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因为满洲威信大失,临时再征召外藩蒙古变得无比困难,而这强制拉入营的2万外藩蒙古,也成了常备军。
另有八旗朝鲜6万、八旗汉军7万,其中索尼所统领的正黄旗汉军,就有3万。
再之下就是绿营兵,其中绿营兵里地位最高的关宁汉奸军,有实力最强的平西王吴三桂,麾下有5万,其中关宁精锐3万。
山海关总兵,高第,麾下3万,其中关宁精锐1万。
原辽东总督王永吉,麾下1万,其中精锐5千。
关宁汉奸军,共9万,有精锐关宁军4万5千。
再之下是入关之后加入的绿营兵,以降兵为主,其中唐通2万,白广恩1万余,马科近1万,其他2万余。
不过这些绿营汉奸军,已经被洪承畴在攻打天津时,差不多玩没了。
唐通、白广恩、马科更是在战场上投诚了郑家军,做了四臣五臣,如今都以不受重用的郑家军将领身份,去了大员岛,跟当地土著及热带疾病,打交道去了。
如此这当初刚入关、以降兵为基础的绿营兵,只有不到2万,还多是天津之战失败之后,扩编的,说白了就是那时候,四处拉的壮丁。
不过,大明光武元年,清顺治二年,因为多铎从塞外绕道,在甘陕、山西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同时大肆扩张兵力,得来的绿营兵却有很多,达30万之众。
相当于是将甘陕晋三省,能搜捕到的所有壮丁都拉入了其中,当然更多的还是处于辅兵的行列。
真正的战兵不超过10万,合格正规军标准的不超过4万,更是让甘肃、宁夏的河西军占了九成。
也就是说,按总兵力算,郑家军最多面对近50万战兵,如此倒是兵力相当。
但清虏有甘陕晋、北直隶、漠南草原要守,这辽阔的土地,哪怕只守重要关隘、重镇,也需要20万战兵以上,且精锐比例还要高。
而又有大同姜瓖、汉中贺珍这些虽然成了绿营兵,但也听调不听宣的兵马。
至于放弃地盘,集中所有兵力反攻满洲,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可以拖欠军饷,但不可能不让将士们吃饭,而没了地盘,将士们就断了主要食物来源,就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甚至又开始吃两脚羊。
不过,这种军队,你为无法保证不出现哗变。
所以,反攻满洲的战兵,不会超过三十万,如此处于更有利的守势,精锐程度并不低,机动性更强,后勤补给更有保障的五十万郑家军,胜率还是很大的。
何况郑家军还有河北另外五大帅作为策应,又有保留的朝鲜王国,必须出兵支援,一个不好郑家十八芝也会参战,甚至大员都司笨港、鸡笼、淡水、玉莲四卫的四大开拓军团,也可以回援。
如此,在不知道郑家军底绪的情况下,清虏正全力反攻了,胜利的天平反而更向郑家军倾斜,而郑家军其实又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因为就算又将满洲大部丢了,那么满洲沿海大城,如盖州、复州、金州、镇江,还有新建设的沿海重镇旅顺、长山列岛、海参崴、奴儿干,都会成为清虏的绞肉机及前沿基地。
换句话说,就算清虏反攻一切顺利,那么牢牢掌握沿海的郑家军,也会让整个满洲鸡犬不首发
清虏花大代价夺回的满洲,也只会成为鸡肋,最多发挥一点精神上的抚慰,而想保住这个精神上的抚慰,清虏的主力将深陷满洲泥潭不可自拔。
一旦清虏主力陷入泥潭,那么清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因为它的敌人实在太多,还多是难以调和的死敌,如外藩蒙古,再如完全不受控制的西域蒙古、叶尔羌,以及西南高原羌藏,都会成为清虏灭亡的主力。
同时相邻的汉家势力明、顺、西三国,都不会放过他,大西需要清控制的汉中,而且是必须攻占,才能成蜀汉之势,才能自保。
顺的天下之主的位置,更是就葬送于清虏手里,根本就是不可化解,不死不休的存在。
明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郑恩有很大的把握,只要清虏反攻满洲,那么自此,最少能打的清虏一蹶不振,再也难以成为心腹大患。
而最大的心病、心腹之患,成了癣疥之疾的存在之后,完全就可以当做慢性皮肤病一样,一边忙更重要的事,一边“治”。
这更重要的事,简单来说就是殖民。
说仔细一点就是,后发先至,开启汉家儿郎的大航海大殖民时代,游走于航海殖民先辈的肩膀上,再往他们的头顶上爬。
382章 多铎的手段
太原城外,清兵绿营兵正麻木的发起又一次的进攻,太原城之下,已经铺满了一堆堆的尸体,看着那花花绿绿的着装,还有那代表身份包头的绿头巾,就知道都是绿营兵无疑了。
此时攻城的这一支绿营兵,神情麻木到踩着同僚的尸体,将云梯架在尸体上,俨然忘记了,太原城是有护城河的。
就在绿营兵蚁附爬云梯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如冰雹的滚石檑木,更没有如雨的箭矢,就更别说炮弹、铅弹了。
稀稀拉拉的几根箭矢,以无比刁钻的角度,给有着制式军服,代表着绿营兵高身份的军官,被点名。
由此可见,这些射箭的都是神射手无疑。
可稀稀拉拉的箭矢,哪怕是神射手射出的,却也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了军官的指挥,单单裹着一个绿步头巾绿营兵,该爬云梯的还是爬云梯。
而守军已经连半块砖头都拿不出,只是等到麻木的绿营兵爬到自己的攻击范围之后,用加长版的长矛去捅。
“呃啊……我不想……咳咳……”
惨叫声并没有让麻木的绿营兵就此惊醒,只是有些人会侧耳去听,听八旗军阵中,有没有发出鸣金声。
因为他们的命运从被发了一条绿头巾开始,从发起进攻的那一刻,就只有来三个可能:
要么永远留在太原城,要么私自逃回来再被八旗军永远将他们留在这片土地,要么就是只能等到鸣金收兵,退下来才有一条活路了。
不过他们的主帅多铎也不是为了让他们送死而送死,还是施展了一些手段。
如会让所有发起进攻的绿营兵知道,太原已经成了一座孤城,且即将成为一座死城,你如果不好好进攻,或者干脆临阵倒戈,阵前投靠太原守军,那么你也死定了。
因为清兵有个铁一般的规矩,凡是拒不投降,坚持抵抗的,清虏都有一条十多年来,从未动摇过的铁律,那就是破城不封刀。
除了这些手段,多铎也会给绿营兵一些希望,那就是参加过三次攻城者,即可发制式军服,为基层武官伍长,再三次再升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