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浑不似个有风骨的好汉。不像这个萧唐颇有看头。只是听说他和苏家小姐订了亲,这萧唐又没把自己瞧在眼里,只怕这个蜡烛还真不是好点的......
就在这时石秀赶进屋来,他瞧见孙二娘登时怒目圆睁,厉声道:“怎么又是你这个婆娘!?”
孙二娘娇笑一声,对石秀说道:“呦,久闻萧大官人手下有个拼命三郎精明能干,奴家也是佩服的紧。那我也算不打不相识,得罪之处还请石秀哥哥宽恕则个。”
“我呸!哪个是你哥哥?”石秀转头向萧唐问道:“萧大哥,你不会真要收了这贼婆娘吧?”
“不必多言,此事我意已决。”萧唐说道:“三郎前来又是所为何事?”
石秀横眉瞪了眼正笑吟吟打量自己的孙二娘,哼了声道:“杨序管事已到了府,有关于马场和镖行的事宜欲与萧大哥商议。”
萧唐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你我快去与杨序兄弟商谈。”他遂命庄客替孙二娘与张青安排住处,与石秀前往议事厅去寻杨序。
孙二娘注视着萧唐离去的背影,心想着让这个男子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恐非易事,可来日方长,既然以后有大把的机会接近他,谁又能料到他萧唐不会变了主意,念起她孙二娘的好来?想到这,孙二娘的嘴角不由浮起一丝媚笑。
张青走到孙二娘身边,期期艾艾道:“二娘...我...”
“你你你甚么你!?”孙二娘立刻变了脸,指着张青骂道:“瞧你这副一脚踹不出个响屁的德行老娘心里就生出股火来!如今也随了你这厮的心愿靠上了那萧唐,以后就别老来纠缠老娘,老娘看见你气便不打从一处来!”
张青又挨了孙二娘一通劈头痛骂,面色阴晴不定却不敢还嘴,等孙二娘转身走了他愣怔片刻,终于狠狠一跺脚,又朝着孙二娘那跟了过去。
※※※※※※※※※※※※※※
“东京汴梁那边传来风声,似乎官家要重开牧监养马法了。”杨序轻扣桌案,向萧唐报道。
自从杨序打点萧唐榷场、商铺、酒肆等诸般营生,他对朝廷那边关于马政、钱引、盐茶等政令的变化也甚是留心。萧唐听杨序说罢,便问道:“杨序兄弟可是有意购地划出片马场?”
杨序点头道:“正是如此,如今我大宋战马紧缺,往日少主在梁中书手底行事,这到北境私买马匹的事也未曾少作。虽然有三郎操办把持,尽心尽力,可辽国若盘查的紧,便会断了来源,如此终非是长久之计。”
自大宋平定北汉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与辽国开战,辽国极力遏止与大宋交易马匹已削弱其的骑兵力量。大宋不得已只能向西北六谷吐蕃等少数民族进口战马,可随着党项人势头渐盛,qhgs一带等产马地也被西夏完全占据。泱泱大宋竟也只能以鼓励入境贩马、走私马匹、以茶易马等方式来满足战事需要。
宋朝为解决战马紧缺问题,在内部也曾采取牧监养马法,可仁宗时统计,当时全国监马仅三四万匹,占良田共九万余顷,岁费钱百万缗,平均养一马,耗费五百多缗,而牧监马中适合用于战马的又是十不足一,朝廷为避免这不必要的开销,又实行了以户民养马的养马制,再到王安石变法推行保马法,一度起到一定的效果,可由于内部党争激烈,马政朝令夕改,致使到目前朝廷缺马情况进一步加深。
况且宋朝历代皇帝登位后,也大多对对军备情况极为重视,而这位宋徽宗赵佶却不一样,目前牧监马制处于荒废状态,导致刨除驮马及一般代步用的马匹,和民间各处庄镇牧养的一些马匹之外,大宋全国骑兵装备的战马紧缺已到了最严重的时期!
宋辽边境除了榷场其实走私也极其猖獗,辽境内也有不少马贼、私商为牟取暴利与宋国商人寻个隐匿的去处暗地交易,可辽国严禁战马流入宋境,交易量必然不会很大,而且也必须要有穿针引线牵头的人,否则一来对方信不过,二来自己也怕反过来被那些马贼劫杀了。
就听杨序又说道:“虽然市马这条路有暴利可图,可此事风险甚大,若无精通养马之道的人打理,这马群染了病症疫情往往成批死去,所以此事做与不做,还要请少主来定夺。”
杨序说的也是实情,不光是政令,大宋在养马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市马全纲疫死”、重金买来的大批用于配种的良马大批病死,马驹的出生率、成活率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这种记载在宋史中屡见不鲜。
萧唐听了却坦然一笑,说道:“杨序兄弟有所不知,此番我破了钮文忠那厮的寨子救出个人来,却正是开市马商路所要用到的上上人选!”
065章 行镖密州
杨序听萧唐说的信誓旦旦,也不由起了好奇之心,便问道:“哦?不知少主此次又招募了何等人才?”
萧唐答道:“那人姓常名顺,盖州阳城常伴村人士。善医各种牲口寒暑病症,被人赞称‘骐骥扁鹊’,却不正是牧监养马所要用到的最佳人选?”
杨序喜道:“若此人真有这般本事,的确正派得上用处!”
萧唐遂命庄客唤来常顺,不一刻,常顺赶至议事厅向萧唐、杨序、石秀等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常大叔,我有意趁着官家重开牧监养马,划出片购养马匹。”萧唐向常顺叙道:“常大叔有伯乐之才,既然于养马医马之道更是行家里手,此事如何做得,还要仰仗常大叔多费些心思。”
常顺回道:“少主仁义,我自当尽力而为。”一番详谈下,常顺有问必答,将如何置建马场,关于牧草、谷草、麸皮、熟豆粕、燕麦等马饲料的选择,马齿苋、马钱子、马连尾等常用医治马药的准备,地理限制下圈养与牧养的注意事项以及寒暑马匹常见疾病的预防等事一一说与萧唐等知晓。
萧唐和杨序等见常顺对答如流,他俩对视一眼,默默点了点头。至于马场的选地事宜便由杨序来操办,宋时土地买卖盛行,每亩地公售价在八贯到十贯左右,且近年来大户土地兼并现象本就严重,再由杨序这个长袖善舞的鸱夷公子亲自打点,自是不在话下。
可常顺虽精于医马养马,毕竟年事已高,马场筹备中进购马匹、人员安排等琐事也还好找人帮衬下才好。萧唐念及至此,对石秀说道:“三郎,北地善牧马相马之人甚多,往后你进购马匹时多多留意些。”
石秀点点头应道:“大哥放心,我理会的。”
商讨马场事毕,杨序又说道:“少主,前往密州的镖车也已备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