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贺弘器、李明义、罗岱、党孟安、郭登先六位新汉奸,一起给平定了,并永绝后患,为清虏控制陕西、甘肃、四川北部汉中地区,奠定了基础。

六月初,李自成再次上演一头驴,是怎么在同一个坑里面摔两次的。

这边索尼领着大军攻打潼关,那边多铎再次无声无息的从塞外绕道,自山西大同入关南下,而大同守将原明大同总兵姜瓖,也是时下顺的大同总兵姜瓖,再次倒戈了。

姜瓖这次就如当初叛明投顺一样,多铎许诺他继续镇守大同,为清之大同总兵,再给他请功封爵,并且保证不给他镇守的大同参沙子,他就这么就又倒戈了。

顺军参的沙子顺军守将“过天星”张天琳的人头,被姜瓖当做了投名状。

当多铎大军要包围太原的时候,前面在顾君恩面前还很硬汉的李自成,又不硬汉了,随随便便就被麾下将领架着逃了,整得好像他李自成坚持不走,麾下将领还能真将他绑走似的。

李自成随随便便就被麾下将领绑走了,太原留给了当初射瞎他李自成一只眼,之后反被李自成以礼相待的陈永福。

这李自成对他陈永福的情,可以说是知遇之恩,所以陈永福也一直是原明降顺的将领里,对顺最忠心的。

而这位当初在坚城开封暂时挡住了李自成的陈永福,如今在同样是坚城太原,也同样暂时挡住了清兵。

不过雷厉风行的多铎也不跟陈永福磨叽,留下八旗满洲包围太原,同时把控大军后勤补给线,就让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八旗朝鲜、八旗汉军、绿营兵,混编分成三路,自太原往东南西三个方向进攻。

多铎自大同入晋的大军有十多万,如今一分为四,平均每一路就兵力薄弱了,看似无法拿山西大点的城池怎么样,但多铎这么做自然有原因。

东路军,有混编清兵三万,其中又有大量跟乌合似的绿营兵,他们的作战目标就是先攻下太原与大同之间的代州,再打通山西与北直隶的道路,直接与北京取得联系。

代州是直隶于山西布政司的一个州,由山西布政司直辖,又因为黄土高原的地形,让代州州城的城防还要强过一般的府城。

又有顺军守军七八千,怎么看,以拉壮丁而组建的绿营兵为多数的三万清兵,都很难短时间内攻下这相对坚固的城池。

而代州太行山井陉关,也有三四千顺军守军,井陉关东面、乃至整个挨着太行山东部的地盘,都在顺军李岩、张家玉两支人马手中。

沿太行山东部地区的主要掌权人是李过,但李过在多铎攻下长安的消息传来时,就紧急回援了山西,如今又护卫李自成南下。

但不管如何,李岩、张家玉都还没自立门户,完全有可能过井陉支援代州的。

也就是说代州并不好攻下,可当清兵刚刚开到代州州城之下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竟然有城门守将主动开城门,放清兵入了城。

代州自此而下。

另外两路也是如此,所过之处,要么就是有内应开门,要么就是小点的县城,县令带头投降,一时间整个山西,除了太行山的重要关隘还在顺军手里,以及太原陈永福还在孤守,剩下的山西多数地盘,都落到了清虏手中。

而当山西各府州的官印印章的劝降书,射进太原的时候,知道自己成了孤军孤城的太原守军,一时人心动荡。

这边李自成带着主力,刚刚逃到河南,在东道主,半独立的李岩势力代表红娘子,还有半独立张家玉势力代表的李梦,护卫下,要去相对远离战争,也相对安全一些的襄京的时候。

只是半路就收到了山西除了太原及少数太行山关隘,余等全面沦陷的消息。

李自成那是又气又悔,悔不该早听顾君恩的,气自然是气守军不给力。

372章 朝鲜的未来

大明光武元年六月末,辽东旅顺口,一座星形城堡已经初步成型,而郑家军与朝鲜方面的三大代表势力之主,也于这里进行一场决定朝鲜未来命运的会议。

旅顺口星形城堡城主府,或者说城主堡,因为占地面积小,又是权力忠心,所以先行修建完毕。

而有些欧式城堡及客家土楼风格相结合的衙门大堂之中,郑家军的精神领袖、势力领袖、创始人郑恩,正位于城主宝座上。

郑家军文武高层,还有朝鲜的三大势力之首,林庆业、沈器远、金自点,分别位列下首。

堂中,沈器远正在据理力争:

“侯爷,您切不可听林右议政所言,直接将朝鲜并入大明啊!”

沈器远的声音很大,言语中透露着哀求的意思,而林庆业却是恼了:

“沈左议政,你这是何意思,当初我们有约定在先,清虏两度为祸朝鲜,最后更是直接吞并了朝鲜,大肆残害朝鲜百姓及官绅、王族。

而郑家军两次帮我朝鲜驱逐清虏,加上当初的大明抗倭援朝,这可是三次再造之恩。

为此我们是不是该兑现当初的承诺了。

难道我们朝鲜上上下下就是如此言而无信,如此无节操无底线,将大明三次再造朝鲜之恩,当做义务,当做理所应当?”

沈器远是很想回一句,难道不是吗?大明不是就喜欢义务援助,赔钱赚吆喝吗?

可是沈器远不敢说啊,因为这次掌控他效忠的朝鲜命运的人,不是那个常居于深宫的皇帝,而是郑家军郑恩。

“大明于朝鲜的三次再造之恩,朝鲜上上下下都会谨记,并且朝鲜王国将立下承诺,世世代代做大明的藩属国,永世不可背叛……”

沈器远只能避重就轻,如此说了,这也是朝鲜玩腻了的招数,而一心想将朝鲜并入大明的林庆业,立马出言打断了他:

“又是承诺,驱逐清虏之前的承诺兑现了吗?当初我们可是代表朝鲜与侯爷约定好的,在大明帮助朝鲜再次驱逐清虏的时候,朝鲜最终的命运,将由我、你,还有金领议政三派势力的功劳大小,来决定朝鲜的未来。

而如今我派功劳最大,我派一致决定,将朝鲜并入大明,为大明一省,金领议政一派功劳次之,也多数决定,将朝鲜并为大明一省,你沈左议政的功劳再次之,为何如今又跳出来反对?!”

沈器远是又委屈,又气,又恨:

“我们是有承诺在先,可是我们朝鲜的右议政,兵马节度使,老爷啊!

按照承诺,拥有最终决定权的您,您就不能支持保留朝鲜王国吗?!

两百年的朝鲜国运,不能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