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里的独眼百户对着另一个军服看不出本色,也就看不出官阶的朝鲜兵吼道。

“放下袋子!”

“你们想死吗?”

太监儿子,千户叔叔,还有四五十位跟着他三,活到现在的三人亲信,指着另一个二十余人的队伍跟着吼道。

对方虽然人少,确也不怕,或者说没什么可怕的了。

“呛~镪~”

人数占劣势那就直接拔刀,队伍里扛着一个还写着汉字“米”的半满袋的人,被他们护在了中间。

独眼百户刚还要继续恐吓下去,他儿子发出一声尖锐的喊杀声,就拔刀冲了上去。

独眼百户他们能活到现在,哪里会缺狠劲,儿子上了,其他人刻不容缓的冲了上去,顿时就是一番腥风血雨。

一刻钟过后,儿子手提还在滴血的刀,一脚将扛袋子的朝鲜兵踢到在地,对方还死死抱着袋子,一边爬一边喊: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呵~”

一声冷笑从儿子的牙缝挤出,刀随之挥下,半满的袋子入手,打开一看果然是米,虽然是粗糙还夹杂了细糠的糙米,但表现的凶狠如狼的儿子,依旧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一双带着血的手在身上擦了擦,再一把擦进了米里,品味着米粒在手指缝摩擦的感觉,儿子陶醉了,手在米袋里搅拌,怎么都不愿离开。

“什么鬼东西?”

突然一个纸一般的东西影响到了儿子的触感,让本就因为身心受到巨大创伤、脾气变的无比暴躁的儿子破口大骂。

这让正在寻找其它物资的独眼百户、二祖父千户,一起看了过来,也许是隔代亲,也可能是因为千户没有儿女,千户先一步关心的问道:

“怎么了?乖孙!”

儿子看了他一眼,再掏出影响手感的东西,一看还真是纸,并且上面写着。

“朝鲜同包,我们长相相同,你们祖先箕子流传下来的血脉,也是华夏之血……

因为流着同样的血,用着同样的文字,用着同样的衡量度,有着同样的习俗,有着一样的年号……

又每朝每代不是藩属就是同国……

为此爆发战争之前家加入我们大明的十万朝鲜人中的男丁,在入伍之后,都随即入了汉籍,享受郑家军对等汉人的待遇。

为此就算是主动攻打我大明珍岛,失败后翻然悔悟,或被我方俘虏的、或主动投诚者,都享受直接入伍,同时再享受同血脉朝鲜人入伍即入汉籍即享受郑家军汉人同等待遇,这等以德报怨的厚待。

因为你们朝鲜人流着跟汉人一样的血!

依旧执迷不悟的朝鲜人们,请回到我们的怀抱,回到我们这个大家庭吧!

已经做出不忠不孝不义之事、剃发易服的八旗朝鲜们!念在你们的血依旧没换,我们愿意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也是一个给父母祖先一个交代的机会!

浪子回头金不换。

换回你们的汉服,挥动你们的刀枪,拿下一个鞑子头颅即可赎罪,同时作为祭奠祖先的祭品,为自己不孝顺的道歉。

如此你们也可入郑家军,入汉籍,享受斩首鞑子一人,官升一级,斩首鞑子十人,官升十级的待遇。

郑家军正兵的待遇是月俸3两纹银,战时津贴3两,共6两一月,入伍当天提前预支三月军饷,再领10两安家费,共19两纹银。

包吃、住、穿、用、军械……”

同样的宣传纸,隐藏临时驻扎点的各个角落,而朝鲜人用的就是汉字。

0238章 大明箕子都指挥使司

十余联军,少部分小部分战死,还有一部分选择继续坚持,但大部分选择了投降。

一时间增加了五万朝鲜兵俘虏。

大明珍岛香港城官署,郑恩高枕无忧的召开军议,连领着敢死营过来补给的甘辉及北海舰队主将邓世忠都加入了其中。

主座上的郑恩,看着老资历的邓家叔侄格外的顺眼:

“这次的计划算是圆满成功了,邓大继、邓世忠你们叔侄功不可没。

邓世忠,你的海上统御能力很不错,如今又立大功,即日起,你的北海舰队临时提督,正式转正。

以后你邓世忠就是北海舰队的提督!以往万望邓提督谨记你家父的功勋,不辱没你家父之名!”

邓世忠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没有机会跟着民族英雄、名将父亲邓子龙走南闯北、为国征战,以前也没有机会像家父像兄长一样为国捐首发

现在,他总算凭借自己,有机会做到了。

邓世忠出列,眼睛有些湿润的拱手作揖:“定不负侯爷所望,定不负家父威名!”

一荣俱荣。

一旁年纪比邓世忠大不了几岁,大就因为大了这么几岁,有机会跟了邓子龙最后一两年,也是辉煌的一两年的邓大继,看着哥哥的孩子出息了,也格外的开心。

郑家最不缺的就是海上将才,而单论海战,邓世忠只是后起之秀,但郑恩知道,海师绝不能让一个派系的一家独大,所以绝不能过度的依赖郑家。

邓世忠既然表现出了海战的天赋,又是手下甘辉四人之后,最老的一批人,提拔培养他,成了必然。

又是一场大战的胜利,又是一场千古难有的完胜,一番欢天喜地的封赏少不了。

继邓世忠之后,郑恩又道:

“郑家军有过必罚,同样有功必赏!下面就是封赏的主要人员,详细的封赏名单会出布告,公布出去。

后勤提督邓大继,管理后勤、协助香港城防守有功,升参将,继续担任后勤提督。

陈安定,整个香港城防御战的实际总指挥,对最强烈的一波鳌拜统领的联军,打出了绝对的优势,又在之后的联军攻城时,牢牢的守住了香港城。

特升珍岛卫指挥使。

方大洪……

升游击将军,担任北海舰队大副提督。

施琅……

升副游击将军,担任北海舰队二副提督。

王晓……

升游击将军,统领朝鲜营。

吴鹏……

升副游击将军,统领炮兵营。”

说到施琅,郑恩自然少不了一番夸奖,又以物尽其用的原则,让他留在了北海舰队,二副的身份会让他展现才华的同时。

也被两个各方面资历都更老,都有专长能力、并且忠心可靠的提督邓世忠、大副方大洪,吃得死死的。

王晓、吴鹏出任珍岛卫指挥使同知,本就是为了你过度和锤炼,如今也锤炼的差不多了,自然不能继续担任固守为主的卫所将领。

至于朝鲜营,则是王晓从金自点那买过来的十万朝鲜籍军民,五万朝鲜俘虏中,抽调最精锐的一万一千组成一个正兵营。

炮兵营是因为郑家运送过来的大炮,及本身就全部继承了北京的大量佛郎机炮,加上大量的炮兵学徒勉强算学成,以及郑家大量炮兵老手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