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 章(1 / 1)

伐清与殖民 回忆破天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百只火箭,换我们一条二钱汉的命,换到现在,早亏完了他们的家底了!”

这是晓之以理的,还门清的很,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软硬兼施之下,前面停下来的船只,不得不开始清理同伴的尸体,继续缓缓前进了。

“嗖嗖嗖~”

又是一波更大的火箭集火打击,前面的朝鲜船上,问候刚才那个说守军没箭的二钱汉家人女眷的声音,变得络绎不绝。

为了躲避火箭,朝鲜兵们连船桨都来不及手,往海里一扔就往船棚、船舱里钻,一些眼看来不及的,更是直接跳到了海里,往船底潜首发

通过望远镜,其实不用望远镜,甘辉也看的清清楚楚,看了看麾下已经在合格军官的指挥下,自觉换上火枪及列阵。

再看朝鲜前头船只船桨都扔满了海面都没人去捡,知道对方一时半会上不了岸了,想到了之前与郑恩商议的计划,手一挥。

“撤!

军官团随公子往香港城方向!

敢死营随我往岛上的山林方向!

全体撤退!”

“副帅!我们炮兵需不需要先放一阵炮?”

炮兵阵地千总吴鹏在向甘辉请示,按计划,隐藏的炮兵阵地,数十门轻型佛郎机炮,要发射几轮炮,直到不容易发热的佛郎机炮管都通红了再撤的。

甘辉看了看已经成了受惊之兔的朝鲜兵,摇了摇头:

“撤!随公子往香港城撤!”

朝鲜兵还在船棚、船舱、船底躲着,刚刚还打的他们不敢前进的明军,突然就撤了,这让他们去海里捞船桨,再追都来不及。

总算攻占海滩之后,明军早已走远,连根毛都没有留下。

不过朝鲜将领怎么说也是世世代代的世袭将领,祖传的统兵之术学起来深奥难懂,但祖传的不用冒险也能立大功的方法,那是举一反三。

一时间海滩之上,满是“明军”的无头尸。

229章 大明珍岛保卫战(五)

两千多个“明军首级”被世袭的朝鲜军将领,带到了之前一直因为晕船,躺在床上难得起身,现在好不容易因为胜利而着陆的索尼面前。

而明军的无头尸,除了几十具身穿军服的,正好“忘记”在一些角落没人收尸以外,余等都很人道的帮忙填埋了。

现在朝鲜兵们,就有很多怀着立功等待受奖的心态,正在填土呢!

其中就包括当初的那个百户父子,这对已经成了独眼父、太监子的父子,不仅如愿以偿额拿到了先登之功,还有手刃明军两人之首发

也就是一人斩首一位明军,据说是个将领,不过没有头盔,也没有其他证据证明。

而他们独眼、阉割额伤,就是跟明军交战时受的,跟先锋将军是这个百户的堂叔,没有一丁点关系。

看着堆成小山的明军头颅,索尼意气风发,一时间连晕船的后遗症都一下子好多了。

“好!非常好!你们都是好样的!”

索尼连连夸奖前来报功的朝鲜军将领们,而索尼又是不吝啬封赏的人,之前的封赏索尼当场直接兑现:

“基于你们勇敢的表现,在此我以驻朝鲜昂邦章京的名义承诺,这次的首功、次功、先登之功等等功劳现在就兑现!

同时在座的各位有功的将领,都直接抬旗,入我两黄旗!”

索尼说到做到,之前准备好的奖赏,还有两黄旗朝鲜军军服,随即就拿了出来下发下去。

“大清万岁!”

“昂邦章京威武!”

朝鲜话的呼喊声,在这个朝鲜军刚刚拿下的滩涂,远远传播。

这个时候索尼一高兴,觉得士气可嘉,再次许诺:

“我大清刚刚组建了隶属于大清的绿营兵,虽然绿营兵在八旗之下,但也是大清的将士,且拥有抬旗优先的资格。

为表示满与朝鲜一家亲,所有参战的将士,都可直接入绿营兵!”

“万岁!万岁!”

朝鲜军的呼喊声更高涨了,很多本就是穷困潦倒的佃农,或者从街头拉出来凑数的乞丐,直接当场就表示愿意加入绿营兵。

而索尼不愧是十几年后的辅政大臣之首,很明智的没有现在提出,加入绿营兵也要剃发易服,不过已经上了清兵的列车,再想退出就不容易了,早剃发晚剃发,也不急于一时。

发起进攻时是黄昏,清与朝鲜联军全部完成登陆的时候,已经天黑,不过取得斩首两千余级胜利的联军,并没有早早入睡。

一堆堆篝火熊熊燃烧,远远传出的歌舞声,这联军上下正趁着旗开得胜,连夜庆祝呢!

看的郑家军的夜不收是一脸的懵比,不知道他们这是在庆祝什么?

当消息传到了星形城堡城头,一直在防备联军进攻的郑恩一脸茫然。

看着甘辉领军在外,守城左肩右臂落到了高文采、邓大继、王晓、吴鹏、陈安定身上的几人,第一次身为全权指挥的郑恩眼神中透着疑惑与询问。

高文采是最有发言权的,可书上也没明说这种情况,怎么处理,虽然看出了郑恩眼中询问的意思,但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倒是一直负责后勤,将极为重要又反锁的后勤做的有声有色的邓大继说到:

“敌军上了岛之后,没有连夜攻打香港城,也没有急着往岛上搬运物资粮草,而是大肆庆祝,这里面透着很多古怪!

属下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还要询问一下陈将军,确定一下。”

这下其他人也不用回答了,通通看向了陈安定,这个曾经领着两百多老营老弱,却让郑恩几万大军吃瘪的人。

陈安定话不多,身为老营基层将领,历经过几次闯贼全灭的时期,更不要说大大小小的苦战,可以说是上天的眷顾,加上他为了更好的活命而不停的钻研学习,才能活下来。

兵法的博大精深,陈安定很清楚,半路出家又没有名师教导的他,很清楚,做到一个精通各种兵法的名将很难很难,因为名将要应对各种各样的战事。

所以懂得取舍的他,选择了更简单一些的专攻一项——防守,而防守往往又比进攻更容易一些,这才造就了偏攻防守的防守型将才陈安定。

要说进攻,陈安定懂得其实跟郑大力差不多的多,但说到防守,最有发言权的就是陈安定了。

面对所有人的注目,陈安定开始还有些紧张,可一想到是最擅长的防守,陈安定很快冷静下来,静静的开始思索。

敌方是十多万清与朝鲜联军,而最精锐的是一万满洲鞑子与蒙古鞑子,鞑子的确切数量知道,但精锐程度并不知道,可鞑子正兵本就没有差手,何况还是上三旗的两黄旗。

上万鞑子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堂堂正正的打野战,岛上的上万郑家