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7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训练的郑家军精锐,集体上来说,并比不过打小训练厮杀的鞑子们的对手。

惨叫声混杂着脖子中箭者,透风的呼吸声,一波射击,正好轮到射击的火铳手第三排,几乎都倒下了。

铁质的胸甲、铁笠头盔、全身皮甲,都未能保护住他们,二十步多三个身位的距离,也不超过二十三步。

这个距离,满蒙鞑子的破甲重箭,却可以轻松的射穿二分厚、相当于64厚铁板,或许同等厚度的钢制面具可以挡住鞑子们的破甲重箭,但因为远东多硫化铁矿的原因,传统的提炼工艺,想获得好钢,太难了。

何况,除了射中了火铳手面门、轻松破甲之后要了他们性命的重箭以外,很多根本就是射中的脖子。

柔弱的脖子,控制着脑袋的旋转,如果想保持脑袋的活动性,那么就必须要降低脖子的防具,而面对这种一低头就能纳入铁笠头盔保护下的脖子,郑家军是很少佩戴专门护脖的防具的。

中重箭的第三排火铳兵,因为多是致命伤,只是在短暂的挣扎过后,就永远的长眠在这属于汉家儿郎奋斗一生的北京。

三段式的射击可能就要自此被破坏了,因为自生火铳更多还是集中在黄廷麾下的火器一营手里。

不过这只是可能而已,甘辉很快做出了反应。

“火器四排补上!”

火器第四排,即线膛枪与三眼铳手一个隔一个的排,在一水的自生火燧发枪与燧发线膛枪阵列里,原始的三眼铳显得是那么落后。

但为什么三眼铳会保留在这个先进的阵列中了?一会就是见证他存在原因的时刻了。

散兵与三眼铳手的补充,让火器营又能恢复三段式射击。

“火器一排!开火!”

战场之上,一切都是那么的迅速如闪电,说时慢,实际不过是眨眨眼的时间,满蒙鞑子就已经射出了重箭,让刀盾手一时间没有发挥护卫的效果,但当面对近在咫尺的鞑子精锐们,他们却选择了危险之极的动作——蹲下。

“噼里~啪啦~”

火铳声如炒豆,第一排的火铳惊人的爆发出了八成的开火率,满蒙鞑子顿时被削了最前排,这其中不乏三重甲的白甲兵。

可惜的是,如此近的距离,火铳的铅弹很容易就击破了白甲兵第一层铁钉铁叶甲,第二层的镶铁棉甲本是以防御火铳而著称,可也不是防御十多步距离时,几乎贴脸的射击的,内衬的丝绸内甲,对于刀割及羽箭还有一些效果,但对于出膛后滚烫铅弹,那就是形同虚构了。

三重甲的白甲兵都被一发铅弹就撂倒了,周围的鞑子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他们是真正的精锐,真正的精锐知道,在战场上,除了害怕,更需要的还是勇猛,之后……

“二排,开火!”

“噼里~啪啦~”

“三排开火!”

“噼里~铳~铳~铳~”

等到另外两排火铳之后,特别是三排的火铳开火之后,三眼铳格外响亮的声音,传来不仅从声势上压过了同是一排的线膛枪,还从火力压过了其它火铳,或者说碾压了其它火铳。

时间回到第三排火铳兵们开火的时候,只见在已经倒下了两排,但还是将距离推进到了接近十步,也就是一个眨眼就要跟前排刀盾手短兵交接的时候。

“噼里~啪啦~”

线膛枪的枪声跟滑膛枪的声音,相差并不大,虽然更精准也威力更大些,但依旧只是一枪一个,而且线膛枪要装填很久,根本无法完成持续性的三段式射击。

但与线膛枪肩并肩的、手中拿着古老代言词的三眼铳们,在这个不到十步的距离,发挥出了最大的火力效果,也是碾压其它火铳的效果。

419章 燃烧弹(五)

“铳~”

第一轮三眼铳齐射响了,十步的距离,哪怕是铁甲,依旧会被三眼铳击穿,哪怕是铁叶甲加镶铁棉甲、丝绸布甲三重甲。

就算侥幸没有被三眼铳的铅弹击穿三重甲,也会被出膛铅弹的巨大动力,而击的内骨骨折、内腑震荡,一时间在地上缓不过劲来。

而一轮三眼铳格外响亮的铳声之后,最前排的刀盾手,和火器第一排的自生火铳手,并没有急着起身,因为……

“铳~”

这是几乎相差半秒钟的时间的第二波三眼铳齐射。

“铳~”

这是几乎相差又半秒的第二波三眼铳齐射。

三眼铳的引线被扭在一起的,因为长短的不同,所以会有这么半秒的停顿时间,而因为停顿的时间太短,与不统一,现场的声音就是“铳~铳~铳……”,一阵比捆在一起没发开的鞭炮一起爆炸,还响亮的爆炸声。

而三眼铳是为火绳枪,火绳枪在时下的技术完全纯熟了,因此哑火率极低。

如此密集的爆炸声,代表着密集的死亡弹幕,一排排的满蒙鞑子被击的倒飞而到底,双方之间的间隔,被强行推到了近二十步,而地上铺满了满蒙加汉奸的尸体,特别是一时半会还没死的人与狗,成为了满蒙鞑子最大的前进拖首发

想象一下之前经历的头皮发麻的火铳轮射,特别是最后三眼铳密集的死亡弹幕,精锐的满蒙鞑子都心生畏惧而有些迟疑了。

这个迟疑只有眨眼的时间,因为后方并没有主将鸣金的声音,凶残的满蒙鞑子冲锋继续。

“噼里~啪啦~”

刚刚一幕的重复,又开始了,首先是火器一排,这一次哑火率是正常的三成,只有七成的铅弹发射了出去,而郑家军却并不慌。

“噼里~啪啦~”

火器二排开火了,哑火率甚至高达四成。

而站起来的火器三排更是没有线膛枪,因为线膛枪要装填这比枪管口径更大一号的铅弹,要够锤了,如此明显火力将不如之前,但明清双方的状态及心情,跟之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因为,三眼铳手们,手中依旧是装填好的三眼铳。

“铳~铳~铳~”

密密麻麻的轰鸣,伴随着密密麻麻的弹幕,再次强行将满蒙鞑子推到了二十步外的距离,或者说把二十步以内的鞑子都撂倒了,更贴切一些。

明清城头交战前线,双方之间的尸体又厚了几层,这一小段不过十多步的城墙表面,每一寸都铺着满蒙与汉奸的尸体,及一时半会没死,但比尸体更有阻碍效果的人。

满蒙鞑子再发起冲锋,势必会因为必须脚踩尸体而滑倒,更重要的是尸体上面粘稠的血液,会让这“地面”更加湿滑。

就算没有郑家军防御,快速冲锋的满蒙鞑子,能站着冲到没有多少尸体的郑家军那头,都是不得而知的事情。

再英勇但无脑的冲锋,都将无济于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