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饮倒也颇为应景。”
萧唐也举杯说道:“有缘拜识名满hb的玉麒麟卢俊义,又蒙多次相助,是小弟的福分,小弟敬卢兄一杯!”
卢俊义将杯中酒饮尽了,叹口气道:“我卢俊义空有一身本事,受那九头虫鸟气久矣,却是敢怒不敢言。才佩服你萧兄弟,义救那苏家娘子还当街杀了九头虫,大名府上下谁不敬服?”
萧唐摆手道:“小弟当时也是与那狗贼不共戴天,不及多想。而且没武二哥、萧义、薛永师傅等人帮衬,恐怕也早折在那恶贼手里。卢兄身耽卢府上下的生计,又岂能只逞血气之勇而不有所顾虑?”
卢俊义苦笑道:“兄弟就莫为我开脱了,若是我按那师弟‘血貔貅’史文恭的性子,恐怕早按捺不住,大闹番后自在快活去了。”
萧唐听罢登时留了神,这卢俊义和史文恭,一个麒麟一个貔貅,一个枪棒天下无双无对,另一个给梁山好汉制造过无数的麻烦,按说本事在水浒里都是能排进前十的人物。
不过他俩一个安心做个富翁员外、另一个委身在曾头市做个枪棒教师,却不像周侗最后收的那个徒弟,他们的小师弟岳武穆岳飞,抗金卫宋,成为中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英烈名将之一。
不过想来也是,现在大宋朝徽宗在位,虽然眼下时局乱像已起,可除了与西夏时战时和,国无战事,大宋募兵多为灾荒饥民、充军罪犯,兵员冗赘不说,不止武将矮文官一头,就连民间百姓大多对行伍走卒都颇为看不起。既然如此出身显贵的卢俊义,和他口中那心高气傲的史文恭自然对投军没什么兴致。
可靖康之变后,半壁江山被女真铁骑践踏在铁蹄之下,各路义军频起,甚至连钟相杨幺这类与宋庭不两立的造反势力都曾北上勤王,家园被侵略激起了所有血性男儿的怒气,精忠报国的岳武穆怎可能无动于衷?
萧唐与卢俊义正说着,在回汤武库店家门口,走来个一袭粗布衫,系条皂麻带的十二三岁少年,他虽然脸被冻得通红,可长得俊俏清秀,旁人打眼一看便已生了几分好感。
门口的店小二见了,不禁皱眉道:“小乙,你怎么又来了?”
------------------------------------
作者按:虽然水浒衍生作品及其他小说中比较流行周侗弟子有卢俊义、林冲、史文恭、岳飞(说岳全传),甚至还要加上孙立、栾廷玉和记名弟子武松。可《水浒传》原著林冲的出场有讲: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水浒时间脉络比较清晰,在1114年时,林冲三十四五岁。)
而卢俊义出场时则对假扮算命先生的吴用说过:“先生,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下行藏。在下今年三十二岁。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1119年,卢俊义才三十二岁)
算下来林冲比卢俊义大八岁左右(先入门所以排位高的说话又很牵强)而且原著也从未提及林冲为卢俊义师弟。故而本书周侗设定弟子只有卢俊义、史文恭、岳飞三人。
043章 小正太燕青
那少年抱拳唱喏,对店小二笑着说道:“孙大哥,您瞧这天寒地冻的,绰酒唱曲儿的姑娘家熬不住冷,哪有几个出门营生的?小乙不过是借个场子混口饭吃,若孙大哥店上主顾嫌小乙聒噪,小乙立刻便走。”
少年说得伶俐,又一口一个大哥叫得那店小二心里舒坦,面色也舒展开来,便对那少年说道:“好好好,我知道你也不易,进去便是。”
“我就知道孙大哥是仁义之人。”那少年又鞠了一躬,进了门,向店家掌柜陪着笑脸也说了几句,那掌柜立刻眉开眼笑起来,他也由着那少年进了店中。
萧唐和卢俊义正吃着酒,忽见几个店家伙计将中间空置的桌椅摆到一旁,看样子是似要有歌女前来唱曲儿助兴,这在大宋餐饮酒铺中很是常见,有的店家有专门驻点的歌曲,也有的几个去处游荡着以卖唱养口。
比如鲁达和史进、李忠在渭州吃酒时遇到的卖唱女金翠莲,这才引得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还有宋江和戴宗、李逵等在江州喝酒时也有个叫宋玉莲的伴唱着。这些歌女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在这般时节谓之“礼客”,亦谓之“打酒坐”。
结果走上台中的却是个未及舞勺之年的少年郎,登时有几个酒客吵嚷起来,要听小曲儿也要找个小娘子来,听这么个少年郎唱有甚么劲头?
而那少年郎面不改色,他先对众人打了个罗圈揖,朗声说道:“各位乡亲父老请了,这天寒地冻的甚是辛苦。小乙在此耍弄玩的非枪棒拳脚,也不卖货贩药。只说唱些为给诸位解闷怯乏、图个乐呵。诸位觉得小乙唱得还行就胡乱打赏些文钱帮着吆喝几句,小乙在此先谢过诸位了。”
那几个吵着要小娘子唱曲儿的酒客兀自嚷嚷着,萧唐却对这个少年郎起了几分兴趣,看他打扮应该是个浪迹卖唱的落拓戏子,可是倒也沉稳,被人起哄喝着倒彩却依然面色如常。
而那少年娓娓清唱起来,萧唐眼睛一直,而方才还起哄叫囔的酒客也都纷纷惊呆了眼、住了嘴。
那少年舞唱着风流蕴藉的杂剧曲段,亦或英雄好汉的演义评戏,戏词曲调唱的流畅生动、活灵活现。那少年唱的各段曲目不但生动精彩,音调起伏时嗓音也是抑扬顿挫、婉转透亮。曲目转换间那少年或用京腔官话,或吴侬软语,齐鲁晋调无所不精,随着唱词中剧情延续那少年嬉笑怒骂,行为举止端的是惟妙惟肖。
大宋时各地勾栏瓦舍间,行院唱戏的班子虽有不少。可要听些名角吹弹舞唱少不得要废些钱财,而且那些吹弹唱吟伶仃戏子多唱赚些淫词艳曲、风流韵事,雅致些的也都讲杂剧文人写的些风花雪月的情词爱调。这少年却用一张巧嘴唱足百般风味,听得驻足围观的百姓已有不少眉飞色舞、频频叫好。
萧唐旁边的萧义听着也不禁叹道:“这小哥好生伶俐!单凭这一张嘴似能吐出莲花来!”
就在这时,身边经过的店小二打岔道:“可不是?这燕小乙虽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可却是个鬼灵精。他也不行乞讨饭、亦不坑蒙拐骗,靠着张妙嘴讨人欢喜,市井勾栏间学得诸多本事,唱得舞得、吹得弹得……”
那店小二还没说完,萧唐脸上已变了颜色,小乙的称呼其实很平常,在宋时不过是对年轻男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