。

  在这个时候,她也看到网上已经传出了一些欣喜的声音。

  这些声音让她生出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她低头看了看时间,距离一套综合频道节目播出的时间还有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