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泰坦尼克号残骸
泰坦尼克号,号称永不沉没的轮船,是埃菲尔铁塔之后最大的人工钢铁构造物,工业时代的伟大成就。
因为对自然的威力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所以泰坦尼克号在第一次处女航中,撞到冰山之后就沉没了。
泰坦尼克号整体有钢铁材质打造,在钱羽和古墨琳的猜想中,钢铁沉船这玩意,即使在海里泡久一些,应该是还能保存其形态完整的。
可是如今两人控制着飞鱼在海底找到的这艘巨无霸,却是残破不堪。
想象中应该是断成两截的船体,其上附着满海洋生物,巍然耸立于海底。
可是两条飞鱼看到的情景,却是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断成两截的船体,挨在一起,只留下一条小缝隙。
没有想象中船体表面都被海草藤壶甚至是珊瑚这些所覆盖,只有一堆钢铁框架矗立在海底,其下堆满了各种物体组合而成的废墟。
废墟上倒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各种海草珊瑚,长势喜人。
从两条飞鱼的角度看上去,如今的泰坦尼克号,已经不能称之为钢铁怪兽了,叫做钢铁怪兽骨架倒是差不多。
看上去破败十足。
“怎么是这个样子?泰坦尼克号的船身不是钢铁制造的吗,怎么会被腐蚀的这么严重?”
像去年的时候,钱羽在华国那边找到的那艘岛国军舰沉船,它的状况就保存的还算不错,除了被重武器轰出来的大洞,其他位置都保存的还算完整。
至少不会像泰坦尼克号这样,只剩下一副骨架。
而且这些骨架可能还是因为它们本身足够粗大,才得以在海水中坚持这么长的时间,看样子迟早也是会被海水侵蚀殆尽的。
“谁说钢铁就不会被海水腐蚀了?海水里的各种乱七八糟物质多着呢,像泰坦尼克号的主体材质钢铁,含有大量的铁,和少部分的碳。
其中的铁,会和海水中的各种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船体中的铁,被氧化到海水中。
像去年在华国那边找到的那艘岛国军舰沉船,船体应该是做了一些保护,材质方面应该也是有所改进,再加上沉没的时间没有泰坦尼克号这么久。
二战时期到现在大概六七十年,所以被海水侵蚀的速度就慢了一些,保存的相对完好。
泰坦尼克号就不一样了,沉没到现在都一百年不止了,再加上那个时候的船体材质并没有像后世那样经过改良,对于海水侵蚀基本没什么抵抗能力。
这一百多年下来,如今的这副模样很正常的。”
这方面古墨琳就比较熟了,本身所学的专业就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洋洋洒洒的跟钱羽说了一大堆。
钱羽只能是木然的点着头,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毕竟他是个文科生。
“到下边去看看呗。”
由于大部分船体都被海水腐蚀了,所以其上的一些东西,例如家具,生活用品,骷髅,这些,都随着船体被腐蚀,而坠落到了船体骨架的下方。
组成了一个废墟。
据记载,泰坦尼克号方面搭载的人数是2224人,生还七百多人,遇难一千五百多人。
因此,当两条飞鱼游到海底废墟上面的时候,就从废墟中,看到了一些错落在海草和珊瑚之中的骨头。
大骨棒子和骷髅头都有。
那些骨头半掩在废墟里,从上面只能看到极其稀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遇难者骷髅,估计就在这船体废墟之下了。
像泰坦尼克号这种观光游玩性质的游轮,其上很难有价值连城的东西,最值钱的,可能就是当时头等舱里的游客们,随身携带的首饰了。
像肉丝的那条海洋之心项链,就是价值连城的存在。
不过好像生还下来的肉丝,好像把它带离泰坦尼克号了。
至于现金这些东西,不要说一百多年,就是在海里泡上个几天,估计就成一坨浆糊了,所以完全可以不用去想这个。
而那些小首饰,错综复杂的埋藏在这废墟之中,里三层外三层,想要找到它们,估计要耗费非常大的功夫才有可能。
这正是古墨琳跟钱羽说的,只过来看看,不找东西的原因。
值点小钱的东西肯定有,但是找到它们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实在太多了,完全是得不偿失。
两条飞鱼悠哉悠哉的穿梭在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之中,感受着这来自一百多年前的钢铁造物,无声的诉说。
“据说哦,就是我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泰坦尼克号之所以撞到冰山之后会断成两截,是因为当时铸造泰坦尼克号的时候
造船工程师只考虑到要增加钢材的强度,而没有想到要增加其韧性,
在炼钢原料中加入了大量的硫化物,大大增强了钢材的强度,但是没有预料到,这样做,同时也增加了钢材的脆性,
特别是在冷水海域中的时候,钢材会具有冷脆性,
从海底取得的泰坦尼克号金属残骸分析得知,当时的钢材,在零摄氏度到零下四十摄氏度之间,刚才的性质就会从韧性变成脆性,
从而导致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之后,产生了脆性断裂。
因此而沉没到了海底,直至今日,变成了这副模样。
而现代的钢材,就吸取了这样的教训,对钢材进行了改良,现在的钢材,只有在零下六十摄氏度到零下七十摄氏度,才会变成脆性。
这么低的温度,在大海里,基本很难能遇到了。”
古墨琳一边控制着飞鱼在海底在游荡着着,一边和钱羽说起她在查找泰坦尼克号资料时看到的一些小道消息。
“这个样子。”
作为文科生的钱羽,对这些是一窍不通,所以就只是安静的听着古墨琳在说,时不时的点头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