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啪啦~”
因为只有二十杆燧发枪同时开枪,又因为时下的燧发枪哑火率高,所以只有十三枚铅弹飞射而出。
三十步的距离,为了方便推着前进,比郑家军还拥挤的包衣军阵形,十二位包衣军倒下,原因还是有两发铅弹打在了同一个人身上,第一排的包衣军,如此都倒的差不多了。
三十步的距离,脸上的痣都懒得清清楚楚,又是如此的拥挤,这还不射中,那就是真见了鬼了。
“明军统放完……”
没等侥幸活下来的包衣军呼喊着、兴奋的发起冲锋,收割他们自认为已经唾手可得的军功,郑家军火铳声又响了。
还是两排,只不过后排跟前排插空,燧发枪几乎架在了前排的肩膀上。
“噼里~啪啦~”
如炒豆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人品好,发射出了十五枚铅弹,击倒了十三人,又出现了两例两发铅弹击在同一人身上的现象。
狭窄的地形,只够十人肩并肩前进,在前排二十五位包衣军倒下的同时,这倒下的多数又一时半会没有死,因此成了阻拦后军前进的最大障碍。
一个垂死挣扎又武力尚在的人,可不会同意你不仅害的他要死了、又不救他、还要踩踏他而过。
类似困兽犹斗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如今新晋前排包衣军是急也没用,直到两轮四排的火铳都响完了,第五排,也是第五轮的重型燧发枪露出狰狞的大号枪口的时候,这新晋包衣军前排那是直接都快灵魂出窍了。
“铳~嗵~”
比轻型火铳大的多的重型火铳声响起,十杆重型火铳响了八响,半两重的大铅弹打在四肢让,都是直接将肢体打断,带着挥洒的鲜血,已经变形的大铅弹,依旧又击中了后排拥挤的包衣军。
除了五枚大铅弹打中的是躯干,因此没有贯穿,剩下三枚都是打断了前排的手脚又余威不减的要了后排三位的命。
八枚大铅弹,造成了十一的伤亡,让地上的尸体又多了一层,更多的还是一时,捂着伤口哀嚎着的垂死挣扎者。
分段式射击,这是当年大明开国功臣黔国公沐英发明了,最初是用这持续不断的火力来对付云贵土司的大象。
但如今的官营军工衰败,地方民营作坊的火铳虽然好用,但因为要为将者自己掏钱购买,且民营作坊会造铳是一回事,使用分段式射击的火铳战术又是一回事。
穷困潦倒的明军又用不起实用的好铳,以至于这线列步兵的雏形——分段式射击战术,也断了传承。
当然,郑家军现在用的是成熟的线列步兵战术,跟沐英因为火器的限制,发明的分段式射击,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最后一排的重型火铳开火结束,造成了装填的第一排顺利装填完毕起身。
“噼里~啪啦~”
这一次只有第一排十杆轻型火铳开枪,还是哑火率最高的一次,只有六枚铅弹发射了出去。
可不能包衣军感到高兴,第二排早已装填好了的火铳兵,在第一排蹲下装填的时候,再次开铳。
“噼里~啪啦~”
第二排之后,射出了七枚铅弹,射完就如第一排一样,瞬间趴下,直到第三排开铳了,第三排之后还有第四排,第四排之后还有第五排的重型火铳兵,第五排之后,还有与三眼铳兵一个隔一个的线膛枪散兵。
408章 吴三桂又双叒叕(四)
五段式射击,连绵不断的火力,在北京极占地形优势的城头上,打的包衣军丢下了一排排的尸体,更多的还是一时间死不了者的哀嚎。
而在火器营与包衣军之间的这段距离,就好像是无法逾越的天堑,并且这道天堑在不断扩大,之后包衣军在拥挤中退到了轻型火铳的有效射程之外。
不过离开了轻型火铳的有效射程,不一定表示他们安全了,前四排蹲下,露出了第五排的重型火铳。
“嗵~铳~”
一波重型火铳之后,第五排也蹲下了,露出再之后的散兵,散兵旁边的三眼铳手虽没有发挥作用,但这个时候却是默契的也蹲下了,让更后排的散兵得以插空,在他们头顶架枪。
“噼里~啪啦~”
最后一波散兵线膛枪的攻击,加上包衣军本身在慌乱后退,让百五十步以内都为之一空。
“散兵前进!”
“线列步兵跟上!”
“咚咚咚~”
黄廷的命令伴随着对应命令的铁皮鼓,在这个时候响起,以射程更远的散兵打前,线列步兵紧随其后,根据鼓手的铁皮鼓踏着鼓点,大军保持着线列阵继续前进。
包衣军的尸体和哀嚎的伤员可以阻挡包衣军,却不能对他们的敌人郑家军造成阻碍。
包衣是第一次见识分段式射击,如今也是第一次火器军还敢独自前进追击的,更是第一次见识到那铁锥子一般的筒刺原来是用来杀人的。
挡路的包衣军伤员迅速被清理,整齐有序踏着鼓点的前进,竟然要快过包衣军的无序撤退。
“噼里~啪啦~”
火器营追上包衣军的时候,就是一排齐射,再加上无序撤退时常发生踩踏事件,越来越多包衣军倒下,直到一个敌台的出现。
敌台又可以称之为箭塔,又犹如城墙过道的关卡,来往的城头上之人,都需要经过敌台的无门门拱,才能通过,或者经过敌台内部的梯子下楼。
而既然又可以称之箭楼,敌台自然也是有楼的,楼下门拱是通道,楼顶自然可以布防。
如今这不承认多数败于少数的包衣军将领,就安排最精锐的包衣,把守敌台,并给一直在后退的普通包衣军,一通恩威并施、杀鸡儆猴。
敌台面前,爱惜麾下将士的黄廷,也没有盲目发起进攻,而是排出散兵借着射程的优势,一直对敌台的包衣守军进行骚扰。
“虎蹲炮!虎蹲炮!”
黄廷呼喊着,一门门一人就能扛着炮的虎蹲炮被拉了过来,在包衣军被散兵压制的不敢冒头的情况下,喷射出一枚枚小号实心炮弹。
“轰隆隆~”
虎蹲炮的加入,并没有给敌台上的包衣军造成太大的伤亡,但却打的包衣军更不敢冒头,且不敢架炮反击。
一个包衣武官抱着侥幸心理,将一门虎蹲炮扛了过来,在清兵之中,能在狭小的敌台灵活架炮的,也就虎蹲炮了。
可他刚扛到敌台边上,同一时间几乎十多枚散兵线膛枪铅弹与重型火铳的铅弹对着他呼啸而来,这位包衣武官甚至看到了呼啸而来的虎蹲炮炮弹。
只是滑膛枪与滑膛炮,远没有散兵手里的线膛枪精准,击中目标的都是线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