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9 章(1 / 1)

水浒任侠 云霄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截击,必然能一举重挫贼众。”

在一旁的王焕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如此也最是稳妥,只不过困兽犹斗,贼众虽然是乌合之众,可是性命攸关时也会拼死向前,他们既不会束手待毙,也必然要集结大批兵马要突出重围。何况河东地势多山,路径也甚复杂,我军若要提前加以防范,势必要分出数路兵马把守地势要害。既如此......只怕目前于河东流民中选练出的新军,也要派去抵御贼众突袭了。”

在场众将闻言,目光齐齐向一直负责操习新军兵事的王进望将过去,现在萧唐麾下所统领的数路官军中:姚平仲所统率的六营西军将士剽悍善战,自不必多说;关胜、呼延灼等一心要在沙场上建功立业的官将,他们带出的兵也都不含糊;王焕、韩存保、徐京这些战阵经验老道的宿将,调拨京师禁军前来时又得枢密院照拂,军卒战力也远比寻常寻常军司中的兵痞弱军要更为骁勇......虽然王进当年是个十分称职的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可是这才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能将一群拿惯了锄头的农夫佃户,练成一支见得血肉横飞也不打怵的合格军人么?

“操习新兵,先是要让他们必需谨遵严明军纪,此事我绝对信得过王教头。之后只要让新军将士上阵见过血,心中自然也就踏实了。”

还没待王进言语,萧唐先是悠然笑道,而在旁的姚平仲听得萧唐所说的那后半句话,他倒是暗暗点了点头,心中并付道:寻常江湖草寇吹擂自己杀人不眨眼,可是若想他们真看见万千士卒呐喊厮杀,眼前无数人挥舞着刀剑,周遭鲜血与残肢横飞时,只怕不吓尿了裤子,也早已傻了眼。悍不畏死,与森严萧杀的战场绝不是一回事,若是那教头能将这拨新军操练得严守军令,手上在战场上再沾几回血,倒也能算得上是可用之兵了。

而正当姚平仲寻思时,却又听萧唐说道:“如今各部皆有将官统领,而王进教头只是掌管操习新军之职,还尚缺个统军的主将,既然如此,便由我带领这支新军,与诸位一并行事,前去围剿贼众。”

719章 今日的羊,明日的狼

一场阵雨过后,天空晴朗、空气新鲜,漫山郁郁葱葱的绿草中间点缀着诸般不知名的野花,只远望过去便觉得山林间鲜花野草,格外的娇嫩欲滴。

伴随着阵阵密集的步伐声,有近四千名军卒在湛蓝碧空下迤逦前行。萧唐此时驾马来到一片高坡上,他向行进的望去,就见这批军卒在蜿蜒的山径间整齐迈进时持枪鹄立,军容气象并不见一丝混乱,他也面露欣然之色,并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听说萧唐打算亲自统领新军,并且再度亲临战阵的时候,诸如罗戬、关胜等将官又向萧唐谏言此举并不妥当。尤其是罗戬对萧唐劝道:“具体战事,多是临战将领自行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只因战机瞬息万变,饶是万事思量得清楚,却也有吉凶难测的时候。节帅大人也当坐镇县衙中枢,万万不可屡次赶赴前线,何况新军初设,即便节帅真要统军督战,也当由诸部将官协同,以保万一。”

只是萧唐却定要坚持必须由他统领这批新军,还说除去徐京徐节帅率五千官军戎卫镇守铜鞮县外,各路官军要设营寨栅棚堵截聚集于河东路中部的贼众,皆有要紧军务在身,由自己统领这支新作编制不久的部队,正好也能与其他部曲的官军控扼住贼人聚集的山麓野岭间的要害去处。毕竟贼众不会一味地被动挨打,如果贼军中有头领发现苗头不对,在官军合围前便率部逃逸,继续在河东路地界流窜肆虐,那么这场仗还要打到甚么时候?

毕竟罗戬也只是奉旨前来协助萧唐打理选练新军、安抚地方遭匪灾县镇中的百姓等公事,最终拍板定决的权力还是在萧唐手上,是以罗戬见萧唐十分坚持,却也只得由着他。

可是将一群未曾经历过战争厮杀的新兵打造成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到底需要多久,一年?两年?还是只需要几个月便已足够?

真要是在乱世群雄杀伐时,兵源跟不上战争中人口的消耗,是以各方势力的豪强为了壮大本部人马的势力去抓壮丁,只往食不果腹的流民手里面塞上一杆长枪或是短刀,便可算作是个当兵的了。如果一支部队中全是这般只为填饱肚皮才被召集在一处的乱世可怜人,战力自然是乏善可陈。可是时逢战乱,有许多从尸山血海中出入过几次,其剽悍善战之名便流传后世的军队,他们的前身,恰恰就是那些在人命贱如狗的世道中只求苟活的饥民。

譬如成军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只不过是在黄河南北地域四处漂泊的汉人灾民集团,后世却又因作战凶猛难挡,而在中华古代战争史中杀出了名号的灾民武装部队乞活军。

而萧唐不止要这支军队乞活,同样也要让这支部队的将士知道只要勇猛作战,他们自然能够活得更好。

现在从河东各地选拔出来的流民新军,按说只应该划入厢军军籍,不但不能在军营置营房以供自己以及家属居住,而且薪俸、军饷也都要大打折扣。如今萧唐却因奉旨选练军健,使得这些新军都能划入禁军军籍,关支所领的钱粮倒也堪堪足以养活家里几口人。而且有家庭亲眷欲返回故居时,受招募的新军军健家属亦能优先领受家乡受匪灾过后的无主之地。

不仅如此,萧唐对于因战事死伤的新军抚恤交织军中条例也提高了五倍(自庆历年间,大宋朝廷规定赐给阵亡将士家庭钱物的等级标准,诏:“自今阵亡军校无子孙者,赐其家钱,指挥使七万,副指挥使六万,军使、都头、副兵马使、副都头五万。”与熙宁年间,宋廷又按保甲制优抚规定,诏:“自今保甲与贼斗死者,给其家钱五十千;有户税者,仍免三年科配。因致废疾者,给钱三十千。折伤者,二十千。被伤者,五千”),并且分门别类的按战功高低、操练考核设立各种封赏,其它宋廷原有的“应军人家口官,司常加存恤,修治舍屋,量添口食”、“返乡为农军卒,支与一年请给,令买牛种,免租税丁役,使为永业”等诸般优抚条例也都不会打任何折扣,这也让新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