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5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震惊声,特别是刚刚从中都凤阳过来的刘肇基,更是面如死灰。

“我每每攻其必救,大行围魏救赵之计,这多铎竟然现学现用,围攻我之必救。

而且左梦庚及左良玉麾下的原部,正好就被安置在淮右。

真是小看他多铎了,也是,我不过是小毛孩一个,多铎打过的仗,可比我吃过的饭还多。”

郑恩呢喃细语,神情无比凝重。

华夏古代传统地图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淮右即淮河西部流域,而大明太祖朱元璋又是凤阳府濠州钟离人。

明初,曾一度要以凤阳府为首都,连城墙都是以都城的标准来建的,城墙高而厚,有内城、外城,还有皇城、宫城。

虽最终朱元璋拍板定都南京,但依旧以凤阳为留都中都,又以北京为北留都。

如果说满洲是清虏的龙兴之地,龙脉所在,那么凤阳就是大明的龙兴之地及龙脉。

有明一朝,凤阳都是中都,且朱元璋的祖先皇陵也是在凤阳,不用怀疑,朱元璋还没发家祖先就死了,不葬凤阳葬哪里?

不过现在倒是不用担心这些没有当过皇帝的朱家祖先,被扰了平静,埋着十三位大明皇帝的北京十三陵都被清虏占了,还差一个最不起眼的凤阳皇陵吗?

只是北京丢失,中都再丢,将极大的影响到大明的威望,且凤阳本就是地理要冲,拱卫南京的重镇,守江必守淮,而凤阳城就在淮南,是为淮河流域最大的一城。

凤阳告破,南京将就位于清虏的兵锋之下,万一清虏再有机会渡江,围了南京,那大明刚刚凝聚起来的威望就要毁于一旦了。

这刚刚恢复汉人们的天下共主之势,就要大受影响。

不是郑恩又多忠于大明,忠不忠大明是必要的,主要的是华夏不能没有一个能凝聚所有汉家好儿郎的共主。

汉家好儿郎没有了共主,那么汉家儿郎必将一盘散沙,一根筷子容易折啊!

所以大明现在不能丢失了领导天下汉家儿郎的共主威望,最少在新的汉家儿郎共主接替传承之前,大明不能丢失共主的威望。

历史上,汉家儿郎可不就是因为没有权威的、凝聚所有反清势力的共主,而最终华夏沉沦吗?!

这也是南明末期,明智的爱国将领们,一直打着永历帝旗号的原因,也是历朝历代的末年,明智的军阀多打着朝廷旗号的原因。

不是他们不想自己直接当皇帝,而是在权威及实力,达到能接替这个天下共主之位之前,冒然称帝即称天下共主,必将被群而攻之,成为袁术第二。

所以,不管郑恩怀了什么心思,如果不想汉家儿郎都过早的乱成一盘散沙,必须要救南明。

至于怎么救才最有利,自然是多铎攻下了中都凤阳,又包围南京,南明威望降低到冰点。

郑恩自己又再次光复了北京,携大胜之势南下,一举光复中都凤阳,郑家军威望达到沸点的时候,再解南京之围。

亦或者是多铎正好攻破了南京,而郑家军紧接着打败了多铎又光复了南京。

如此,自己的威望就无限接近天下共主了,进可以自己称帝,退可以做曹操第二。

郑恩的心思,河北另外七大帅也不好把握,但有一点他们都肯定,郑恩也不想朝廷出事。

救援朝廷成了必须,那么怎么救呢?

河北七大帅都看向了郑恩。

其中刘肇基、曹友义、沈廷扬、黄得功、郑成功,眼神中带着着急,一看就是恨不得郑恩立马下令,带着联军南下救援朝廷。

也就郑鸿逵、高杰平静一些,脸上的着急之色,更像是着急错失光复北京的功劳,只是掩盖成为南京朝廷着急的样子。

395章 北京/中都凤阳

“轰隆隆~”

北京城下,又是一百零八门红夷大炮,开始了轰鸣,这预示着郑恩的选择是先攻打北京。

随着这个命令一下达,对大明忠心耿耿的曹友义、黄得功、沈廷扬、刘肇基、郑成功五人,看向郑恩的眼神就发生了变化。

哪怕是亲大哥郑成功,看到郑恩了也是每每多独自叹息。

不过这五位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五大帅,并没有独自南下救援,倒是刘肇基闹得最厉害,可刘肇基很清楚麾下都是些什么兵。

这别说南下救援了,光让要独立对付多铎部清虏主力的消息传播出去,怕是他刘肇基的人马,还没赶到凤阳,就逃成光杆大帅了。

一个光杆大帅能救大明,何况郑恩又不是完全置之不理。

“诸位老泰山,诸位大帅,别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我说过,这朝廷不是不救,而是不能前功尽弃就这么去救,就这么去救岂不是被多铎牵着鼻子走?!”

河北八大帅军议大帐,郑恩的声音在咆哮。

“北京有多重要,大家应该知道,北京才是我们大明一直以来的神京,地位远不是凤阳能比。

光复神京,我们大明的威望将再次恢复一大截,天下共主之势,再也不可被遮挡。

为此丢了凤阳又……,凤阳城高而厚,有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又设有凤阳总督,驻有南京京营大部,账目上不下三十万,不可能那么容易丢的……”

这不说三十万南京京营还好,一说南京京营,在见识过老牌河北七大帅的麾下兵马之后,再看麾下南京京营的刘肇基,那是深受打击。

刘肇基相信,就他这三万账目兵,怕是连河北七大帅随便一部千余人都打不过。

其实刘肇基不知道,这何止是打不过啊,这三万账目兵,吃空饷的吃空饷,逃跑的逃跑,已经不是他内心猜测的,可能还有两万了。

实际上只剩下不到一万。

而这一万还是临时拉起来的民夫,老少羸弱皆有,还是其中的主流,一万乌合之众想通过堂堂正正的方式,打过一千余合格正规军,那是不可能的。

如此说来,中都凤阳有三十万账目兵,还都是京营。

所面对的是,本就有五万八旗满洲、三万八旗蒙古、两万外藩蒙古、六万八旗朝鲜、五万八旗汉军,共十万精锐、十一万半精锐为基础的多铎部清虏主力。

而这还没算绿营兵。

绿营中光两个版本的河西四汉将里的五将,还有陕北马宁,如今打出了秦地六将之名的张勇、赵良栋、孙思克、王进宝、陈福、马宁。

以及汉中投降的顺军六降将,贺珍、贺弘器、李明义、罗岱、党孟安、郭登先。

这十二位绿营汉奸麾下的河西精锐、老营精锐,就有二三万之众。

多铎又大肆裹挟了河南壮丁,麾下绿营兵已经又膨胀到了超过三十万,且新的老的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