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章(1 / 1)

水浒任侠 云霄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李姥的好处,便是转手迁徙也能赚得近十万贯钱财,那李姥又怎会不依?”

正与杨序言谈时,府中乡勇已将五花大绑、垂不语的袁朗押至偏房。石秀抱着膀子,一对冰冷的眸子只顾向袁朗身上瞧着。

萧唐瞧见石秀神色,便说道:“三郎,这个赤面虎袁朗暂且囚下,叫人好生看守,可一日三餐不得怠慢,也休叫人羞辱炮制他。”

石秀眉毛一挑,向萧唐问道:“萧大哥,觉得这厮也是有用的?”

萧唐摇摇头,说道:“眼下还不知道,在府中看押些时日。观其为人,再做定夺。”

石秀点点头,说道:“好,若是大哥对这人没起惜才之心,把他交予我便是。”

萧唐眉头微微一皱,转了话头,又向石秀问道:“东京汴梁这边一切可还顺利?”

见萧唐深邃的目光望向自己,石秀若有所觉,他又回道:“目前东京汴梁市井勾栏中已埋下不少眼线,可咱们毕竟是外来的,东京汴梁内总会有些不开眼的贼厮泼才,不过大哥只要许我段时日,那干鸟人,便也不可能再会成为甚么麻烦。”

萧唐沉吟片刻,说道:“小乙与贯忠打理完大名府事宜过后,不数日也将到京师。到时我会让小乙也来帮衬你,对歹人宵小手段毒辣些虽也没甚么,可三郎你须记得,我把你当心腹兄弟,而不是我手中的屠刀......”

“大哥,我知道你想对我说甚么。”石秀忽然开口打算了萧唐,随即又说道:“数年前若非有大哥照拂帮衬,我与阿叔恐怕此时仍奔波劳顿、风餐露宿,受尽那千万的苦楚。我那阿叔如今能在萧家集衣食无忧、安享晚年,而我石秀也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大哥对我如何,我心知肚明,大哥把我当成什么,我也一清二楚。”

说罢石秀仰起头来,直直盯着萧唐的双目,掷地有声地说道:“大哥,我知道你欲成就番大事。可这做大事的人,哪怕有些不愿做不想做的事,却也是不能不做。既然如此,大哥你不愿意做的事,三郎帮你做!”

萧唐听了石秀的肺腑之言,心中也颇为感慨。其实自己并非心慈手软之辈,可是比起这个拼命三郎的杀伐狠厉还差了些。正如石秀所说,成就大事这,有几个不是心狠手辣的?

正当萧唐、杨序、石秀几个一时沉默,相顾无言时,就听远处韩存保喊道:“贤侄,你可已安顿好了?也该叫我为你接风洗尘,以尽地主之谊才是!”

158章 巧遇“高衙内”

按理说等萧唐乔迁新居,整顿几日,或等入朝面圣后,韩存保再请他赴宴也不迟,尤其是前来东京汴梁的途中还遭刘敏等贼寇劫掠的情况下。

可韩存保却说道:“得知贤侄到京师的日程,我便已安排好了席筳准备宴请贤侄,却也没料到突生这场变故。只是......我那几个族叔也同邀贤侄赴宴。”

萧唐一听心说这还倒非去不可,韩端彦、韩嘉彦等几个韩氏长者,想必是为感谢萧唐当日相救之情,所以便在萧唐东京汴梁时事先设宴款待。这些官居赞善大夫、徽猷阁直学士、吏部侍郎的朝中文臣,甚至还有个职事云中雁门节度使的军中大员一并请他这么个留守司兵马押监,何况按年岁辈分算也都是萧唐的长辈,若借故推脱不去,那萧唐这架子也未免端的忒大了些。

萧唐心说安顿家眷、照拂伤患之事自可由心腹兄弟来办,便笑道:“既是如此,小侄恭敬不如从命了。”

本来萧唐和韩存保还请卞祥同去,可是卞祥一听不只是与萧唐、韩存保两个好习武的汉子,还要应酬韩氏那些长者学究时,他蒲扇般的大手登时一通乱摇。当日冲着韩忠献公、韩文定公(韩忠彦字师朴,谥号文定,如今逝世近半年已封谥号)名声不错才回护你们,可与你们这些掉书袋的文官儿又有甚么可聊得?还不如在府里与兄弟几个吃酒来得爽利!

萧唐也只得换上一袭燕居绸袍,与韩存保一并出了府邸,乘车便往汴梁城位于九桥门附近的杨楼街而去。

那杨楼街酒楼林立、绣旗招展,正因繁华酒楼最多而得名,萧唐与韩存保刚踱进杨楼街最大的一间酒店八仙楼中,早有个小二迎上来点头哈腰,来这八仙楼吃酒的多是达官富贾,店里伙计哪敢怠慢?何况那店小二早已认出韩存保来,忙不迭地说道:“哎呦,韩爷,快里面请!”

萧唐眼见这酒楼连五幢、高三层,内设厢间雅阁无数,但见酒客皆是锦衣玉袍、身边各有伴当小厮随从;莺燕歌伎娉娉婷婷,妙目流盼只顾瞧着微熏半酣的公子贵人,其中举杯把盏的、起兴长歌的、筳前礼客的.....宋话本中的一首《鹧鸪天》所述: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风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韩存保并韩氏长者在此宴请萧唐,足见其对其十分重视。而萧唐正左顾右盼时,韩存保瞧对面正走下来一拨酒客,他对那为首那少年只说了一句话,登时让萧唐回过神来。

“哈哈哈,高衙内,是甚么风把你也吹到这八仙楼吃酒?”

东京汴梁英雄好汉何其多,怎么我便便就先遇上这个仗势凌人、下作无耻的畜生来!?萧唐心里狠声骂道,可他望清那高衙内的长相打扮时却是一愣。

就见那“高衙内”头戴东坡巾,身穿石青色杭绸直裰,腰间挂着锦绶玉佩,他相貌还算端正,而这“高衙内”见了韩存保后,也向他拱手说道:“原来是韩节度,些许时日未见,近来可好?”

韩存保笑着回道:“托衙内的福,一向安好,今日也有雅兴到此。想必是为庆贺衙内受封岳阳军承宣使之职?”

那“高衙内”竟然谦逊着说道:“小可只是蒙官家洪恩与家父福荫,惭愧得紧,不及韩节度征战沙场拼得的功名。”

不应该啊!按萧唐的印象,高俅那螟蛉之子高衙内,应该是猥琐不堪、流里流气,脖子后面插把折扇,终日带着群走狗帮闲拿着弹弓、吹筒、粘竿在闹市晃荡,做着淫垢良家妇女的卑劣行径,而绝对不是眼前这个神情中虽带着几分衙内王孙的倨傲,可举止不失礼节的少年。

况且韩存保即便是畏惧那高俅的权势,可也不至于上去主动与那无赖纨绔这般礼遇。萧唐正疑惑时,就听韩存保对那“高衙内”说道:“今日大名府留守司萧押监初至京城,我便作东在此设宴款待他。”

那“高衙内”听罢眼神闪过一抹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