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郑渡保留点面子即可。
郑渡的事被郑恩先放到了一遍,脸上换上了认真与关心:
“师父,面对拥明的天地会、复仇军,不知您有何指教。”
郑恩特意加了拥明二字,反正大明的旗帜还能打很久,并且在顺失败之后,号召力还是很强的,不用白不用。
已经是回教堂的路上,身旁的人也又少了,连郑大力都派了出去,教堂的两个明人门徒,高文采的家丁,都捞了个旗总的官儿。
如今整个教堂年轻的男人除了郑恩两兄弟,还有六位语言不通的洋人,就剩一个张悟道。
如今这是两老对两少,老的李邦华面对最少的郑恩提的问题,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仿佛能看穿他的内心。
可惜看了很久李邦华都看不出什么来,真不敢相信眼前的是一位十六岁少年。
这城府也太深了,或许也只有这种人才能成事,李邦华内心感叹一句,对于郑恩的问题摇了摇头:
“我是言官,并不通军事,也不想去瞎捣乱,以免坏了大事。
但从谋士的角度出谋划策还是可以的。
因为计策对于深通军事的你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提示的作用,怎么运用还是看你自己,再差的计谋,在名将面前也不容易坏事。”
李邦华这个觉悟,让郑恩对他高看了几眼,大明自于谦以文御武开了先河之后,一贯实行的就是以文御武。
可不是每个人都像于谦一样是军事天才,更多的还是普通人,普通人,专业还是文科,去管一窍不通的武刻事,能有什么作为。
以至于闹出了很多不是笑话的笑话。
如:十万大军作战,流寇或者东虏统帅骑着高头大马,明军却是一个坐着轿子的文官,坐着轿子上战场指挥的文官,在明朝后期那是数不胜数。
坐着轿子打仗的后果可想而知。
再如:两军作战,流寇和东虏统帅靠的是实战经验,明军这边的统帅却是一位只会加减法、只会两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的文官。
你东虏兵一万,我大明军兵一万五,不管我的军兵是饭都吃不饱的皮包骨,也不管这一万五有七千五是空饷,我明面上人数比你东虏多五千,我就一定能赢。
这类加减法的方法指挥作战的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这些光有学时与眼界、没有实战经验的文官,老老实实去充任更适合他们的谋士、军师,让血肉战场上历练出来的名将为统帅那么大明又是另一个样子了。
李邦华能想到更适合谋士、军师的角度去参与军事,这实在是难得可贵,有了这个混迹官场数十年的政治家出谋划策,郑恩无比的珍惜。
而且一个一直环绕心头、百思不得其解、调查没有结果,都快成心病的一件事,正等着有这么一位老江湖老政治家来帮忙分析。
欲取先予,这个心病先放一边,郑恩更想知道的是,李邦华要出的计策是什么。
李邦华也感受到了郑恩珍惜与重视,给了郑恩一个孺子可教的表情,开口道:
“不动声色,不过一二十日,你能做到内城有五百将士,外城有上万丁壮,超乎想象。
但对付顺军还不够,至少是在困在北京的情况下,还是不够的,那么你需要团结更加强大的力量,团结更多的人。
想做到这点,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做到,你最需要的是号召力,一个让无数人趋之若鹜的人或目标。”
069章 号召力
有什么人或物,可以让时下的北京人趋之若鹜,李邦华没有明说,这也是谋士常用的手段,只有统帅自己去深思,去理解,并完全明消化的计策,才是化为主帅自己所有的好计策。
因为盲从是永远也成不了事的,哪怕顶级的谋士,他说的也不一定完全实用时下,他说的都完全适用,那他就不是谋士,而是如卢象升一样的名将了。
郑恩细细琢磨李邦华的话,时下对于北京人最有号召力的是什么呢?首先要知道时下北京人最需要什么。
不用说,第一点就是银子,最有号召力的永远也都是银子。
可是自己花完了没有了呀。
仅次于银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不再是一个月前想的荣华富贵,而是回到之前的平淡生活。
北京作为京城,天子脚下,可谓世受皇恩,各种各样的岗位都有,政策也是光明,本就日子过的不差。
但架不住所有人看来“天命”归顺,更架不住“吃他娘、着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的诱惑。
可现在闯王真来了,一个个闯军还就住在你家里。
不纳粮是没错,可他征粮啊,美其名曰——助饷,之后钱粮家产全部搭了进去,连妻妾女儿等家中所有年轻的女眷都搭了进去,比明朝狠多了。
如此,对于如今的北京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回到以前的日子,回到大明时候那个平淡的日子。
想到了这点,那么什么才能根据这点,而发挥出最强号召力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子。
最好是太子,但是太子已经被抓,那么嫡子三皇子定王朱慈炯,成了最好的人选。
这倒是跟历史上李自成前脚摔大军离开去打吴三桂,后脚北京城就闹出太子旗帜起事不谋而合。
也与对大明忠心耿耿的李邦华的愿望不谋而合。
想了想,郑恩下定决心将朱慈炯整过来,有嫡系皇子这张王牌,可以团结更多的北京人是一回事,更多的是可以吸引更多忠于、心向大明的精英来投。
只要能从这些精英中挑出一些合格的军官,运气好,能挑出几位如邓世忠、邓大继一样的将才。
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师父,太子被顺军所抓,我只能想办法营救,更重要的是我会早日找到定王、永王、灵王,只是学生心中一直有一件事如鲠在喉,不,应该说是心头之刺。”
太子是很难救出了,李自成好不容易抓住了太子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物,怎么可能不看管好呢,倒是一直没有落网的嫡系三皇子定王,庶出四皇子永王、五皇子悼灵王,更有机会救出。
只是这三位皇子,特别是嫡出的三皇子,会在哪呢?北京城这么大,简直就是大海捞针,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不过当看到天地会的迅速发展之后,李邦华看到了希望,如果数万人一起在北京暗中寻找,或许回会早顺军一步找到。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既然郑恩答应寻找,那么郑恩面对的问题,能帮他解惑,自然更加促进他的积极性。
“你我师徒,不用太过客气,做师父本职不就是回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