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自己虽然在朝中官居要位,但到底已彻底转做官,如果自己再费些心思转调回枢密院掌握军权方便动手,势必也要去上书奏请的国君萧唐,又岂会洞察不出其中的用意?
利用枢密院权职之便,设计构害岳云乃至岳家军众部将士...如今可不是宋朝时节,甚打算排除异己的权奸可以虚报战事经历,而可肆意去迫害下僚将官。这等事纸是包不住火的,倘若闹出些风波来朝廷也势必要把来龙去脉彻查得分明,何况石秀掌管的仪鸾镇抚司又是何等的厉害,李助又焉能不知?
无论寻岳飞报雠能否得手与否,倘若事发,萧唐也必然不会容许构害同僚的歹行发生。那么自己处心积虑所争取来的一切,也将尽皆付之东流。本来能享得官身名禄的大将曲端,前些时日于征讨复叛的平西公任得敬之时终究放不下与吴玠之间的旧恨宿怨,而与吴璘、杨政所部军旅酿成同僚相残的事端终究被萧唐定罪处事...李助很清楚自己执意要寻岳飞复仇,下场恐怕比起那曲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思虑了良久,李助仍是心绪复杂,多少年来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似乎还从来没有像此时恁般心力憔悴过。如今的李助已是半头霜白,而自己曾经终日随身佩戴的宝剑,由于如今已做了治世臣每日上朝公干,也早已收藏起来了,本来出神入化的剑术也已生疏了不少,毕竟如今终日思量的是国事政事,不必再于绿林中、沙场上做刀口舔血的勾当,除了每日耍回剑强身健骨,似乎也再别无甚么大用了......
当初在绿林中厮混之时,李助是个行事带着几分邪气的狠人,可他更是个老谋深算的聪明人,深思熟虑、权衡利害一番过后,李助心中也不禁恨恨的念道:侄儿...阿叔是当真是想为你报雠雪恨,可是须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陛下也的确有保住岳飞性命的理由,如今不比江湖路数,恐怕执意要去寻仇,也只会断送我李家打江山所争来的一切...就算阿叔肯抛却官位爵禄,舍命刺杀岳飞后流亡逃遁,可是你阿叔老了...也再闯不动江湖了......
当初能撺掇着各处江洋大盗、山寨强寇来附和的金剑先生,如今心中也只是仍有几分不甘心思挣扎时,蓦的怯生生的声音传入耳畔,而打断了李助的思付:“叔...叔公?”
李助抬眼望去,就见有个貌美妇人带这个八九岁大小的男童小心翼翼的站在一旁。自打萧唐开元建制之后,李懹也算是开国功臣的一员,便立刻贪图享福了起来,除了李助眼前这个于萧唐被宋廷官家册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时便娶下的妻室,随后陆陆续续又纳得几房美妾,眼前这个李懹的长子,倒还是李懹的妾室所生,可是于李懹遭受岳飞所统领的岳家军精锐截杀战死之后,李助便发付金银财物于自己侄儿纳下的众多妾婢,教她们各自改嫁了去,而留下这亲侄的长子便由官邸中唯一明媒正娶的妻室来带。
这李懹的正室不但生得貌美,所幸李懹又是听从自己眼光毒辣的亲叔做主,她秉性也是贤惠纯良,虽非是己出,可是待自家相公这个遗子向来也视如己出。如今本来李懹长子授课归来,李懹妻室听闻得叔公尚在厅堂中时便携子前来拜会,却见得李助思付的深切,浑然不知自己的侄媳妇与侄孙前来礼拜尊长。而看到叔公面色阴渗渗的坐在檀木椅上垂首不语,李懹遗孀也只得待李助面色稍缓时才小心翼翼的出言探问。
而李助回过神来,抬起头来抬手一按,算是示意过自家侄媳不必慌张之后,待他把眼朝一旁肃手恭立的侄孙觑将过去,本来阴沉紧绷的面庞,似乎也已慢慢舒展开来......
2114章 岳鹏举,武穆遗书?名将之师,仍是千古流芳
“你过来”
李助招了招手对着自己那侄孙说道,虽然他的话在李家府邸中向来不容置否,可此时也已经是尽量摆出副慈祥温和的模样。李助的侄孙自也是乖乖巧巧的上前行礼,听候叔祖父训话。
这小子到底不似他爹那般在绿林中摸爬滚打过,缺了股狠劲,也忒老实了些。如今这世道的确是变了,他也不须要于刀口上讨生计江湖中的手段,他不必懂,可是以后要让他来继承李家的基业,该教他的东西终归要教,我李家后世子孙,也终不能再被外人欺负了
李助心中念道,伸出的手虽然有些迟疑,可仍轻轻抚摸着自己这侄孙的脑袋,又道“你到底是不及你爹闯实,性子未免柔弱了些,以后又如何能担得起诺大的家业?从今日起,叔祖父也将好生调教你,要撑起家门,你也须知要有个担当,可听明白了?”
自己这叔祖父本来几乎不会对后辈做出甚么亲昵的动作,李懹之子虽然慌张,但也仍恭恭敬敬的施礼应了。李助再嘱咐几句,随即便教李懹遗孀带着他侄孙退下去了,只是临了时叹言又说了句教他们娘俩听不明白的话“剑收入鞘中的时日毕竟已是忒久了”
随后李助除了专注于政事之外,便一门心思的只顾调教他侄孙,也正如他当年点拨侄子李懹一般,也再没有派人前去观察岳飞的动向,
而李助不知道的是,本来由于他派遣心腹贯注岳飞那边的行迹,却也被惊动了仪鸾镇抚司派出暗中探觑他的密探在过了一段时日后,也被尽数撤回。无论是监视的还是被监视的,随后也都是风平浪静,好像甚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与国君萧唐的相处状态,李助也仍维持在虽然对齐朝尽忠,但也不至刻意巴结皇帝而有恃宠专权之嫌的关系上。但逢皇帝诞辰等时日,李助倒也进奉贺礼,而他所献出最教萧唐注意的礼物,却是他得异人所授,记录着诸般奥妙技法的剑经。
而李助身为梁山聚义时智囊团中的机密军师,在齐国朝堂中自然也有一定的政治能量,可是他也时刻注意着规避因营私结党而引起皇帝萧唐的猜忌。后来朝廷中也难免因为政见不同,而出现朝官相互对持争斗的情况,以李助为首的官僚集团通常避免被牵扯进党争的漩涡中,却也因此几无甚把柄会被人抓住,李助不会给任何朝臣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