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儿不舒服吗?”
郑恩人温柔,说话的声音也是温柔到了极致,公主不知为何,对他总没有李邦华等人那么提防,也不埋头了,而是抬头用一双特如同动漫人物一般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郑恩。
并说出了醒来后的第一句话,说时迟那时快,从郑恩到床边之后说出关心的话,再到公主开口,也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李邦华、高文采刚刚回到床边。
“哥哥,我怕。”
简简单单四个字,李邦华、高文采都是无良的喜出望外,也不想着这个时候该不该露出这个表情,更忘了之前还要死要活。
倒是公主看向两人的时候,多了几分害怕,动漫人物般的大眼睛回转,直勾勾的看着郑恩。
郑恩沉吟了一会儿,对着李邦华、高文采先行一礼,之后做出了个请的姿势:
“师父,文采兄,抱歉,公主殿下困了,需要休息了,你们先回去吧,公主有些害怕我留下来照顾她。”
李邦华来气了,我还没照顾呢,怎么就轮到你了,可一旁高文采不知怎么的,非常的配合,郑恩刚行完礼,他就跟着回了礼:
“那就辛苦老弟了!”
留下一句话,高文采就往外走了,李邦华想不通了,怎么就这么走了呢?
“师父,学生留在这里,您还请放心。”
郑恩再次保证了一句,李邦华才有些云里雾里的出去了,如此房间只剩下郑恩与公主。
公主看着床边独站的郑恩,小脸一下子红扑扑的,巨大疼痛带来的一直哼哼声也停了,仿佛没那么痛了一般。
郑恩满是爱怜的看着公主,真有将公主当做自己孙女的意思,还找来了一个小凳子,坐到了公主的床边,如果不是因为太胖,怕床板受不了,郑恩此时已经坐在床边上了。
“怕黑,睡不着?”
郑恩微笑着问道。
公主被这一问,一下子低下了头,露出了羞涩。
郑恩笑了,简直跟前世的孙女一模一样,不由想到了孙女睡不着,嚷嚷着要爷爷给她讲故事的时候。
想到给睡不着的孙女讲故事,郑恩心血来潮:
“公主殿下,学生讲故事给您听,哄您睡觉可以吗?”
“讲故事?”
公主有些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也没有体会过睡前讲故事的待遇,作为崇祯的女儿,她的生活过的并不是很好。
郑恩对着公主微微一笑,自认为很慈祥和蔼的道:
“从前有位灰姑娘……”
一个后世修正版的“灰姑娘”,被郑恩说的活灵活现,公主听的是那么的入迷,一时间疼痛都轻了几分,毕竟实际年龄也只有十五岁,又久居皇宫,没接触过外人,哪怕琴棋书画达到了化境,但心理年龄还比不上外界十五岁的孩子。
精妙绝伦,励志又带有爱情的修正版“灰姑娘”,对于公主的吸引力太大。
等到郑恩讲完之后,公主大眼睛眼巴巴的看着郑恩,更加没有了困意。
郑恩看着想笑,前世自己孙女在比公主更小的时候,就是如此的不满足,喜欢听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直到说起了重复的故事,才慢慢的入睡。
“从前,在遥远的国度,有一位睡公主……”
郑恩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语气越来越温柔,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又讲了一遍“灰姑娘”,公主才慢慢入睡。
郑恩为她盖好被子,看着睡梦中可能是因为伤口太痛,脸色不时跳动转变,眉头深皱,大眼睛不停的抖动,刚想起身外出的脚步停了下来,继续坐在床边。
月亮中空,蛐蛐合唱团演奏了一首又一首的曲子,蜡烛也燃烧到了根部,睡梦中的公主突然惊醒,口中激呼:
“父皇!不要杀我!”
不知何时已经趴在床边睡着的郑恩猛然惊醒,看着惊恐的公主,迷迷糊糊的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
“公主,公主,我在呢,我在,别怕!我会保护你。”
——
门外一直等待的李邦华苦笑的看着高文采,摇头离去。
ps:明天万更
058章 还不是皇帝
自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刘宗敏的追饷就没有停过,一个“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的定额。
让入了汝侯府的,没有几个活着出来的,倒不是大家都出不起这个银子,这个定额都是牛金星、宋献策、顾君恩三大顺军军师商议之后的定额,多数官员还是拿的出。
可架不住负责审案的人混蛋呀!
刘宗敏根本就是将定额看做参考数据,被缉拿的官员,抓到府中、牢中之后,什么也不问,先上刑。
京城各大监狱,包过臭名昭著的锦衣卫诏狱,所有的刑具都被搜罗了过来,还特意打造了五千具特制夹棍。
上完刑,再根据刘宗敏的洞察、分析,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当时刘宗敏的心情,是将定额调高到多少。
当然,低于助饷定额是不可能的。
所有明朝贰臣都尝到了什么叫生不如死,之后从生不如死再到活活被折磨致死。
比如襄城伯李国桢先是被小火烘烤,然后大板子狠揍,直到李国桢活活疼死。
人死恩怨散,不可能,随后刘宗敏带人闯进李国桢家里,与他府中的所有女子都轮流交流。
随后还把李国桢妻子赤条条抱于马上,在大街上边走边喊:“都来瞧都来看,这就是襄城伯李国桢的夫人!”
顺军们边呼边大笑,“无辱甚于此者。”
还有就是国丈嘉定伯周奎,崇祯劝捐的时候他哭穷,女儿周皇后卖首饰嫁妆,凑出5000两叫他带头捐,他还克扣了一半。
如今被刘宗敏特别照顾,用皮鞭抽了一天,整个人都鲜血淋漓,没有一块好肉,最终被榨出了五十多万银子。
这类例子很多,崇祯当朝的时候,一个个小气的很,一说劝捐就哭穷,又是变卖家产,又是变卖旧衣服,这下好了,所有的家产都捐给了顺军,连带老婆小妾女儿孙女都“捐”给了顺军。
那叫一个凄惨。
自追饷开始,每天都有原明官员在顺军的棍棒驱赶下,像赶畜生一样,赶到了汝侯府,之后就没有几个活着出来的。
每天汝侯府的哀嚎声就没停过,还不时掺杂着刘宗敏放荡的大笑。
有时候刘宗敏来了兴趣,像带兵冲入原明官府中,来个三光政策,再如押解几百人到菜市场,来个集体处死。
刚开始还有北京城的贫民百姓拍手称快,可被杀的人越来越多了,再底层的北京人都躲了起来。
躲有用吗?
并没有,因为顺军大军入城了,先是老营兵,这些受苦受难劳苦功高的老营兵,进了北京城之后,看着顺军第一将刘宗敏如此,李自成又拿不出什么银子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