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9 章(1 / 1)

水浒任侠 云霄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州治下县衙中的胥吏宋江,既然当初也是被誉为刀笔精通、吏道纯熟的人物,虽只是胥吏身份,但宋江久居一职协从知府施政,熟悉政务知晓地方民情,从基层方面上对律例、民生的精通甚至还要强过许多时隔几年走马观花也似赴任调任的州府官员。可是萧唐当然也不会把治民要务,全权交托给他并不信任的宋江。

起码不会是现在。

现在萧唐固然不需要听候朝廷旨意,但毕竟政绩斐然的州府官吏几乎都是苦读圣贤书、尽忠奉帝王的书生士人出身。直到现在,也仍会是对曾背反朝廷的萧唐一方势力排斥心最重的群体,然而如果以后战事顺利,能够收复河北两路趁势再往北攻占燕云之地时,经过与萧嘉穗、许贯忠等心腹谋主合计,也早已做过另一手准备,届时治政文官短缺的问题,想必也会迎刃而解。但眼下仍是在宋境内京东路地界,择选善于处理民计民生的合适人选,这个问题仍旧是迫在眉睫。

济州治所内外救济搭建的各处棚舍也已显出规模,先是经许贯忠等人经手又在周围乡野肥沃土地上另划地域翻作耕田,萧唐因招拢治理民生方面的能士仍不由感到有些头疼的期间,倒另有四人先后投来,经接引头目引荐,先向萧唐报明了来者的身份与意图。

然而当萧唐听得其中两个人的名头时,他登时面露喜色,并说道“若是这两人诚心来投,也必然可以成为打理京东路治下收复州府民生的最合适人选。”

※※※※※※※※※※※※※※※※※※

济州治所府衙会客厅中,萧唐先是会见得两名生得儒雅和气,身上却只着粗布青衫的来投宾客。当中一人来时,倒与朱仝、雷横两个县衙都头出身的头领格外亲近,而他如今再度抵至济州府衙时,也不禁感慨说道;“当年来此时,还是向知府相公呈报县治民事,不料时隔多年故地重游。有幸拜会得搭救济州黎民于水火之中的萧帅,亦是小可毕生之幸”

此人萧唐倒也十分熟悉,因为他正是当年郓城县知县,宋江、雷横、朱仝也均在他手下当过差的时文彬。

萧唐也还记得在贪官更多、好官少见的水浒原著当中这时文彬出场便给过他极高的评价,曾明言表过他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争田夺地,辩曲直而后施行;斗殴相争,分轻重方才决断。闲暇抚琴会客,也应分理民情。虽然县治宰臣官,果是一方民父母。

然而时文彬也似乎也不是那种处事一板一眼,柴米油盐不进而只顾依从法度行事,而忒过刚直之人,他在管理下僚属吏上显得有些不作为,当初生辰纲事发,时文彬派遣县尉及朱仝、雷横前去捉拿可仍旧教晁盖等人尽数逃了;宋江怒杀阎婆惜后暂藏匿于宋太公府宅中,朱仝、雷横再去捉拿仍旧是一无所获,而这时文彬先后都没有追究责任若说他管事糊涂倒也不然,当初接连济州等几处州府的水泊梁山王伦贼盗聚众打劫,其他州府县衙不作为,可是时文彬明言贼盗拒敌官军,亦恐各处乡村盗贼猖狂、小人甚多,而命雷横、朱仝分投巡捕。若有贼人,随即剿获申解,不可扰动乡民,还责令取东溪村山上大红叶树采几片来县里呈纳,而审核县门衙役是否懒惰虚妄。

而对于与自己向来交情深厚的宋江,时文彬将杀人命案刻意做轻状子,明显有意袒护包庇原文中甚至明言表过时文彬明知助宋江脱身的唐牛儿不知情,但一心要救宋江,只把他来勘问,也可说是他的一个污点)。似乎也与他之前为官清正、作事廉明,处理民间纠葛亦或斗杀命案等讼状分辨是非曲直而秉公办理,而当之无愧为一方百姓父母官的高度评价十分矛盾

其实也不难理解,于腐败官场中堪称洁身自好的时文彬,也与他当年的下属朱仝有些相似。姑念人情义气,一旦牵扯到了眼中的自己人,无论是时文彬还是朱仝以当时的身份而论,的确也不免枉法弄权。

然而只要不是似明朝时节海瑞那等过分刚烈正直却忒过极端的官员,时文彬与另一个事迹与他有些相符,而在萧唐看来于治理民政上也将会有大用的前宋廷州府官员,要招拢这些人投效相助,也往往容易的多。

1624章 济民良臣,官身仕途唯一的指望

至于另一个与时文彬先后前来拜会,看来知书达理,且对于萧唐也甚是恭敬的文人,经通报过姓名之后,也是萧唐熟知的人物,因为他同样曾做过一方州县父母官,也是在水浒原著中登过场的前东平府知府陈文昭。

而书中也明言表过对于他的评价比起时文彬而言,更是只高不低平生正直,禀性贤明。幼曾雪案攻书,长向金銮对策。户口增、钱粮办,黎民称德满街衢;词讼减、盗贼休,父老赞歌喧市井。慷慨文章欺李杜,贤良德政胜龚黄。

然而按武松于水浒原著中的轨迹,背负两条命案须押解至于上属东平府衙申请发落,时任知府官的陈文昭却哀怜武松是条仗义的烈汉,时常差人看觑,不但将命案卷宗都改得轻了,甚至不忌讳汴京朝中口舌,于申去省院详审议罪时,差心腹人赍密书星夜投京师来替他打通关系,而教省谕从轻发落定罪。

虽然如今诸人的命途轨迹出现了些差池,然而比起时文彬与宋江、朱仝、雷横等人交情匪浅而有意纵容,陈文昭在书中先前与武松并无半点交情可言,然而他只是因为敬武松是一条刚烈好汉,甚至不惜耽着些凶险也要全力施救。而且萧唐心说比起自己当年于大名府手刃奸恶身犯命案,却也得梁世杰有意做轻状子,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那梁中书深知从轻发落的好处,自己当时也有利用的价值。可是陈文昭却从先前连照面都未曾打过的武松身上,又能讨得甚么好处?

然而对于原著中撺掇奸情做马泊六勾当,并教唆杀伤人命的王婆,陈文昭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干脆得判她被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拉出长街直判个剐刑。针对于书中武松做人情官司的特殊照顾,基本也能看出陈文昭对江湖上以武犯禁的草莽烈汉不似寻常朝廷命官那般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