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开口道:
“公子既然提出此问题,想必有一定的见解吧!”
李邦华、高文采看向了郑恩。
郑恩自然知道原因,只是不吊吊你们的胃口,让你们产生一种消息得来不易的感觉,你们会去珍首发
郑恩也不急着回到,而是先端起了茶杯喝茶,一旁的李邦华一点都不给他面子。
“郑恩,有什么快说,遮遮掩掩的成何体统!”
好吧,老爷子还有空骂自己,想吊胃口都没办法了,郑恩放下了茶杯,给了李邦华一个苦笑:
“不是李自成不想称帝,而是他没有办法称帝!”
此话一出,一道灵光从李邦华脑海里一闪而过,只是来去太快,他一时没有想到关窍。
高文采是纯粹的云里雾里,也就直接开口询问:“何以见得?”
郑恩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已黑,今晚是天地会首次集会,作为会长也要到场,所以不在拖拉,直言道:
“无它,因为没有人支持他称帝,更确切的说,掌有实际兵权的顺军将领,有人不支持他李自成称帝。
而李自成的威望还不足以震慑整个顺军。”
“新顺王李自成,组建掌控闯军已有十几年,却没有震慑全军的威望?怎么可能?”
还是高文采最先沉不住气。
真是见识短,你看看人家李邦华,正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再看看你高文采。
郑恩内心嘀咕,口头上很亲近的做出了解释:
“不管是顺军还是闯军,本质上还是流寇,而流寇,不管是哪个朝代的流寇,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下呈上的形式。
怎么说呢?
历朝历代的官军,都是以将为中心,将之下校为中心,校之下是基层军官,再之下才是普通将士。
而流寇却是反过来,大家都是流寇,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作为就流寇又没有谁能给出固定的军饷,反而大家的胜利果实还要被上级分享,谁又不一定比谁强,谁也不服谁来做头目,哪怕是小头目都不行。
而要对方服你,让你当上小头目,那么这个小头目离不开麾下普通流寇的支持,需要时时刻刻讨好普通流寇。
小头目有了,大头目谁来当,小头目们都是不服的,除非你能得到所有小头目的支持,一位小头目不支持,那么你都将失去这位小头目的这只队伍。
大头目之上,什么这头领那王的,也离不开大头目的支持。
所以流寇都是自下而上的。
所以,如果说顺军的将领不支持,除非你清理所有不支持者,否则你就很难做上皇帝。”
060章 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郑恩面露讽刺:
“他李自成就是如此,李自成说是新顺王,依旧没有脱离流寇的本质,他麾下顺军的收入依旧还是靠劫掠,而军中威望与他李自成相差无几的也不是没有,如刘宗敏。
而且,大家别忘了,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坐天下,天下某种意义上来说,李自成已经打下来了……”
“哼!”
李邦华满脸的不屑:
“他李自成也配?流寇终究是流寇!”
被李邦华打断,郑恩也没什么好不生气的,嘴上接着说到:
“师父所言有理,李自成终究是流寇,维持全军的也是流寇统治机构,想一下子流寇统治机构转变成一套完整的……”
郑恩这个时候是想说完整的封建统治机构,但大家不一定能理解封建的意思,改口道:
“转变成一套完整的皇上士大夫官府统治机构,不可能那么简单的。
历朝历代农民能成事的,无不是在花了数年时间甚至更久的时间,完成流寇统治机构到皇上士大夫官府统治机构的转变之后。
才成的霸业。
这也是历史上刘备攻下四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放任将士去州库取钱,因为他需要这个来犒劳安抚还有流寇性质的大军。
之后就是忙着建立蜀汉政权。
可李自成呢?大明国库、皇上内帑比他脸还干净,他拿什么来安抚一年前还是流寇的大军?”
高文采总算听明白了,眼睛瞪得溜圆:“所以他李自成在安抚住顺军之前,特别是得到刘宗敏的支持之前,根本无法称帝!”
郑恩点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一旁的郑青狼发挥出了他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是重点的特性,神情郑重:
“顺军大部已经按照功劳与地位,分先后入了北京城并劫掠了一段时间,军心已经慢慢心向李自成,假以时日,顺军都喂饱了,那么李自成登基的时候也不晚了。”
李邦华、高文采听的咬牙切齿,李邦华看向郑恩:
“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现在不能拿减肥来搪塞了吧!”
郑恩感觉自己都成了李邦华的出气筒,可李邦华说的又是在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材,接近一个月的疯狂减肥,加上死亡威胁的增益效果。
自己已经突破了前世刚刚入伍时一个月减四十斤的减肥最高记录,毕竟那个时候没有死亡威胁,也没有这么大的减肥空间。
早上刚刚过秤,近一个月,减了六十斤体重,从两百多斤的肥猪变成了一百七十斤的壮汉。
是真正的壮汉,一个月的超强度训练,让去掉的六十斤都是肥膘,剩下的肉已经结实有力了很多,完全摆脱了虚胖的体系。
哪怕是郑渡,也减了四十多斤的体重,成了一百八十斤的壮汉,只是如今整天嚷嚷着为自己报仇。
“既然没了肥肉的累赘,自然要做些什么了!”
“不是要做些什么,而是要为大明做出大的功绩!”
李邦华依旧严厉,郑恩也不怪他,二十一天的躲藏,李邦华有多着急自己是看在眼里,自己瘦了,本就不胖的李邦华更是瘦成了皮包骨。
每一天,对于身为一等一忠烈的李邦华,都是无比的煎熬。
“学生领命,几日内定做出成绩,十日内必取得巨大的成就。”
郑恩恭敬的点头,语气认真,仿佛成绩与成就好像一句话的事,眼睛看向了高文采:
“文采兄,时候到了,今晚我们就出动,你再出个好手,我们一起去为大明做点事!”
郑恩在内心默念:更多的是为了自己。
三更天,哪怕是连夜在北京人家中工作的顺军也停下休息,郑恩听着隔壁老好人还送过顺民黄纸的邻居家也没了动静,才招呼一行人人出行。
这次教堂接近全员出动,郑恩、郑渡、青狼、大力、小四、小六、高文采及继子一位、假门徒黑森人、葡萄牙人、三位印度人、黑人,共十三位最强战力。
教堂战力只留下一位武艺高强的张悟道,还有有些战力的假神父、两位明人门徒、高文采的家丁。
一行十三人,以郑恩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